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消毒严谨行,产中避寒保平安。在母猪即将迎来分娩的重要时刻,务必提前对母猪的乳房、乳头周边区域进行彻底的清洁与消毒,同时,分娩圈舍、产床及保育箱也应进行全面细致的消杀工作。分娩当日,适当减少或暂停母猪的饲喂,以防过饱影响仔猪的顺利娩出。此外,准备好碘酒、剪刀、结扎线等必备工具,并在接产时细心地在仔猪肚脐伤口处涂抹适当浓度的碘伏溶液,确保消毒到位。同时,迅速清除仔猪口鼻内的黏液,保障其顺畅呼吸。
冬春季节,产仔前需确保产仔箱温度维持在30-32℃的温馨区间,为仔猪营造一个舒适宜人的初生环境。生产过程中,更要注重保暖防寒,为母猪打造一个温度适宜的生产空间,确保仔猪出生后也能享受温暖呵护。根据日龄的不同,新生仔猪对温度的需求也有所差异:1-3日龄需30-32℃的温暖怀抱,4-7日龄降至28-30℃,8-14日龄为25-28℃,15-30日龄则调整为22-25℃,直至31日龄至分窝,温度稳定在舒适的22℃。
固定奶头,确保每头仔猪都能享受到初乳的滋养,初乳富含母体抗体与营养因子,对仔猪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对于弱小、难以抢到母乳的仔猪,应在其他仔猪饱餐后,采用人工辅助的方式助其吸吮,增强体质,补充水分与抗体。固定奶头时,先让仔猪自由选择,随后根据体重大小适当调整,将弱小仔猪安排在前排奶头,因其奶量更为充沛,而体格较大的仔猪则置于后排,确保每头仔猪都能获得充足的营养与抗体。
半月龄左右,适时引导仔猪尝试饲料,与母猪共同进食,为未来适应饲料饮食习惯打下基础。细心观察仔猪的变化,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隔离并寻求专业兽医的治疗。新生仔猪易受风寒、细菌及病毒感染,饲养员需格外留心,对瘦弱仔猪可适当补充精饲料。若发现进食异常,及时请兽医检查,确诊疾病后立即隔离治疗,防止交叉感染。同时,喂养时需密切关注母猪动态,防止其卧下时压伤甚至压死仔猪。
春季病毒细菌肆虐,防疫工作不容小觑。在仔猪出生第3天左右,集体注射防疫疫苗,为健康护航。断奶工作需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进行,一般在满月后进行,但还需考虑开食情况、气候条件、饲料类型及母猪泌乳状况。若开食较早,可于28日龄提前断奶;但需注意,母猪泌乳高峰期遭遇疫情时不宜断奶,而母猪严重掉膘则需及时断奶。断奶时,尽量采用移母不移仔的方法,保持饲料、环境及管理的稳定,避免仔猪产生应激反应。在此基础上,逐步调整饲料、环境与管理,确保仔猪平稳过渡,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