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外大批种猪不断引进,种猪生产性能测试选育技术方法不断提高,先进的种猪自动测定设备和养猪生产管理软件及育种软件,越来越多地被大型规模种猪场采用,使种猪生产性能不断提高,促进了中国养猪业的发展。但是,一些规模种猪场的父系品种或一些地方品种猪饲养场,某些品种的基础母猪也只有五六十头,用于纯种繁殖的种母猪数,可能更少。如何保持小群种猪生产性能不断提高,减少近亲交配造成的近交衰退现象,是困扰中小型种猪场或规模种猪场小群种猪生产组织的一个难题。
针对中小型种猪场技术力量薄弱(配种员可能是非专职配种员)、规模种猪场(纯繁小群种猪保种)生产组织难度大的实际,为了尽量维持和延续小群种猪群使用年限,保持和提高小群种猪的生产性能,便于配种员容易识别预配种公猪和种母猪,熟练把握配种规律,使生产组织操作简单明了,从2008年起,我们就一直在进行种猪纯繁小群保种方法的探索。

1、操作方法
1.1采用“千、百、十、个”耳号编排法
“千、百、十、个”耳号编排法就是观察者面对猪头,猪右耳上缘和下缘分别代表千位和百位数,猪的左耳上缘和下缘分别代表十位和个位;猪耳4个边缘的耳尖部位一个缺口代表1,耳根部位的1个缺口代表5,耳中间部位的1个缺口代表3;且公猪一律打单号,母猪一律打双号。
1.2种猪耳号编排与分组
根据种猪群个体之间的亲缘关系,把每头公猪(如按6个公猪家系)与其可以交配的母猪分为6组。每头公猪与它能配种的母猪群为一组(或假定为一个公猪家系),把每组公母猪耳号,编排为千位数相同的耳号,即第一组公猪为1001,母猪为1002、1004、1006⋯⋯;第二组公猪为2001,母猪为2002、2004、2006⋯⋯;⋯⋯第六组公猪为6001,母猪为6002、6004、6006⋯⋯。
1.3种猪配种方案
配种时,配种员就根据发情母猪耳号的千位数字,选择千位数相同的公猪配种,其操作方法简单明了。如:2006号发情母猪的千位数是2,就用2001号公猪配种,这样,识字不多的配种员也能落实预订的配种方案。
当一个家系(组)的公猪,同时有几头需要配种的母猪发情时,可采集这头公猪的精液,给这个公猪家系发情的母猪输精配种;在没有开展人工授精的猪场,可选择家系号(千位数)加1的家系公猪进行配种,这样也可以有规律和有效地控制近亲交配,减少近交增量。例如,3001号公猪家系,同时有几个母猪(3002、3008、3012⋯⋯)发情时,除了尽量使用3001号公猪外,也可使用4001号家系公猪配种;如果4001号家系公猪仍不够用,再用5001号家系公猪配种。
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由于将来所产仔猪耳号,需要根据所配种公猪的耳号确定,配种记录一定要注意填写准确无误。
1.4后代仔猪耳号编排
为了保持各个公猪家系猪群遗传结构的清晰,在母猪分娩时,根据配种记录,给出生公仔猪打与公猪家系(千位数)相同的耳缺号。例如,某头母猪与配公猪为3001号,其所产的公仔猪剪耳缺号为3003、3005、3007⋯⋯;公猪经过性能测试选留,补充到后备公猪群。这样所有公猪都仍然保持了这个家系耳号标识(千位数3),千位数就成为公猪家系的基本标识。
为了下一代母猪与所配公猪,仍然保持相对较远的亲缘关系,母猪分娩时,母仔猪的耳缺号一律剪其父亲耳号千位数加1的耳号,即3001号公猪所配母猪所产母仔猪耳缺号为4002、4004、4006⋯⋯;其余依此类推。这样,后备猪配种时,仍然可以继续按照耳号千位数相同的公母猪进行配种。
1.5后备猪的性能测试与选留
为了保持每个家系公猪的不断繁衍和延续,把每个公猪家系所产生的后备公猪(与该公猪家系耳号千位数相同的所有后代公猪),进行生产性能测定,根据生产性能测定结果,按照个体BLUP育种值进行选留,确定选留的后备公猪,就成为该家系的继承者。
由于新生母仔猪耳号是家系公猪千位数字加1的耳号,通过后备母猪性能测试与选留,确定留种的后备母猪,即可进入生产母猪群,按照千位数相同的公母猪个体,进行配种。
按照上述种猪耳号编排与分组、耳号千位数相同的种猪配种、出生仔猪不
同性别耳号编排方法、后备猪生产性能测试与选留,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纯繁小群种猪淘汰、补充循环模式。
2、结论与讨论
1)在采用纯繁小群保种方法启动时,首先把种猪群按照预定方案进行耳号编排和分组,采用耳号千位数相同的公母猪配种方案,后代仔猪按预定方法打耳缺号,然后按照种猪生产性能测试规程,测试和选留后备猪群,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种猪纯繁小群保种方法。该方法可有效控制群体内个体近亲交配,保持猪群清晰的遗传结构,方法直观简单,便于操作实施。对于技术力量单薄的中小型猪场,即使没有多少文化的饲养人员,也可以操作实施预定配种方案,有效控制近亲交配现象,使猪群结构清晰,处于可控状态。特别是耳号千位数相同的公母猪配种方案,更易于配种人员识别预配种猪,操作简单易行,深受配种人员和饲养人员欢迎。
2)种猪纯繁小群保种方法中,后备猪生产性能测试与选留,与现代种猪性能测试选留技术规程完全吻合一致,并非纯繁小群种猪只繁不选。作者已在大连础明集团公司交流岛原种猪场的杜洛克种猪群和长白种猪群,采用种猪纯繁小群保种方法,运行4年证实,它不仅适合饲养规模较小的小型种猪场,而且也可用于规模猪场中单一品种饲养规模较少(如杜洛克猪)的情况,规模种猪场的小群品种猪在采用小群保种方法时,除了耳号编排和配种方式按照小群保种方法实施外,后备猪生产性能测试与选留,可与其他大群品种猪群同时进行,既使小群品种猪群结构清晰,有效控制小群品种猪群个体近交程度,又通过种猪生产性能测试与选留,保持了小群品种猪群所具有的突出生产性能。
3)种猪纯繁小群保种方法中,采用“千、百、十、个”耳号编排法,每个公猪家系占用1000个耳号编排范围,每个公猪家系猪群按1公10母计算,1头公猪每年配种20头母猪,每年1个公猪家系群约产200~300头仔猪,1000个耳缺编号可维持使用3~4年。当1000个编排耳号使用完毕后,可以继续重新从1001号开始循环。由于种猪一般使用年限为3年左右,一般不出现重复耳号现象。
另外,小群保种方法与现有的国家种猪测定中心要求的耳号编排不大一致。但我国现有多数中小型种猪场,既没有先进的种猪测试设备和测试规程,又没有育种管理软件和专职育种技术人员,且我国猪耳缺号编排方法又有多种,利用这种小群保种方法,既简化了生产组织管理,又有效控制了近亲交配,便于纯繁小群种猪群采用,是一种实用实效可行的方法。
1)目前一些中小规模种猪场或规模猪场从国外引进的小群品种猪群(特别是杜洛克猪),经过数年纯种繁殖,群体近交系数逐年上升,近交衰退现象就会逐步显露。除了国内少数超大型种猪企业外,大多数种猪场难以再大批直接从国外引进种猪。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如以现有小规模种猪群为基础,从国内外引进同品种同来源(国别或场别)、不同家系(血系)的6~8头(最少4~5头)公猪或精液,给本场母猪配种或输精,从其后代中选留若干个家系的优秀后备公猪,更新全部公猪群。以此启动小群保种方法,是利用小群保种方法、改造原有种猪群、繁殖生产种猪的一条可行之路。
2)中国地方猪以抗病适应能力强、耐粗放的饲养管理、肉味鲜美、肉质优良而著称。由于中国地方猪生长慢,饲养周期长,饲料报酬低,优质黑毛猪肉与现代商品猪肉价格差价尚小,生产销售优质黑毛猪肉所获取的利润,尚不能抵消饲养黑毛肉猪所多消耗的饲养成本,造成饲养和繁殖纯种黑毛猪的场家既少,规模又小,难以保持纯种黑毛猪群血统(或家系)。真正存栏60头基础母猪的地方黑猪纯种繁育场,其规模已经不小了。因此,一些地方黑猪纯种繁殖场,更适合采用这种纯繁小群保种方法。
针对中小型种猪场技术力量薄弱(配种员可能是非专职配种员)、规模种猪场(纯繁小群种猪保种)生产组织难度大的实际,为了尽量维持和延续小群种猪群使用年限,保持和提高小群种猪的生产性能,便于配种员容易识别预配种公猪和种母猪,熟练把握配种规律,使生产组织操作简单明了,从2008年起,我们就一直在进行种猪纯繁小群保种方法的探索。

1、操作方法
1.1采用“千、百、十、个”耳号编排法
“千、百、十、个”耳号编排法就是观察者面对猪头,猪右耳上缘和下缘分别代表千位和百位数,猪的左耳上缘和下缘分别代表十位和个位;猪耳4个边缘的耳尖部位一个缺口代表1,耳根部位的1个缺口代表5,耳中间部位的1个缺口代表3;且公猪一律打单号,母猪一律打双号。
1.2种猪耳号编排与分组
根据种猪群个体之间的亲缘关系,把每头公猪(如按6个公猪家系)与其可以交配的母猪分为6组。每头公猪与它能配种的母猪群为一组(或假定为一个公猪家系),把每组公母猪耳号,编排为千位数相同的耳号,即第一组公猪为1001,母猪为1002、1004、1006⋯⋯;第二组公猪为2001,母猪为2002、2004、2006⋯⋯;⋯⋯第六组公猪为6001,母猪为6002、6004、6006⋯⋯。
1.3种猪配种方案
配种时,配种员就根据发情母猪耳号的千位数字,选择千位数相同的公猪配种,其操作方法简单明了。如:2006号发情母猪的千位数是2,就用2001号公猪配种,这样,识字不多的配种员也能落实预订的配种方案。
当一个家系(组)的公猪,同时有几头需要配种的母猪发情时,可采集这头公猪的精液,给这个公猪家系发情的母猪输精配种;在没有开展人工授精的猪场,可选择家系号(千位数)加1的家系公猪进行配种,这样也可以有规律和有效地控制近亲交配,减少近交增量。例如,3001号公猪家系,同时有几个母猪(3002、3008、3012⋯⋯)发情时,除了尽量使用3001号公猪外,也可使用4001号家系公猪配种;如果4001号家系公猪仍不够用,再用5001号家系公猪配种。
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由于将来所产仔猪耳号,需要根据所配种公猪的耳号确定,配种记录一定要注意填写准确无误。
1.4后代仔猪耳号编排
为了保持各个公猪家系猪群遗传结构的清晰,在母猪分娩时,根据配种记录,给出生公仔猪打与公猪家系(千位数)相同的耳缺号。例如,某头母猪与配公猪为3001号,其所产的公仔猪剪耳缺号为3003、3005、3007⋯⋯;公猪经过性能测试选留,补充到后备公猪群。这样所有公猪都仍然保持了这个家系耳号标识(千位数3),千位数就成为公猪家系的基本标识。
为了下一代母猪与所配公猪,仍然保持相对较远的亲缘关系,母猪分娩时,母仔猪的耳缺号一律剪其父亲耳号千位数加1的耳号,即3001号公猪所配母猪所产母仔猪耳缺号为4002、4004、4006⋯⋯;其余依此类推。这样,后备猪配种时,仍然可以继续按照耳号千位数相同的公母猪进行配种。
1.5后备猪的性能测试与选留
为了保持每个家系公猪的不断繁衍和延续,把每个公猪家系所产生的后备公猪(与该公猪家系耳号千位数相同的所有后代公猪),进行生产性能测定,根据生产性能测定结果,按照个体BLUP育种值进行选留,确定选留的后备公猪,就成为该家系的继承者。
由于新生母仔猪耳号是家系公猪千位数字加1的耳号,通过后备母猪性能测试与选留,确定留种的后备母猪,即可进入生产母猪群,按照千位数相同的公母猪个体,进行配种。
按照上述种猪耳号编排与分组、耳号千位数相同的种猪配种、出生仔猪不
同性别耳号编排方法、后备猪生产性能测试与选留,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纯繁小群种猪淘汰、补充循环模式。
2、结论与讨论
1)在采用纯繁小群保种方法启动时,首先把种猪群按照预定方案进行耳号编排和分组,采用耳号千位数相同的公母猪配种方案,后代仔猪按预定方法打耳缺号,然后按照种猪生产性能测试规程,测试和选留后备猪群,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种猪纯繁小群保种方法。该方法可有效控制群体内个体近亲交配,保持猪群清晰的遗传结构,方法直观简单,便于操作实施。对于技术力量单薄的中小型猪场,即使没有多少文化的饲养人员,也可以操作实施预定配种方案,有效控制近亲交配现象,使猪群结构清晰,处于可控状态。特别是耳号千位数相同的公母猪配种方案,更易于配种人员识别预配种猪,操作简单易行,深受配种人员和饲养人员欢迎。
2)种猪纯繁小群保种方法中,后备猪生产性能测试与选留,与现代种猪性能测试选留技术规程完全吻合一致,并非纯繁小群种猪只繁不选。作者已在大连础明集团公司交流岛原种猪场的杜洛克种猪群和长白种猪群,采用种猪纯繁小群保种方法,运行4年证实,它不仅适合饲养规模较小的小型种猪场,而且也可用于规模猪场中单一品种饲养规模较少(如杜洛克猪)的情况,规模种猪场的小群品种猪在采用小群保种方法时,除了耳号编排和配种方式按照小群保种方法实施外,后备猪生产性能测试与选留,可与其他大群品种猪群同时进行,既使小群品种猪群结构清晰,有效控制小群品种猪群个体近交程度,又通过种猪生产性能测试与选留,保持了小群品种猪群所具有的突出生产性能。
3)种猪纯繁小群保种方法中,采用“千、百、十、个”耳号编排法,每个公猪家系占用1000个耳号编排范围,每个公猪家系猪群按1公10母计算,1头公猪每年配种20头母猪,每年1个公猪家系群约产200~300头仔猪,1000个耳缺编号可维持使用3~4年。当1000个编排耳号使用完毕后,可以继续重新从1001号开始循环。由于种猪一般使用年限为3年左右,一般不出现重复耳号现象。
另外,小群保种方法与现有的国家种猪测定中心要求的耳号编排不大一致。但我国现有多数中小型种猪场,既没有先进的种猪测试设备和测试规程,又没有育种管理软件和专职育种技术人员,且我国猪耳缺号编排方法又有多种,利用这种小群保种方法,既简化了生产组织管理,又有效控制了近亲交配,便于纯繁小群种猪群采用,是一种实用实效可行的方法。
1)目前一些中小规模种猪场或规模猪场从国外引进的小群品种猪群(特别是杜洛克猪),经过数年纯种繁殖,群体近交系数逐年上升,近交衰退现象就会逐步显露。除了国内少数超大型种猪企业外,大多数种猪场难以再大批直接从国外引进种猪。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如以现有小规模种猪群为基础,从国内外引进同品种同来源(国别或场别)、不同家系(血系)的6~8头(最少4~5头)公猪或精液,给本场母猪配种或输精,从其后代中选留若干个家系的优秀后备公猪,更新全部公猪群。以此启动小群保种方法,是利用小群保种方法、改造原有种猪群、繁殖生产种猪的一条可行之路。
2)中国地方猪以抗病适应能力强、耐粗放的饲养管理、肉味鲜美、肉质优良而著称。由于中国地方猪生长慢,饲养周期长,饲料报酬低,优质黑毛猪肉与现代商品猪肉价格差价尚小,生产销售优质黑毛猪肉所获取的利润,尚不能抵消饲养黑毛肉猪所多消耗的饲养成本,造成饲养和繁殖纯种黑毛猪的场家既少,规模又小,难以保持纯种黑毛猪群血统(或家系)。真正存栏60头基础母猪的地方黑猪纯种繁育场,其规模已经不小了。因此,一些地方黑猪纯种繁殖场,更适合采用这种纯繁小群保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