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模式和繁殖障碍是制约国内母猪生产水平的两大突出问题。本文旨在探讨如何通过批次化管理与母猪围产期保健有机结合,减少或避免母猪产科感染,提高生产性能,或可为提高猪场管理提供一个思路。
所谓母猪生产批次化管理是合理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将原有连续式管理模式---每天或每周都有断奶、配种及分娩的工作,改为按计划组织实施在集中的时间内完成生产。其间隔分明、有规律,可以克服由于传统连续式饲养模式造成的诸多弊端,大幅提升母猪繁殖障碍性能的高效管理体系。
一、母猪批次化管理的优势分析:
1、可以大幅度减少母猪非生产天数,提高母猪年产胎数和窝产仔数。
2、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便于安排生产和提高管理水平。
3、同期发情、同时配种,有效解决母猪断奶后7天内发情受胎率及“二胎综合征”(断奶发情间隔延长、分娩率下降、产仔数低、淘汰率高)等问题。
4、同期分娩,更便于整个母猪群围产期药物预防与保健和生产管理。有效解决仔猪寄养管理难题和减少母猪产科疾病及MMA三联征问题。
5、同时断奶,同批次仔猪可做到同步管理(免疫、保健、换料),整齐度高,利于猪群的全进全出,生产管理有条不紊。
二、批次化管理的关键技术实施:
1、时间节点:从第一批经产母猪开始做,通过哺乳期全部调整至某周的周三断奶,正式开始实施批次生产管理。
2、经产母猪断奶后同步发情、定时输精技术:断奶后不管母猪发情与否,断奶24h后,统一肌注血促性素(PMSG,孕马绒毛膜促性腺激素);72h后统一肌注生源(GnRH,促性素激素释放激素)。然后24h和40h各输精一次,并在精液中添加10单位的缩宫素。GnRH肌注后一般32-40h后开始排卵。
经产母猪定时输精程序
3、后备母猪同步发情、定时输精技术:卵泡发育同步化是定时输精的前提!故在后备母猪适配期连续饲喂烯丙孕素18天(一个性周期),使后备母猪批次量卵泡发育同步化;停喂42h后(42h后可以使血浆中烯丙孕素充分代谢并促使LH激素水平正常增长),统一肌注血促性素(PMSG,孕马绒毛膜促性腺激素);80h后统一肌注生源(GnRH,促性素激素释放激素)。然后24h和40h
后备母猪定时输精程序
4、同期分娩技术:将批次量怀孕母猪提前1周转至产房。为预防母猪产前产后感染及厌食综合征,同时防止部分仔猪过小不能同期断奶。
混饲,每1000kg料,加倍克林1kg+施美佳1kg+好妈咪2kg,连续饲喂2周(好妈咪一直饲喂至断奶前)。考虑到此阶段采食量不稳定,推荐
顿服,每头、每天,倍克林、施美佳,各8-10g,效果更佳!
在怀孕第17周的周三即怀孕114-116天时(即40%左右母猪正常分娩时),用PGF2a(氯前列烯醇)及类似物+缩宫素诱导分娩,在周五前产完。
第20-21周的周三仔猪又断奶,又一个生殖周期。产后当天母猪,肌注,爱呋康0.1-0.2ml/kg体重;第二天肌注倍克林0.1ml/kg体重。
三、讨论与小结:
1、批次化管理并非过度强调使用激素类药物促使同步发情、同期分娩;而是在自然的情况下,适当使用。弥补部分母猪在正常条件下不能自身进行雌激素、孕激素等生殖激素的正常调节,采用人工方法助其合理调节生殖激素,以达到批次化管理的实际生产需求。实际生产中进行同期分娩时,往往是该批次母猪正常分娩40%左右时才使用同期诱导分娩技术。
2、批次化管理过程中激素类药物注意不宜过量使用,以免造成副作用和部分母猪长期大剂量使用的负反馈调节从而产生依赖性。如大剂量缩宫素就可导致初乳丢失、难产、死胎增加、产后恢复慢等状况。
3、批次化管理是人为参与的,非完全正常生理状态下的一种生产模式,故而母猪群的产科疾感染较正常条件下要高。因此能否进行有效的围产期保健也是决定批次化管理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一环。
母猪生殖系统相对独立的、封闭,且有胎盘屏障保护,选择药物要遵循“能进去、有效果、安全”的原则,综合而言,林可霉素(倍克林)是首选的,配合抗原虫的(施美佳),以及抗炎止痛的药物(优卡林)等,事半功倍可期!
4、批次化管理模式在很多猪场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尝试和实行,总体来说利大于弊,切实为许多猪场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随着猪只饲养单位密度增加,管理难度也随之在增加,或许会越来越来越成为一种新的管理体系,猪场应根据自身硬件设施尤其产房配套情况,合理进行安排批次化生产管理模式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