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养猪温度的把控尤为重要,更是有这样一句话:谁能把握猪场的温度,谁就把握了猪群。但是作为全年损失最大的季节,即使现在很多猪场已经具备了很好的设备,但实际情况却还是不尽如人意。对于普通养殖户和条件、设备设施较差的,往往造问题更多。
我们先来了解下各个阶段猪群适宜的所需温度是多少:

这个时候很多老板肯定会说:我就是按照这个来的啊,也有注意通风,人到圈里感觉还可以啊,怎么猪还是不好养了呢?这个时候我们就要看看以下四个细节是否有所疏漏。
细节一:温度计的悬挂高度
要知道冷空气密度大往下走,热气往上走。而我们人第一时间感受外界的通常是头部位置,同时为了便于观察,我们往往把温度计挂于1.4~1.7m范围的高度。但多数成年猪的肩高才60~80cm左右,小猪躺卧时还更低。
由于热空气是向上走,我们现有的大部分猪场的升温方式,距离稍远或低于1.1米的空间就很难被空气加热。上方通常已经达到了额定温度,下方还差得远。如果有烘干棚的,可以做个实验。提前放置一个近地位置的温度计会发现,该温度计和标识温度相差>10℃,随着加热时间延长会才会逐步抹平这一差距。
因此温度计选择更低的悬挂位来观察才能确保猪感受的真实温度。
细节二:垫料和墙壁
地面采用不同垫料时,猪躺在上面的自身体感温度是不同的。干麻袋或干草,感受温度会比环境温度高2~4℃,而单纯水泥地,体感温度要比环境温度低3~5℃。包括贴近墙壁休息猪群感受到的环境温度和墙面温度也是有所不同的。
再此建议及时更换更保暖舒适的垫料。尤其注意进猪之前,圈舍需提前升温达到适宜温度才可进猪。
细节三:气流流速
各位是否有这样的感受?风刮的越厉害,这给人感觉会越冷。同理舍内风速在寒冷季节所造成的感受温度与环境温度相差会更明显。当风速在1.5m/s时,感受温度比环境要低10℃。
所以我们建议:采用小环境封闭区域保温,比如栏内保温箱,栏内屋中屋,保护幼年猪不直接接触风口。不同时间段调节开窗和通风口大小极为关键,尽可能在中午开门或窗,其余时间只开顶窗。
细节四:湿度
湿度有个特点就是,夏天湿度越大,散热越困难,体感温度越高;冬季湿度大,加速热量散发,体感温度越低。所以保持圈舍干燥对于圈舍保温尤为重要。尤其要杜绝弄湿猪的躺卧区。
总之,即将来到冬春交替季节。猪场要保证大环境温度变化时,小环境温度变化范围越小越好。想要养好猪,细节很重要。
我们先来了解下各个阶段猪群适宜的所需温度是多少:

这个时候很多老板肯定会说:我就是按照这个来的啊,也有注意通风,人到圈里感觉还可以啊,怎么猪还是不好养了呢?这个时候我们就要看看以下四个细节是否有所疏漏。
细节一:温度计的悬挂高度
要知道冷空气密度大往下走,热气往上走。而我们人第一时间感受外界的通常是头部位置,同时为了便于观察,我们往往把温度计挂于1.4~1.7m范围的高度。但多数成年猪的肩高才60~80cm左右,小猪躺卧时还更低。
由于热空气是向上走,我们现有的大部分猪场的升温方式,距离稍远或低于1.1米的空间就很难被空气加热。上方通常已经达到了额定温度,下方还差得远。如果有烘干棚的,可以做个实验。提前放置一个近地位置的温度计会发现,该温度计和标识温度相差>10℃,随着加热时间延长会才会逐步抹平这一差距。
因此温度计选择更低的悬挂位来观察才能确保猪感受的真实温度。
细节二:垫料和墙壁
地面采用不同垫料时,猪躺在上面的自身体感温度是不同的。干麻袋或干草,感受温度会比环境温度高2~4℃,而单纯水泥地,体感温度要比环境温度低3~5℃。包括贴近墙壁休息猪群感受到的环境温度和墙面温度也是有所不同的。
再此建议及时更换更保暖舒适的垫料。尤其注意进猪之前,圈舍需提前升温达到适宜温度才可进猪。
细节三:气流流速
各位是否有这样的感受?风刮的越厉害,这给人感觉会越冷。同理舍内风速在寒冷季节所造成的感受温度与环境温度相差会更明显。当风速在1.5m/s时,感受温度比环境要低10℃。
所以我们建议:采用小环境封闭区域保温,比如栏内保温箱,栏内屋中屋,保护幼年猪不直接接触风口。不同时间段调节开窗和通风口大小极为关键,尽可能在中午开门或窗,其余时间只开顶窗。
细节四:湿度
湿度有个特点就是,夏天湿度越大,散热越困难,体感温度越高;冬季湿度大,加速热量散发,体感温度越低。所以保持圈舍干燥对于圈舍保温尤为重要。尤其要杜绝弄湿猪的躺卧区。
总之,即将来到冬春交替季节。猪场要保证大环境温度变化时,小环境温度变化范围越小越好。想要养好猪,细节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