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养猪的规模越来越大,养猪能不能赚钱,对养殖户的收入和整个行业的发展都很重要。育肥猪这段时间,在整个养猪过程里特别关键,管得好不好,直接决定了最后养猪的成果。要是把育肥猪科学、仔细地管好,猪长得就快,肉的品质也会更好,还能少花点钱,降低猪生病的风险,为养猪行业的持续发展打好基础。所以,好好研究育肥猪的管理要点,对养殖户来说,真的特别有用。
一、饲料管理
(一)营养均衡
育肥猪得吃够能量、蛋白质、矿物质还有维生素这些营养。像玉米、小麦这些粮食类的饲料,能给猪提供能量;豆粕、鱼粉这些呢,主要是提供蛋白质。一般来说,育肥前期,饲料里的粗蛋白含量得有 16% - 18%,到了后期,可以降到 14% - 16%,这样就能满足猪在不同阶段的生长需要。
矿物质里的钙和磷,对猪的骨头发育很重要,钙和磷的比例得合适,大概在 1.2 - 1.5:1 。还要加点铁、锌、锰这些微量元素,不然猪可能会贫血,长得也慢。
(二)饲料品质
买饲料的时候,一定要选靠谱的供应商,还要看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保证饲料新鲜,没有发霉变质。要是饲料发霉了,里面可能有黄曲霉毒素这些有害的东西,猪吃了会中毒,影响长肉,严重的还会丢了性命。
饲料好不好吃也很关键。夏天天热的时候,猪的胃口可能不好,这时候在饲料里加点有清凉气味的香味剂,或者甜味剂,就能让猪多吃点。
(三)饲喂方式
养猪常见的喂食方法有自由采食和限制采食两种。自由采食就是让猪随便吃,这样猪能长得快,可容易浪费饲料。限制采食呢,能控制猪长肉的速度,让猪少长点肥肉。一般育肥前期可以让猪自由采食,后期适当控制一下,这样能提高猪肉的瘦肉率。
另外,一定要给猪提供充足又干净的水。水是猪身体里很重要的部分,水喝不够,猪就吃不下东西,长得也慢。饮水器的高度和水流速度要调好,一般每分钟水流 1 - 2 升就行,这样猪喝水才方便。
二、环境管理
(一)温度控制
育肥猪最舒服的温度在 19 - 22℃。夏天要是温度太高,猪就会热得受不了,呼吸急促,吃不下东西。这时候可以装个水帘、风扇啥的,给猪舍降降温。冬天要是太冷,猪就得消耗更多能量来维持体温,长得就慢了。所以冬天要做好猪舍的保暖,比如多铺点垫料,把猪舍的缝隙堵上。
(二)湿度调节
猪舍里的湿度保持在 65% - 75% 比较好。要是太潮湿,细菌和寄生虫就容易滋生,猪就爱生病;要是太干燥,猪舍里灰尘多,会刺激猪的呼吸道。可以通过通风、控制用水来调节湿度。比如下雨天或者潮湿的时候,少冲几次猪舍,多通通风。
(三)通风换气
猪舍得通风好,把氨气、硫化氢这些有害气体排出去。要是氨气太多,会刺激猪的呼吸道,猪就容易得呼吸道疾病。一般要求猪舍里氨气的浓度不能超过 20ppm,硫化氢浓度不能超过 10ppm。通风系统得设计好,让新鲜空气能均匀地进到猪舍的每个角落。
(四)光照管理
适当的光照对育肥猪的生长有好处。太阳光能促进猪的新陈代谢,让猪更健康。不过夏天太阳大的时候,可别让强光直接照到猪,不然猪容易中暑。要是用人工光照,每天照 8 - 10 个小时就够了。
三、疾病防控
(一)疫苗接种
要想猪不生病,按照科学的程序打疫苗很关键。常见的疫苗有猪瘟疫苗、口蹄疫疫苗、猪蓝耳病疫苗等等。比如说猪瘟疫苗,一般在仔猪 20 - 30 天的时候打第一针,60 - 70 天的时候再打一针,这样猪就能有足够的免疫力。
(二)日常健康检查
养猪的人得每天都看看猪的吃食、喝水还有精神状态。要是发现猪不爱吃东西、发烧、咳嗽,就得赶紧把它隔离起来,找兽医看看是咋回事,及时治疗。也可以定期给猪量量体温,正常猪的体温在 38.5 - 39.5℃。
(三)卫生消毒
要定期给猪舍、养猪用的工具啥的消毒。可以用氢氧化钠、过氧乙酸这些消毒剂。猪舍每周至少得消毒 1 - 2 次,要是疫病高发的时候,就得增加消毒次数。还要注意进出的人和车辆也要消毒,别让外面的病菌带进猪舍。
四、分群管理
(一)合理分群
分群的时候,要根据猪的品种、体重、性别这些因素来分。一般一栏养 10 - 20 头猪比较合适,这样能避免猪太多太挤,也能减少它们打架。体重差别太大的猪,别放在一栏里养,不然小的猪可能抢不到吃的,影响生长。
(二)群体调整
在育肥的过程中,要随时观察猪的生长情况,要是发现有的猪长得快,有的长得慢,就得重新分群,给它们不一样的饲养管理。比如说,长得慢的猪,可以多给点营养,或者把它们的生活环境弄得更好点。
总的来说,育肥猪的管理包含饲料、环境、疾病防控和分群管理这些重要方面。每个要点之间都有关系,相互影响,共同给育肥猪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养殖户只要按照这些科学的管理要点来做,不断把养猪的流程优化,肯定能在养猪这件事上赚到钱,也对社会有好处。以后科技越来越发达,相信育肥猪的管理技术也会越来越好,给养猪行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