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猪网
当前位置: 养猪技术 > 批次化生产 > 正文

非洲猪瘟下,怎样借助批次化生产技术让猪场生物安全措施更到位?

来源:猪兜爱养猪 2019-09-26 11:49:00| 查看:

  近年来,我国养猪业发展非常迅速,尤其是近几年随着外来资本进入,加剧了养猪业规模化、工业化发展。但随着非洲猪瘟的暴发,规模化之路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一些企业甚至濒临破产。行业内很多人士开始呼吁要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相较于传统连续式生产,精准批次化生产在使用过程中体现的优势越发受到肯定。
  
  提起批次化生产,大家自然想到其“全进全出”的特点,这一优势也使得猪群真正做到了一定时间内的空置和完全的消毒,有利于切断传播途径,有效控制病原传播,更有助于非洲猪瘟的防控。批次化生产技术对于非洲猪瘟的防控有哪些明显优势呢?我们应该怎样调整,让生物安全更到位?让生产成绩更好呢?
  
  每个猪场都将生物安全当成重中之重。未能做好生物安全工作的猪场很难维持正常生产。发生非洲猪瘟后,很多猪场的生产设备、设施都进行了整体升级,包括人员的培训、设施的改造等。非洲猪瘟是高接触性的疾病,因此,减少接触,无论是减少猪场与外界的接触,还是人员与外界的接触,都可以很好地帮助猪场来抗击非洲猪瘟。
 
中国养猪网
  
  精准的批次化生产可以显著降低多种因素与猪场的接触频率。一是减少与车辆的接触,二是减少猪与场外的接触,三是减少场内猪群与猪群的接触,四是减少与人员的接触,五是减少与物资的接触。
  
  1 减少与车辆的接触
  
  精准批次化生产可以有效降低5种车辆与猪场的接触频率。首先是降低引种车辆频率。引种是很多猪场生产很必要的环节,对猪群的更新,猪群结构的调整,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实际的生产中,很多猪场对后备母猪及异常经产母猪的利用率普遍偏低。部分猪场300日龄以后的母猪利用率不足50%,这样的话,母猪淘汰数量就会增加,相应地,每年引种的次数和规模就会增加。实施精准批次化生产后,通过定时输精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后备母猪以及异常经产母猪的利用率,从而降低母猪淘汰数量,降低每年的引种次数,最终引种的车辆与猪场的接触频率也会降低。
  
  降低转场车辆频率。在很多大型养殖集团,通常采用多点式养殖模式。保育猪在保育结束以后,通过转运车辆转移到育肥场,在传统的生产模式之下每周可能都要进行转猪。采用精准批次化生产后,尤其是在大周批次生产模式之下,譬如21天、25天、35天批,就可以实现每个周期集中的转一次,通过降低转场的频率来降低车辆在转场路途中接触非洲猪瘟病毒的风险。
  
  降低卖猪车辆频率。卖猪是每个猪场都会涉及到的环节。卖出车辆对猪场的威胁非常大,在传统的饲养模式下,连续生产可能7天或10天卖一次猪,如果淘汰猪的数量比较多的话,卖猪的频率可能会更高。精准批次化生产由于同期配种、同期分娩,可以保证每个批次猪群年龄、体重相对趋同,就可以实现这一批猪同期集中上市,这样就可以减少猪场与卖出车辆的接触频率。
  
  降低死猪拖车的频率。现在很多猪场给母猪、育肥猪购买了保险,当猪场出现死猪后会和当地的保险公司取得联系,保险公司会安排人员进行现场勘验,如果属实会和当地的防疫部门取得联系。防疫部门会安排死猪拖车,将死猪拉走进行无害化处理。传统的生产模式下,可能隔三岔五就会出现死猪,死猪拖车隔三岔五来一次,这对猪场来说有很大的风险。精准批次化生产通过集中生产,以产房为例,大批次的话同时有几百头母猪进行生产,出现难产死亡这种情况的时间也比较集中,这样的话,就可以集中对这些死猪申报保险,然后让死猪拖车拉走,减少猪场与场外死猪拖车的接触。
  
  降低饲料车辆与猪场的接触频率。体重不同,猪采食的饲料配方和营养浓度等都不同。传统模式下,栋与栋之间的猪体重差异大、料号多,饲料周转次数多。精准批次化生产,尤其是大周批次生产,譬如35天批,在集中分娩之后,可能第1栋、第2栋保育猪饲喂一种饲料,猪群数量多、饲料耗用大且饲料品种单一,可以降低饲料车拉料次数,减少饲料车辆与猪场的接触频率。
  
  2 降低猪与场外的接触
  
  表1列出了不同的生产模式下卖猪频次感染非洲猪瘟的风险情况。在连续生产时,正常情况下可能7天卖一次猪或者10天卖一次猪,如果采用大周批生产,譬如3周批或者4周批、5周批,卖猪频率分别是21天、28天和35天,这样一年里的卖猪次数分别是52次、36.5次、17.3次、13次和10.4次,假设每次卖猪感染非洲猪瘟的概率是0.5%,不同的生产模式下每年感染非洲猪瘟的概率分别是24.93%、16.72%、8.31%、6.31%和5.08%。可以对比一下,每7天卖一次猪,和每35天卖一次猪,感染概率相差将近20个百分点。可见,通过减少卖猪频率,就可以降低猪场接触非洲猪瘟病毒的风险。
  
  3 降低场内猪群间接触风险
  
  精准批次化生产可以有效降低场内猪群间的接触风险。实施精准批次化生产后,可以避免猪群间的接触。精准批次化生产可以真正做到猪群的全进全出,可以留出圈舍彻底冲洗消毒以及干燥的时间,可杀灭或降低病菌含量,有效切断猪只之间交叉感染的途径。
  
  从表2来看不同批次类型的空栏天数。36天批、35天批、21天批、18天批等空栏天数都在10天以上,这对于猪场而言,尤其是对产房而言,冲洗、消毒、干燥、再进行一次消毒、干燥,或者母猪提前上产床,这个时间都是足够的。通过全进全出,可以对圈舍进行彻底清洗消毒,就可以避免猪群之间的交叉感染。
  
  同时,精准批次化生产可以提高猪群的抵抗力。在产房、保育舍、育肥舍工作的朋友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越是瘦弱的猪,越容易感染疫病,而且还会排毒,这对其他的猪也是一种威胁。精准批次化生产可以实现同期分娩,以3周批为例,配种的时间集中在2天,再通过孕前氯前列醇的注射实现同期分娩,提升猪群的均匀度,便于猪场精准免疫,提高猪群抵抗力,减少病猪排毒。
  
  图1引用自2019年4月郑州牧业学院召开的非洲猪瘟防控会议上国外专家通过研究得出的结论。该研究中称“批次生产”为“梯队化管理”。研究发现,随着时间的增加,圈舍内细菌、病毒的压力也会有所增加,到梯队结束的时候,这个压力达到最高值。梯队结构结束之后猪群转走,人员对圈舍进行彻底冲洗消毒,细菌和病毒的压力就会显著降低,在这之后还可以通过一段时间的空栏,将病毒和细菌的感染压力进一步降低。这样通过对圈舍彻底的消毒,留出足够的空栏时间,就可以避免猪群与猪群之间的交叉感染。
  
  4 降低人员接触的风险
  
  4.1 场内生产员工
  
  在生产一线的员工,是实际参与配种、分娩及饲养管理的一些人员。精准批次化生产在实现了大周批后,譬如每隔21天进行一次集中配种,或者是集中分娩,就会出现生产的高峰期和生产的平稳期。在高峰期,大家一起参与到配种或者是分娩工作,结束后进入到平稳期,工作量就会大大降低,这个时候猪场的负责人就可以安排集中休假、集中隔离,增加隔离时间。但是集中休假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休假,要保证一些基础人员进行正常的饲养管理。休假的人同一天回来,进行集中隔离,隔离的天数可以增加,尤其是在大批次生产之后。如果实行的是35天批次化生产,就有30多天是工作量比较轻松的阶段,尤其是现在发生非洲猪瘟之后,很多猪场要求人员隔离的天数由原来的2天增加到3~4天,甚至更长的时间。精准批次化生产完全可以满足猪场这样的需求。
  
  4.2 猪场后勤员工
  
  猪场后勤员工虽然也属于场内员工,但并不参与到生产一线的工作,而是进行一些辅助类的工作。
  
  这些人员与猪群的接触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间接接触,在转移物资的过程中,一部分工作是由场外人员来协助完成的,场外人员将物资转移到消毒间消毒之后,再由场内人员将其转移到场内生产区,这样,场外人员和猪群形成了间接接触。精准批次化生产通过对物资的批次消毒,可以降低人员转运物资的频率,从而降低间接接触的风险。
  
  二是直接接触。主要是在一些中小规模猪场,尤其是在卖猪或者转猪的时候,需要场外人员进行协助性的工作,此时可能会和猪群有直接的接触。精准批次化生产尤其是大周批,可以集中分娩、集中转群或者上市。
  
  4.3 外来人员
  
  外来人员包括参观人员、猪贩、保险公司人员等。通过批次化生产,可以集中上市、托养或淘汰处理,可以明显降低这些人员与猪场的接触频率。
  
  5 降低与物资的接触频率
  
  实现批次消毒。对物资进行批次消毒,可以减少转移次数,从而降低物资之间接触的风险。
  
  降低物资接收频次。降低外来物资带毒风险,减少物资与猪的接触。以采购精液为例,在连续生产模式下,因为精液有保质期,不可能长时间一直保存,所以每隔3~5天就要采购一次。如果采用大批次生产模式,就可以集中采购、集中生产,降低物资与猪群的接触频率。
 
  
  提升库房生物安全。集中转移、集中生产消耗,不仅可大幅缩短库存周期,从而提高库房利用率,还可以清理消毒库房。

【版权声明】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