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阶段(断奶至10周龄)是生猪养殖的关键时期,此阶段管理好坏直接影响猪群后期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系统、细致的日常巡栏观察是降低保育猪死亡率、提高均匀度的核心手段。本文将深入解析保育猪日常巡栏的观察重点,并附实用表格与流程。
01、保育猪巡栏的核心价值与目标
降低死亡率:及时发现病弱猪,早期干预,将死亡率控制在3%以内(理想目标)。
提高均匀度:确保所有猪获得充足饲料与饮水,减少弱小猪比例。
优化生长性能:保障适宜环境,减少应激,提高日增重(目标:450-550克/天)。
预防疾病爆发:早期识别疾病征兆,防止扩散。
02、保育猪日常巡栏观察重点
一、环境参数观察(基础保障)
保育猪对环境变化极为敏感,温度不适是导致应激和腹泻的首要因素。

行为解读:
扎堆:温度过低(最常见于地面躺卧区)。
分散喘气、远离热源:温度过高(常见于保温灯下)。
挤在角落:可能存在贼风。
二、群体行为与精神状态(健康晴雨表)
活动状态:
健康:活泼好动,反应敏捷,对饲养员进入有好奇或警觉反应。
异常:精神沉郁(呆立、反应迟钝)、过度兴奋(狂躁、转圈)、跛行、颤抖。
休息状态:
健康:安静侧卧或趴卧,呼吸均匀,分布均匀舒适。
异常:扎堆(冷)、远离热源(热)、犬坐式呼吸(呼吸困难)、腹式呼吸(肺炎征兆)。
社会行为:
健康:有玩耍、轻咬、拱探行为。
异常:严重咬尾、咬耳、打斗(密度过大、环境不适、营养不良)、被孤立个体(病弱猪)。
三、个体健康检查(关键诊断)
快速识别病弱猪是巡栏的核心目的!重点关注:

四、采食与饮水观察(营养保障)
1、采食情况:
健康:料槽前有争抢(非过度),料槽在规定时间内(如30-60分钟)基本吃净。
异常:
剩料过多:饲料适口性差、霉变、疾病初期、水温过高(湿拌料)。
料槽无猪或少猪:环境不适、疾病爆发、饮水不足。
采食量突然下降:疾病预警的最早信号!(如PRRS、流感)。
2、饮水情况:
健康:饮水器有水珠、有猪只正常饮水。
异常:
饮水器不出水/漏水:立即修复!缺水后果严重(采食量↓、便秘↑、脱水)。
过度饮水:可能发烧、食盐中毒、水质量差。
数据:保育猪日饮水量约是采食量的2.5-3.5倍(冬季少,夏季多)。缺水24小时,采食量可下降50%以上。
五、排泄物观察(消化健康)
1、粪便形态:
健康:成型(条状或颗粒状),棕黄色或根据饲料颜色略有变化。
异常:
水样/喷射状腹泻:病毒性(PED、TGE)、细菌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球虫。
糊状/粥样腹泻:消化不良、饲料过渡不当、轻度细菌感染。
便秘(干硬粪球):饮水不足、发烧、某些热性疾病初期。
血便/煤焦油样便:猪痢疾、增生性肠炎(回肠炎)、胃溃疡。
2、尿液:
正常为淡黄色。过黄(饮水不足)、带血(膀胱炎、钩端螺旋体)。
3、数据:
腹泻是保育期头号杀手,可导致死亡率飙升(>10%)。发现腹泻,需立即分析原因(病毒?细菌?球虫?管理?)。
六、设备与卫生观察(运行基础)
料槽:是否清洁、无霉变结块、下料顺畅?
饮水器:高度是否合适(与肩同高)?水流速是否达标(每分钟1-1.5升)?是否漏水堵塞?
栏位:地板是否破损(易伤蹄)?漏缝板是否卡猪蹄?保温灯/板是否正常工作、位置安全?
卫生:粪尿是否及时清理?是否积存污水?病死猪是否及时处理?

03、保育猪日常巡栏流程(标准操作)
一、日常巡栏流程表示例

二、数据驱动的决策优化
1、关键数据指标的定义与收集规范

2、数据分析方法(案例分析)
(1)、时间序列对比分析
案例:某场第3周腹泻率突升至18%
对比数据:
环境数据:当周夜间温度骤降(日均25℃→20℃,最低16℃)
操作记录:转群后第14天停止抗生素预防
采食量:下降22%
结论:温度应激+停药窗口叠加导致细菌性腹泻爆发。
(2)、相关性分析

(3)、根本原因树状图(以腹泻为例)

01、保育猪巡栏的核心价值与目标
降低死亡率:及时发现病弱猪,早期干预,将死亡率控制在3%以内(理想目标)。
提高均匀度:确保所有猪获得充足饲料与饮水,减少弱小猪比例。
优化生长性能:保障适宜环境,减少应激,提高日增重(目标:450-550克/天)。
预防疾病爆发:早期识别疾病征兆,防止扩散。
02、保育猪日常巡栏观察重点
一、环境参数观察(基础保障)
保育猪对环境变化极为敏感,温度不适是导致应激和腹泻的首要因素。

行为解读:
扎堆:温度过低(最常见于地面躺卧区)。
分散喘气、远离热源:温度过高(常见于保温灯下)。
挤在角落:可能存在贼风。
二、群体行为与精神状态(健康晴雨表)
活动状态:
健康:活泼好动,反应敏捷,对饲养员进入有好奇或警觉反应。
异常:精神沉郁(呆立、反应迟钝)、过度兴奋(狂躁、转圈)、跛行、颤抖。
休息状态:
健康:安静侧卧或趴卧,呼吸均匀,分布均匀舒适。
异常:扎堆(冷)、远离热源(热)、犬坐式呼吸(呼吸困难)、腹式呼吸(肺炎征兆)。
社会行为:
健康:有玩耍、轻咬、拱探行为。
异常:严重咬尾、咬耳、打斗(密度过大、环境不适、营养不良)、被孤立个体(病弱猪)。
三、个体健康检查(关键诊断)
快速识别病弱猪是巡栏的核心目的!重点关注:

四、采食与饮水观察(营养保障)
1、采食情况:
健康:料槽前有争抢(非过度),料槽在规定时间内(如30-60分钟)基本吃净。
异常:
剩料过多:饲料适口性差、霉变、疾病初期、水温过高(湿拌料)。
料槽无猪或少猪:环境不适、疾病爆发、饮水不足。
采食量突然下降:疾病预警的最早信号!(如PRRS、流感)。
2、饮水情况:
健康:饮水器有水珠、有猪只正常饮水。
异常:
饮水器不出水/漏水:立即修复!缺水后果严重(采食量↓、便秘↑、脱水)。
过度饮水:可能发烧、食盐中毒、水质量差。
数据:保育猪日饮水量约是采食量的2.5-3.5倍(冬季少,夏季多)。缺水24小时,采食量可下降50%以上。
五、排泄物观察(消化健康)
1、粪便形态:
健康:成型(条状或颗粒状),棕黄色或根据饲料颜色略有变化。
异常:
水样/喷射状腹泻:病毒性(PED、TGE)、细菌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球虫。
糊状/粥样腹泻:消化不良、饲料过渡不当、轻度细菌感染。
便秘(干硬粪球):饮水不足、发烧、某些热性疾病初期。
血便/煤焦油样便:猪痢疾、增生性肠炎(回肠炎)、胃溃疡。
2、尿液:
正常为淡黄色。过黄(饮水不足)、带血(膀胱炎、钩端螺旋体)。
3、数据:
腹泻是保育期头号杀手,可导致死亡率飙升(>10%)。发现腹泻,需立即分析原因(病毒?细菌?球虫?管理?)。
六、设备与卫生观察(运行基础)
料槽:是否清洁、无霉变结块、下料顺畅?
饮水器:高度是否合适(与肩同高)?水流速是否达标(每分钟1-1.5升)?是否漏水堵塞?
栏位:地板是否破损(易伤蹄)?漏缝板是否卡猪蹄?保温灯/板是否正常工作、位置安全?
卫生:粪尿是否及时清理?是否积存污水?病死猪是否及时处理?

03、保育猪日常巡栏流程(标准操作)
一、日常巡栏流程表示例

二、数据驱动的决策优化
1、关键数据指标的定义与收集规范

2、数据分析方法(案例分析)
(1)、时间序列对比分析
案例:某场第3周腹泻率突升至18%
对比数据:
环境数据:当周夜间温度骤降(日均25℃→20℃,最低16℃)
操作记录:转群后第14天停止抗生素预防
采食量:下降22%
结论:温度应激+停药窗口叠加导致细菌性腹泻爆发。
(2)、相关性分析

(3)、根本原因树状图(以腹泻为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