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二胎综合征”是指头胎母猪进入第二轮生殖周期后,母猪出现的一种生产障碍,表现为“一高两低”,即二胎母猪淘汰率高、断奶后7天内发情率低、二胎母猪产仔数低。目前后备母猪补充数量大,初产母猪在母猪群中占比大,同时淘汰比例也大。大量初产母猪的种用价值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时就被淘汰,给养猪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不同类型的猪场,母猪二胎综合征的发生比率有所不同,且形成的原因也有所区别。相对来说,大规模猪场较中小规模猪场管理更加细致、严格,母猪二胎综合征发生率相对较低。中小规模与新建猪场的发生比率偏高(20%-30%)。
母猪二胎综合征出现的原因分析:
1.不注重后备母猪选择
良好的后备母猪选育是猪场生产力持续、稳定的关键,也是降低二胎母猪综合征的重要起点。
优良的后备母猪需要符合本品种的外形特征,生长发育良好,体格健全;有效乳头在7对以上,排列整齐,分布均匀,没有瞎乳头、副乳头和畸形乳头;外生殖器发育良好,阴户发育大且下垂,对于外阴较小、阴户明显上翘的后备母猪要坚决淘汰;
2.后备母猪过早利用
忽视后备母猪初配年龄、体重及膘情,一旦过早配种,由于母猪生殖系统没有完全成熟,会导致受胎率低。另外,骨盆和胃肠道发育不足,前者导致骨盆狭窄而难产,后者导致产后采食量上不去。后备母猪初配应在230日龄以上,背膘达到16mm,体重在大于135kg,至少有两次发情最好。
初产母猪体格未完全发育,体内生殖器器官和产道未受到过挤压刺激,因此,初产母猪极易出现先天性骨盆和产道狭窄,在分娩过程中易出现生殖系统损伤的情况,这也是二胎综合征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3.后备期饲喂不规范
后备猪常见错误饲喂方案:
后备母猪前期一直采用育肥猪饲料饲喂。
前期采用育肥猪饲料,后期采用怀孕母猪料。
前期采用育肥猪饲料后期采用哺乳猪饲料。
等等,全程缺少后备阶段饲料的使用。
后备猪的培育主要是朝骨骼和生殖系统发育方向为主,后备母猪料特点是低能量、高氨基酸和矿物质。
而育肥猪主要是朝生长速度方向为主,育肥猪料特点是高能低蛋白及高矿物质,一直饲喂育肥饲料会导致出现骨骼和生殖系统发育滞后的结果。
4.哺乳期掉膘严重
初产母猪哺乳期采食量低,导致断奶失重过多,体脂少,背膘薄,断奶后不能及时发情。初产母猪哺乳期在产后7天采食量应达到6kg以上,带仔10-12头为宜,过多会因过度哺乳造成失重严重,过少影响乳房发育影响下胎带仔能力。
5.母猪分娩管理不到位
头胎母猪的产程相对于二胎以上母猪产程偏长,产程过长消耗母猪体能,延长产后恢复时间及产后食欲的恢复,同时子宫和阴户开放时间长,也增加患子宫炎的发生几率,另外,长时间的子宫肌肉收缩容易造成子宫损伤,影响子宫复旧,延长断奶到发情的时间。
加强初产母猪分娩过程中的看护,另外适时使用卡贝缩宫素有助于缩短母猪产程,加快子宫复旧。缩短头胎分娩母猪产程能有效缓解二胎综合征的影响。
资料来源:严静2012《母猪品种、胎次、臀宽和仔猪初生重对其产程的影响
小结:
二胎综合征是影响猪场母猪再利用和合理胎龄结构的关键因素,要减少二胎母猪综合征的发生,需要通过重视后备猪的选育,从后备、妊娠、哺乳各阶段加强头胎母猪饲养管理,控制产后炎症发生,减少断奶失重等问题全方位来解决。
本文作者:技术部朱清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