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季 | 林燕:注重种猪营养,助力降本增效!
来源:猪场动力网 彭容 2021-07-30 18:08:50| 查看:
次
因为年初外购仔猪昂贵,再加上饲料价格上涨、猪价下行,养猪业大范围面临着亏损的现状,如何帮助养猪业走出困境成为了行业关注的焦点。而母猪作为猪场的发动机,实现母猪的高效与长效繁殖是猪场降本增效的关键。
在此背景下,宁波三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特邀四川农业大学副研究员、博士林燕老师做客猪场动力网直播间分享《种猪营养降本增效的思路与出路》。
扫码海报,可看精彩回放
林燕表示,当前养猪业面临着非洲猪瘟和饲料禁抗两大挑战,在种猪营养、生物安全、疫苗免疫程序、生产方式、母猪品种或品系等方面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当前低迷的市场行情下,提高种猪繁殖效率,实现降本增效尤为关键。
解析猪场成本结构,养殖固定成本有种猪购买成本、固定资产折旧费用、母猪饲料费用、人工费、维护费等。可变成本包含饲料费用、治疗防疫费用、生物安全费用等。降本增效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猪场各个方面协同配合,林燕重点分享了从“种猪营养”实现降本增效的思路。
以种猪营养实现降本增效包括降本与增效两个方向,在降本方面要实现“精准营养、精准加工、精准饲喂、精准环控”,在增效方面则从“单胎繁殖成绩、终身繁殖成绩、种猪健康”三个方面综合考虑。
通过种猪营养实现降本,首先可以通过建立营养价值数据库来实现种猪的精准营养,包括种猪纤维原料数据库的建立、种猪能量饲料数据库的建立、种猪蛋白原料数据库的建立。林燕强调,种猪营养价值数据库的构建非常重要,也是实现玉米豆粕减量替代的基础。
实现种猪降本的第二个方向是掌握母猪营养代谢的规律来实现种猪营养代谢的评估。在母猪不同的生理阶段,不同采食量之下,其养分消化率差异较大。部分氨基酸也存在极大代谢差异,这是我们实现精准营养的基础。
实现种猪降本的第三个方向是玉米豆粕的替代应用。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成本难题是玉米豆粕昂贵,且极度依赖进口。林燕分别进行了两组研究,包括在妊娠期降低能量和氨基酸摄入对母猪繁殖性能、体况、泌乳期采食量、泌乳期仔猪生长性能、母猪初乳与常乳成分的影响;日粮氨基酸摄入对高低失重母猪断奶至发情间隔、发情时卵巢重、卵泡液体积及卵泡大小、卵泡液氨基酸浓度的影响等。
系列实验结果表明,在当前养殖成本较高的环境下,玉米豆粕的减量替代可依据“调整能量水平、优化氨基酸供给、确保母猪身体状况稳恒”为基础适当降低营养水平,同时寻找大麦、小麦等替代物减少玉米豆粕的使用。
林燕特别提醒,当前饲料原料存在“供应紧张、价格贵、不重品质”的情况,需要注重饲料原料的质量,霉变原料会严重影响母猪的消化吸收能力和生长繁殖性能。
在动荡的猪周期之下,如何才能保护好种猪并实现“增效”?林燕认为必须做到“安全+生产”两手抓。通过生物安全让母猪活下来的前提下,采用种猪系统营养的思维让母猪实现“生的多、活的多、长的多”。
种猪系统营养增效新技术包括后备母猪营养新技术、妊娠母猪营养新技术、泌乳母猪营养新技术、种猪免疫营养。林燕重点分享了后备母猪营养与种猪免疫营养在母猪增效中的价值。
种猪后备期的营养关乎到母猪的繁殖组织发育、骨骼发育、体储、健康,最终关乎到母猪的“性成熟和体成熟”,基于种猪后备期特殊的生理特点,林燕强调,后备母猪的培育需高度重视。在传统以生猪性能为标识的局限下,林燕研究团队率先以卵泡数量和质量为指标,确定了后备期碳水化合物精准营养参数。
而种猪营养与免疫关系密切。疫苗可提供特异性抗体,营养可有力支持免疫系统。种猪在不同免疫应激的情况下对其生产性能也有影响。在免疫应激时动物的营养分配重心从生长繁殖转向免疫反应,种猪表现为“吃得少、吸收少”且繁殖能力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妊娠本身就是一种免疫反应,50%的胎儿抗原对母体是异物,故而同时出现“免疫排斥、免疫保护”的情况,所以免疫应激下种猪的营养调控技术更是重中之重。从生殖健康来讲,要考虑母猪产前产后的能量供应(葡萄糖、膳食纤维、有机酸)及饲喂模式,从肠道健康来讲要关注“膳食纤维、耐热活性酵母、益生菌、甘露寡糖、复合酶制剂”的吸收利用,从整体免疫来讲要综合“营养水平、营养来源、膳食纤维、中链脂肪酸、牛磺酸、多糖复合物”等。
林燕总结,实现降本增效可以从“固定成本、运营成本、财务成本、特殊成本”实现降本,从“繁殖性能、生产性能、猪肉品质、猪舍稳定”来实现增效,而前提是做好生物安全让猪活下来,并以“精准营养、精准饲喂”对标管理,实现真正的降本增效。
【版权声明】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