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有意思的一张图片,对比出真相——蓝色代表德国,红色代表某国)。这种对比并非为了说明孰优孰劣,而是通过从细节中显现出来的文化和性格差异,来拓宽对事物的认识以及自我认知。
上图是排队:德国人一定是会排队的,而某国人也会排队,但有时会被插队,有时也会“一窝峰”的不去排队,因为不去挣抢就没有了。
猪场传统生产,猪群排列凌乱,核对猪群让员工浪费大量时间,如:问题猪没有及时发现处理,或影响非生产天数的增加。
批次生产,猪群排放整齐,清晰明了,很好的目视管理办法,提高生产效率。
什么是母猪定时输精
•定时输精:利用激素人为调控母猪的发情、排卵和配种时间,以实现猪群同期配种、同期分娩与批次化生产。
•每头母猪都有自己的生理周期,猪场每天都有母猪发情。
•猪场每天都在进行这些工作,造成管理不便
•定时输精技术可促进母猪集中配种、分娩、断奶,便于批次化生产
后备猪定时输精模式
方案一
方案二
经产猪定时输精模式
(经产母猪可通过同期断奶实现性周期同步化)
•烯丙孕素:孕激素类似物,使性周期同步化。促进子宫发育,增加子宫体积,有利于提高产仔数。
•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具有FSH和LH的双重活性,调控母猪的卵泡发育同步化。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诱导母猪同期排卵
批次化生产的优点:
-
便于猪场的饲养管理
-
精细化管理,设计最佳饲料配方,减少饲料营养浪费
-
提高销售猪群的整齐度仔猪寄养容易,免疫水平一致。
-
全进全出的批次化生产模式有利于猪场的消毒防疫避免不同日龄猪群混养造成的交叉感染;彻底清除上批猪群遗留的病源。
-
批次化生产有利于提高猪场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批次管理的缺点
1、栏舍
传统生产转批次生产,因固定栏舍的原因,或增加或减少栏舍。
2、高素质的员工从哪里来?
传统生产员工工种单一,批次生产员工实现多功能性,多个岗位都会操作。
3、激素处理
定时输精,就会依赖激素到达同期发情配种,激素处理使用不当,会造成生产成绩下降。
4、配种分娩率
批次生产管理不好,配种分娩率比传统生产成绩还会底下。不能想着批次生产提高配种分娩率。
5、药物成本
6、掉队猪处理
空怀、返情、流产猪只母猪不能立即入群,需要按照生产周期赶在配种周次发情入群,这就造成非生产天数的增加。
7、稳定的公猪精液来源
由于配种时间集中,种猪使用强度时强时弱,容易影响公猪精液质量,必须调整采精计划,即使非配种周次期间,还是需要对公猪做精液采集处理,以维持公猪正常的生理。
同时易造成公猪使用年限降低,淘汰更新率升高。若周边有大型公猪站,则采用购买精液的方式是不错的解决方式。或者具备条件的场可将人工授精技术提升至子宫深部注精技术,减少公猪的利用,提高公猪利用率。
8、工作安排
对于批次化生产的场,现场工作安排不合适时,工作量有时会不足,有时会过量。批次配种数量如果调整不当,或分娩率突发变化,可能造成生产不能满负荷。因批次生产工作比较集中,应事先调整或训练技术人力,将技术人力投入最重要的配种、分娩工作。
传统生产转批次生产需考虑的问题
导图如下
导入批次生产,首先清楚猪“繁殖周期”
(一头母猪从断奶到进入下一次断奶所需要的最短时间周期。)
批次时间间隔
批次时间间隔是指相邻两个批次母猪配种时间的间隔,与繁殖周期和批次数存在以下关系:
批次数=繁殖周期÷批次时间间隔
由于批次数必须是整数,就决定了繁殖周期必须是批次时间间隔的整倍数。例如:
144(天)÷9(天)=16批次
批次生产还需要不断总结学习,个人认为传统生产转批次化生产,一定要选好适合场的模式,让产床利用更大化,产能更大。
思考:本场里高素质的员工哪里来?
扫描二维码,进入养猪公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