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猪场是否存在后备母猪超月龄(9月龄以上)、超体重(160kg以上)、超体况(体况评分在3分以上)仍不发情?第一胎难产产程过长是不是更多?第一胎断奶不发情更多发情间隔更长?第二胎的产仔数明显的不如第一胎好?第二胎配种后返情率是不是更高?
青年母猪培育管理,绝大多数猪场是不重视的。认为,青年母猪身体健康,体质健壮,没有不发情的烦恼,没有难产的忧愁,听之任之,让母猪自由发展。如此,就埋下了很多影响养猪生产成绩的隐患。
1、用养中国土猪的技术和思维,养出了“青年母猪综合征”
实际上,“现代母猪难养”,这是困扰很多猪场的问题。问题主要出在用养“中国土猪”的思维养“现代母猪”;用养“中国土猪”的方法养“现代母猪”;用养“中国土猪”的栏舍条件养“现代母猪”;特别是用养“中国土猪”的“笼而统之”的饲养程序养“现代母猪”。
众所周知,现代母猪一个典型特征是链接性效应极强。由于现代母猪营养储备不够,缓冲力下降,如果某一繁殖阶段或某一胎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后续繁殖阶段甚至后续胎次生产能力。比如,很多猪场,由于青年母猪培育期管理不当,表现出三超后备母猪不发情;表现出第一胎难产率高,产程过长较多;表现出一胎哺乳期母猪采食量低,奶水不好;表现出一胎仔猪腹泻多,不好养;表现第二胎的产仔数明显的不如第一胎好;有些表现出影响第二胎发情,从而母猪被淘汰;有些表现出第二胎配种后返情率高。所有这青年母猪最易出现的一系列征候群,笔者将其称之为“青年母猪综合征”
青年母猪综合征主要是后备及初产母猪管理不当导致的结果。我们正在为不规范管理青年母猪而付出沉重代价!
2.1 来自PigCHAMP Pro Europa数据库的数据(30万头母猪)

在统计的所有胎次中,一二胎母猪的繁殖成绩(返情率,分娩率)是最差的。

一胎断奶到配种间隔影响全部胎次

胎次
|
配种分娩率
|
胎均总仔数
|
胎均活仔数
|
断奶7天发情率
|
1
|
86.4%
|
10.6
|
10.0
|
45.7%
|
2
|
75.0%
|
10
|
9.7
|
90.1%
|
3
|
90.1%
|
11.5
|
11.2
|
|
如上表所示,第一胎均产仔数10.6头,第二胎只有10头,少了0.6头。所以,Morrowetal.(1992)指出北美40%的猪群有二胎综合征。并给出了二胎综合征定义,即二胎母猪产仔数和第一胎相同或少于第一胎母猪,以及一胎断奶发情配种分娩率低。甚至指出,后备母猪的定义应该是从出生到第一次断奶后再发情配种。欧美的基础母猪从第三胎开始。
2.4增加疾病传播风险
青年母猪淘汰率增加会导致引入后备母猪增加,从而导致潜在病毒携带者增加,最近在英国猪场进行的回溯性群组研究中,PMWS被确定为能被这样传染的病毒。
疾病传播的风险因素排序中,引进的猪被排在第一位。

母猪问题80%来自于青年母猪,因青年母猪综合征淘汰的母猪可高达50%。母猪产一窝或产两窝就淘汰,要比产七窝后淘汰所产的每头仔猪成本分别增加21%和10%。
综上所述,对后备母猪的制约主要因素是青年母猪综合征。母猪头胎的生产成绩决定着其终生的繁殖力,因此,后备母猪的饲喂与培育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