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养猪技术 > 猪场管理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雨季非瘟防控:从“被动应对”到“主动设防”

来源: 大华农   2025-08-01 14:28:32   查看:  次

  近期长江中下游地区阴雨连绵,对于非洲猪瘟(ASF)防控而言,是一场严峻的考验。雨水不仅冲刷地面形成水流,增加病毒随水扩散的风险,更会让环境湿度飙升,为病毒在潮湿环境中长期存活提供“温床”。同时,场区泥泞的道路、湿滑的设备、受限的消毒作业效率,都给日常的生物安全措施带来巨大挑战。有研究表明,在低温湿润条件下,ASF病毒可在环境中存活高达100天以上。因此,雨天的非瘟防控,是关乎猪场生死存亡的关键战役,必须升级措施、严防死守。



  一、雨天非瘟传播风险升级

  1.病毒扩散风险陡增:雨水冲刷地面,冲刷排水沟渠,极易将原本可能局限于场区某处的病毒、污染物(如粪便、饲料残渣)广泛扩散,甚至通过水流、雨水倒灌等方式传播至其他区域,污染水源或雨水收集系统。

  2.病毒存活“黄金期”:低温潮湿的环境是ASF病毒存活的理想温室。雨水浸泡土壤、设施表面,形成持久潮湿环境,极大延长了病毒在外界的存活时间,显著增加了接触传播的可能。

  3.人员与车辆的“带毒源”:

  –泥泞难控:雨水导致场地泥泞,人员鞋底、车辆轮胎极易携带大量含有病毒的泥土、污水,成为重要的机械传播媒介。进出生产区时,若清洗消毒不彻底,风险极高。

  –作业受限:雨天穿戴雨具作业不便,人员可能无意中简化或省略必要的消毒、更衣换鞋流程。

  4.消毒效果大打折扣:

  –雨水会稀释甚至冲走喷洒的消毒液,显著降低有效浓度和作用时间。

  –雨水本身会污染消毒池(脚踏盆、车辆消毒池),降低消毒液效能甚至使其失效。

  –潮湿的墙面、地面、设备不利于消毒剂有效附着和渗透。

  5.虫媒活动隐患:雨水过后易形成积水,为蚊蝇等虫媒滋生创造条件。虽然蚊蝇不是ASF的主要传播媒介,但它们有可能机械性携带病毒的污染物,增加间接传播风险。





  二、雨天非瘟防控强化措施清单

  1.场区环境与排水系统严控

  –排水通畅为王:务必在雨前、雨中、雨后多次巡查,确保场内所有排水沟、雨水管道畅通无阻,无堵塞、无溢流。及时清除沟内淤泥、垃圾、杂物。重点防范雨水倒灌进生产区、物料库、粪污处理区。

  –硬化路面是基础:最大限度减少泥土地面,特别是生产区、生活区、饲料通道、出猪台周边及场区主干道必须硬化。硬化路面易于清洗消毒,减少泥土携带。

  –危险区域隔离:对低洼易积水区域、靠近外部道路或农田的边界区域、粪污处理区周边等高风险地带,加强物理隔离(如增设挡水板、沙袋)和警示标识,雨期限制非必要人员靠近。

  –积水清除:雨后立即组织人员排查并清除场内所有积水点(坑洼、废旧容器、轮胎等处),消除蚊蝇滋生地和病毒潜在藏匿点。

  2.人员进出管理“铁律”

  –入场管控升级:非必要人员严禁雨天入场。必要人员进入,必须严格执行淋浴(或严格洗手洗脸)、彻底更衣换鞋(雨具需在指定区域脱下并消毒)。

  –雨靴消毒强化:

  •增设脚踏消毒盆(桶):在所有生产区入口、栋舍入口等关键卡口,设置足够深度(确保淹没鞋帮)、浓度足量的消毒盆(桶)。

  •消毒液勤换:消毒液极易被雨水稀释或因踩踏带出的泥土污染。必须关注更换频率,做到“进出一次、检查一次、污染即换”,必要时每小时检查更换。选择耐有机物的高效消毒剂(如绿卫净、疫灭佳)。

  •刷洗必不可少:进入生产区前,务必在指定地点用硬毛刷彻底刷洗雨靴(特别是鞋底、鞋帮缝隙)上的泥土污物,再进行脚踏消毒。刷洗点应设置在脚踏消毒盆之前。

  –雨具专用管理:雨衣、雨鞋等雨具必须场外专用,不得穿入生产区。场内使用的雨具也要固定存放点,定期清洗消毒。

  3.车辆管控“高压线”

  –车辆限行令:雨天严格控制车辆进入场区,尤其是靠近生产核心区。非必要车辆一律禁止入场。

  –洗消站效能保障:确保车辆洗消站(尤其是消毒池)排水顺畅。消毒池长度、深度必须达标,消毒液浓度须加倍监控和补充(因雨水稀释或车辆带水进入)。消毒后车辆必须干燥或有遮蔽区域等待。

  –泥泞路段管理:场内外连接的泥泞路段是巨大风险点。务必在必经的硬化路面入口处设置强效消毒带(如铺设厚实、喷洒足量消毒液的草垫或麻袋),并强制所有车辆轮胎在此处彻底碾压消毒后方可进入场区硬化道路。雨后及时清理、更换消毒带。

  4.消毒工作“精准升级”

  –时机把握:充分利用降雨间隙或雨停后立即进行关键区域(如通道、入口、出猪台、装猪区、料槽周边)的强化消毒。避免在雨中进行无效喷洒。

  –浓度与剂量翻倍:考虑到雨水稀释作用,适当提高绿卫净、疫灭佳等消毒液使用浓度,并确保喷洒足够剂量,使消毒表面充分湿润并保持规定的作用时间(通常≥30分钟)。

  –消毒剂优选:选择对有机物耐受力强、环境友好的消毒剂(如绿卫净、疫灭佳、碘宝等)。避免使用遇水失效或效果锐减的消毒剂(如生石灰)。

  –重点对象:重点关注人员频繁接触部位(门把手、开关、工具)、鞋底、车辆轮胎接触的地面、排水沟渠周边、物资转运点等。

  –消毒池/盆管理:这是雨天最容易失效的环节!务必指派专人负责频繁检查、添加消毒剂、清除沉淀污泥、彻底更换消毒液。记录更换时间和浓度。

  5.物资入场管理“防渗透”

  –隔绝雨水:所有入场物资(饲料、兽药疫苗、器械、食材等)运输过程必须严格遮盖,确保外包装干燥、无雨水浸湿污染是基本要求。

  –静置消毒:在指定隔离库房进行足够时间的静置(建议72小时以上)。消毒前去除或更换被雨水污染的外包装。

  –传递流程:严格执行“场外拆除污染包装->擦拭/喷洒消毒->传递至场内->去除内层包装/二次消毒”的流程。

  6.猪群健康监测“不松懈”

  –加倍巡查:增加舍内巡查次数和细致度。雨天猪只易受应激,抵抗力下降,更需密切关注采食、饮水、精神、体温、呼吸、排泄物等细微变化。

  –异常即报:发现任何异常猪只(厌食、发烧、精神沉郁、皮肤发红发紫、呕吐、血便等),立即隔离并报告兽医进行专业诊断排查,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7.应急预案“时刻待命”

  –场区积水倒灌预案:明确核心生产区、配电房、水源地等关键部位遭遇雨水倒灌时的紧急排水、转移、消毒方案,备好沙袋、抽水泵等物资。

  –消毒物资储备:确保雨季有充足储备的备用消毒剂、防护服、雨靴、高压冲洗设备等关键物资,应对恶劣天气导致的运输中断。

  –人员调配预案:安排好雨天应急值守和巡查人员,确保各项强化措施有人执行、有人监督。

  雨季非瘟防控,核心在于“预判、阻断、强化”——提前预判风险(排水、物资储备),坚决阻断传播链(人员车辆的洗消隔离),强化关键环节(消毒池管理、环境控制)。每一个被忽视的泥点,每一处未被清理的积水,每一次被简化的消毒流程,都可能成为压垮猪场的最后一根致命稻草。

  越是风雨如磐,越需躬身入局。非瘟防控无捷径,唯有用如履薄冰的谨慎与不折不扣的执行力,方能在风雨摇曳中守住猪场安全的底线。请谨记:生物安全的堤坝,常在细节处被雨水冲垮;防控非瘟的成败,总在雨天见分晓。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