11.“全进全出”养猪流程在疫病控制上的优点有哪些?
“全进全出”是指将同一日龄猪或同一批猪同时转入某一猪舍,饲养后同时转出的养猪流程。在疫病控制上的优点有:
(1)减少病原微生物在不同日龄猪或不同批次猪之间的循环传播或感染。
(2)有利于实施统一免疫程序,减少漏免机会。
(3)在不同批次猪转出后,猪舍进行全面清扫与消毒,减少病原污染机会。
12.猪咬尾、打架是什么原因?如何从饲料角度防止猪咬尾、打架?
在集约化养殖条件下,猪群咬尾、打架是比较常见的问题。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1)咬尾、打架多发生于刚合群猪群内,由猪只排列群序争斗所致,因为猪群中要分排行老大、老二,决定谁先吃料、谁先选睡觉的地方,所以要尽量避免驱赶猪群和并窝。
(2)猪群内原本并无咬架、咬耳、咬尾现象,如突然发生,原因是群内可能有亚临床症状而产生异味,猪的嗅觉非常敏感,又具有群居特性,会群起攻击有异味的猪。
(3)群体密度过大,会因争槽位和睡觉的位置,或因影响休息,而发生争斗咬架。
(4)也可能因日粮内缺乏某些营养成分,如食盐、钙、磷、微量元素、维生素或蛋白质等。从饲料角度主要检查食盐、钙、磷、微量元素、维生素或蛋白质等是否缺乏或不平衡。如缺乏,应根据需要量标准补足或调整平衡。通常补充食盐、小苏打等会有明显的效果,但从根本上还是要看到底是什么营养物质缺乏或不平衡。13.如何做好种公猪的饲养管理工作?
“全进全出”是指将同一日龄猪或同一批猪同时转入某一猪舍,饲养后同时转出的养猪流程。在疫病控制上的优点有:
(1)减少病原微生物在不同日龄猪或不同批次猪之间的循环传播或感染。
(2)有利于实施统一免疫程序,减少漏免机会。
(3)在不同批次猪转出后,猪舍进行全面清扫与消毒,减少病原污染机会。
12.猪咬尾、打架是什么原因?如何从饲料角度防止猪咬尾、打架?
在集约化养殖条件下,猪群咬尾、打架是比较常见的问题。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1)咬尾、打架多发生于刚合群猪群内,由猪只排列群序争斗所致,因为猪群中要分排行老大、老二,决定谁先吃料、谁先选睡觉的地方,所以要尽量避免驱赶猪群和并窝。
(2)猪群内原本并无咬架、咬耳、咬尾现象,如突然发生,原因是群内可能有亚临床症状而产生异味,猪的嗅觉非常敏感,又具有群居特性,会群起攻击有异味的猪。
(3)群体密度过大,会因争槽位和睡觉的位置,或因影响休息,而发生争斗咬架。
(4)也可能因日粮内缺乏某些营养成分,如食盐、钙、磷、微量元素、维生素或蛋白质等。从饲料角度主要检查食盐、钙、磷、微量元素、维生素或蛋白质等是否缺乏或不平衡。如缺乏,应根据需要量标准补足或调整平衡。通常补充食盐、小苏打等会有明显的效果,但从根本上还是要看到底是什么营养物质缺乏或不平衡。13.如何做好种公猪的饲养管理工作?

13.为了提高公猪的精液品质和配种能力,必须对种公猪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应经常保持营养、运动和配种及三者间的平衡。
(1)营养。种公猪营养消耗量大,应供给充足的营养,给予足够的平衡氨基酸和动物性蛋白质,保证有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注意营养成分的配搭要合理,日粮粗蛋白水平18%~20%可消化能以每千克12.56兆焦~12.98兆焦,使公猪不肥不瘦,保证正常种用体况。公猪体况过肥、过瘦,都会使公猪性欲下降。每天喂2次~3次即可,喂量限制在2.3千克~3千克。在配种期间适当加喂1枚~2枚鸡蛋,以满足其营养需要。
(2)管理。
①建立良好的生活制度:饲喂、采精或配种、运动、刷试等各项工作,都应在大体固定的时间内进行。利用条件反射,让公猪养成规律性的生活制度,便于管理。
②单栏饲养:种公猪要单圈饲养,栏舍要有充足的休息室和运动场,地面不要太滑和太粗糙,防止损坏肢蹄,保持圈舍卫生。
③加强种公猪的运动:每天定时驱赶和逍遥运动1小时~2小时,提高种公猪新陈代谢,促进食欲,增强体质,提高繁殖机能。
④刷拭和修蹄:每天擦拭1次,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减少皮肤病,促进人猪亲和,切勿粗暴哄打;利用公猪躺卧休息机会,从抚摸擦拭着手,利用刀具修整其各种不正蹄壳,减少蹄病发生。
⑤定期称重。
⑥定期检查精液品质:采集公猪精液进行镜检,评定精液质量。实行人工授精的公猪,每次采精都要检查精液品质。如采用本交的公猪,每月也要检查1次~2次。特别是后备公猪,开始使用前和刚使用时,都要检查其精液2次~3次。
⑦防寒、防暑:种公猪舍适宜的温度为18℃~20℃。冬季猪舍要防寒保温,夏季高温时要防暑降温。高温对种公猪的影响尤为重要,轻者食欲下降、性欲降低;重者精液品质下降,表现为精子活力下降、总数和活精数下降,畸形精子数增加。
(3)合理利用。公猪应合理利用,不能过频。初配青年公猪第一个月每周可配种2次~3次;幼龄公猪配种应每2天~3天配1次;成年公猪宜每天配种1次,偶尔可使用2次,5天~7天后可休息1天。人工授精时,对开始采精的青年公猪间隔3天~4天采1次;成年公猪间隔2天~3天采1次较好。
14.断奶母猪的饲养管理措施有哪些?
(1)断奶母猪的饲养。如果哺乳期母猪饲养管理得当,断奶时膘情适中,大多数在断奶后1周内就可正常发情配种。母猪断奶当天转入配种舍后,当天不喂料和适当限制饮水。断奶母猪的膘情至关重要,过肥、过瘦的要调整喂料量,膘情恢复正常再进行配种。对于膘情较好的,则在母猪断奶前和断奶后各3天,减少精料饲喂量,可多补给一些青粗饲料;3天后膘情仍很好的母猪,应继续减料,可日喂1.8千克~2.0千克精料,控制膘情,催其发情;对膘情一般的母猪,断奶后就开始加料催情。对于断奶时膘情差的母猪,断奶后给予短期优饲,加料催情。断奶母猪可喂哺乳料,每天饲喂配合饲料2.2千克~3.5千克,日喂2次~3次,使其尽快的增膘复壮,避免母猪因过瘦推迟发情。
(2)断奶母猪的管理。
①合理分群:断奶后空怀母猪可群饲,每栏3头~5头。将母猪按大小、强弱和肥瘦分群饲养,每头母猪占面积至少2平方米。
②为断奶母猪提供适宜的环境:猪舍温度应保持在16℃~25℃、相对湿度70%~80%为宜。夏季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防暑降温。在冬季寒冷时,除了做好保温工作的同时,还要定期通风,以防猪舍内氨味过大。保持圈舍卫生、清洁和干燥。
③保证充足饮水:在夏季尤为重要,应经常检查母猪的饮水器是否出水。
④及时治疗有疾病的母猪:要经常对所饲养的母猪做详细的检查,发现食欲降低、精神不振或发病的猪,要及时采取对症治疗措施。严重的病猪应隔离治疗,注意母猪乳房炎及子宫炎的及时处理。在断奶1天~2天即进行驱虫,4天~5天进行防疫,注射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和猪链球菌等疫苗。
⑤及时做好母猪的发情鉴定,做到适时配种:一般在母猪喂料后半小时,表现平静时进行发情鉴定,每天进行2次发情鉴定,上午和下午各1次,可采用人工查情与公猪试情相结合的方法。
⑥乏情母猪的处理:对于断奶后乏情、异常发情和反复发情的母猪,可采用公猪诱情、应激法刺激发情和药物催情等措施,使其尽快发情。
⑦及时淘汰长期不发情、屡配屡返情、习惯性流产、产仔数少或哺乳性能差、有肢蹄病不能使用的母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