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房仔猪精细化管理概要
来源:猪业科学 2021-07-21 15:44:58| 查看:次
产房仔猪精细化管理事关仔猪成活率与断奶重,事关猪场养殖效益,是猪场盈利的关键环节之一。文章通过笔者对多年一线猪场工作经验进行归纳与总结,从新生仔猪生理特点、护理要点、管理要点等几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广大养殖从业者及管理人员提供参考与借鉴。
在猪场生产中,断奶前的仔猪可统称为产房仔猪或哺乳仔猪,其日常管理可分为新生仔猪管理、新生仔猪护理、哺乳仔猪管理等环节。随着养猪业的不断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得到大幅提升,规模化是基础,精细化是保障。产房仔猪精细化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产房仔猪生产效益的高低。
1 初生仔猪生理特点
1.1 生长发育快
仔猪的初生均重一般在1.5 kg左右,尚不到成年体重的1%。新生仔猪具有生长发育快的特点,10日龄时可达到初生重的2倍,21日龄时可达到初生重的6倍。正因为新生仔猪生长发育快,对营养物质需求高,因此要确保母乳质量,同时要对仔猪进行科学补饲。
1.2 消化功能差
新生仔猪出生时,其消化器官发育尚不完善,特别是消化器官的重量与容积均较小,且胃内消化酶的种类不齐全,多种潜在的消化酶尚未被激活,导致新生仔猪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较差,特别是植物性蛋白质。因此,补饲时应为仔猪提供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饲料。
1.3 免疫不健全
仔猪出生前生活在母体子宫内,与外界无直接接触,加之免疫球蛋白无法穿过胎盘屏障,导致新生仔猪缺乏某种或某些抗体,不具有先天性免疫功能。研究发现,初乳中具有丰富的、易被新生仔猪很好吸收的母源抗体,因此新生仔猪应在出生后6 h内吃上足够的初乳,获得保护力。
1.4 环境要求高
新生仔猪出生前的环境为恒温环境,出生后的环境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一般存在温差。且新生仔猪皮下脂肪薄、体表被毛稀疏、能量储备少、激素调节弱、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导致新生仔猪的体温调节能力差,无法很好地适应外界多变环境,因此在仔猪出生时,猪舍应维持在一个适宜仔猪生活的温度,做好保暖工作。
2 新生仔猪护理
2.1 断脐
当前,国内大部分猪场对新生仔猪均会进行断脐处理(见图1)。断脐时应先将脐带血回捋,在距离脐根3 cm左右处用消毒好的棉线进行结扎,用消毒好的剪刀剪断脐带,并在断口处用碘酊消毒。断脐长度应适宜,断脐过短,容易造成结扎绳的脱落;断脐过长,容易造成仔猪踩踏或啃撕,引发脐带炎,造成脐孔闭合不严,甚至发生脐疝,影响外观及仔猪生长。
图1 断脐
2.2 保暖
新生仔猪自身的生理特点决定了其抗寒能力差,对外界环境温度要求高,因此要做好新生仔猪的保暖工作(见图2)。新生仔猪最为适宜外界温度为32~35 ℃,随着日龄的增大,每周可适度下调2 ℃左右。猪场可通过设置仔猪保温箱、增设垫板、垫毯、电热板等措施为仔猪提供舒适的环境,同时也可避免与母猪最适温度产生冲突。
图2 保暖
2.3 吃初乳
母猪初乳与常乳最大区别在于初乳中含有丰富的母源抗体,仔猪出生后的24 h内才能很好地吸收母源抗体,初乳中母源抗体含量在分娩结束6 h后开始急速下降。因此,新生仔猪在身体干燥后,应及时吃上足够的初乳。吃初乳前,应先对哺乳母猪的乳房进行擦拭、消毒,挤掉前几滴奶水,体重大、活力好的仔猪放在后几对乳头处吮乳,体重小、活力差的仔猪放在前几对乳头处吮乳,并反复几次,固定乳头。
2.4 护膝
新生仔猪皮肤娇嫩,且吃乳时多为跪姿,前肢膝盖与产床或地面直接接触容易导致其皮肤因摩擦而破损,严重者会流血,甚至发炎感染,影响美观及仔猪健康,特别是种猪,影响售价。为避免该种情况出现,产房工作人员可在仔猪吃完初乳后在其前肢膝盖处黏贴医用胶带,同时在仔猪吃乳区垫上垫毯,亦可起到保护膝盖的作用(见图3)。
图3 护膝
2.5 剪耳缺
耳缺法是当前猪场常用的区别猪只身份的方法,有国际耳缺法和国内耳缺法。猪场可在遵循国内通用耳缺法的基础上结合场内实际情况进行新生仔猪耳缺编号。剪耳缺一般应在仔猪出生后2 d内进行,剪耳缺前所有用具应清洗、消毒、干燥,剪耳缺时应做到每剪1头仔猪要对工具消毒一次,避开血管,防止出血,做好剪口处消毒。
2.6 断尾
通过断尾可降低猪群的咬尾概率,提高饲料利用率。猪只用途不同,断尾长度略有差异。一般商品猪保留三分之一、种猪保留三分之二,断尾前仔猪应吃上足够初乳,且在仔猪出生后48 h内完成。目前常用电热断尾钳对仔猪进行断尾,可很大程度上防止断尾时出血。断尾前应对断尾钳先进行预热,达到设定温度再进行断尾操作。断尾操作过程中断尾钳不要碰到仔猪其他部位,以免烫伤(见图4)。
图4 断尾
2.7 剪牙
仔猪出生时具有4对尖锐的犬齿,在吃乳时可能会因争抢,导致母猪乳头被咬伤,影响泌乳,且有可能引起母猪因疼痛撕咬仔猪。因此,在仔猪吃上足够初乳后,应及时将犬齿剪去(见图5)。剪牙前要对剪牙钳进行清洗、消毒,将剪牙钳前端放置在酒精溶液中,每剪1头仔猪对剪牙钳消毒一次。剪去犬齿的2/3即可,以免伤及牙床影响进食,断面尽量平整,清除碎牙,断牙处碘酊消毒。
图5 剪牙
3 哺乳仔猪日常管理
3.1 寄养
寄养一般发生在母猪少乳、无乳、仔多、有效乳头少时,仔猪数量超过母猪有效乳头数,母猪无法满足仔猪的哺乳需求,就需要将仔猪进行寄养(见图6)。寄养前仔猪最好吃上足够的初乳,通常情况下要在仔猪出生后24 h内完成寄养。寄出与寄入母猪分娩时间最好前后相差24 h以内,将体重大、活力好的仔猪寄出,体重小、活力差的留在母体身边哺乳。寄养时要对寄养效果进行评估,观察寄入仔猪能否吃饱,以防因寄入仔猪
图6 寄养
3.2 并窝
并窝一般发生在规模较大的猪场。同批次分娩母猪较多时,可能出现几头母猪分娩日期接近、产仔数较少的情况,这时可通过将两窝或两窝以上的仔猪合并成1窝,由其中1头母性好、奶水足的经产母猪带仔,其他母猪做断奶处理进入下一个繁殖周期。并窝前仔猪要吃上足够的初乳,最好在仔猪出生后24 h以内完成并窝,最迟不能超过72 h。尽量进行同品种仔猪并窝,以降低并入仔猪受到母猪攻击的风险。同时需要辅助体重小、活力差仔猪吃乳,提高成活率。
3.3 免疫保健
猪场应根据生产实际制定免疫程序,按照免疫程序对产房仔猪进行疫苗免疫。猪场可参考以下免疫程序对产房仔猪进行免疫:1日龄时免疫伪狂犬病基因缺失苗、7日龄时免疫支原体活苗、14日龄时免疫副猪嗜血杆菌+链球菌二联灭活苗、21日龄时免疫圆环病毒病灭活苗、28日龄时免疫猪瘟细胞苗。对于大肠杆菌引起仔猪黄痢、白痢等情况较为常见的猪场,建议在仔猪出生后第2天肌肉注射长效抗生素进行预防保健,并做好保温、卫生等日常工作。
3.4 补铁
新生仔猪体内铁的贮量不足,大约有50 mg。仔猪出生后,生长发育快,每天对铁的需要量约7 mg,而仔猪通过吃乳每天可从母乳中获得铁的含量约1 mg,因此仔猪需要及时补铁。如果不及时对仔猪进行补铁,仔猪在出生后8~9 d时将会出现缺铁情况,仔猪表现为瘦弱、苍白,影响生长发育。因此,在仔猪出生后的2~3 d应对仔猪进行补铁200 mg,对于补铁后仍然瘦弱、苍白的仔猪,可在仔猪出生后的9~10 d进行第二次补铁。为防止铁剂漏出,注射前先将被注射部位皮肤捏起,针头垂直刺入,推注铁剂,拔出针头后按压几秒钟。
3.5 去势
规模化商品猪场仔猪去势主要指仔公猪去势,仔母猪去势极为少见。去势可提高肉质与风味,提高生产性能。规模化猪场仔猪去势一般选在仔猪出生后的5~7 d时进行,对于健康状况欠佳及弱小仔猪可适当延后。待去势仔猪保定后,应轻轻挤压仔猪睾丸使其凸显出来,确定切口位置,切口位置尽量靠下,手术前需对切口位置进行消毒,切开阴囊,要使切口大小适宜且平整,将睾丸及精索拉出,拉断精索及血管,轻轻挤出血水,根据情况确定是否需要缝合,最后涂抹消毒药膏防止感染。
3.6 补料
良好的教槽料有助于仔猪胃酸分泌,提高其小肠内消化酶活性,促进仔猪消化道发育,为断奶后仔猪食物形态的改变打下坚实基础。教槽料应具有易消化的特点,遵循少量多餐、循序渐进的原则,尽量缩短仔猪适应期,使其提早进入旺食期。仔猪补料时间可分为三个阶段:调教期(5~7日龄)、适应期(7~10日龄)和旺食期(10~21日龄)。补料时应保证饲料的新鲜与干净,可适当更换料槽,提高仔猪采食兴趣,同时要保证充足干净的饮水供给。
3.7 防压防踩
研究发现,仔猪被压死与踩伤在产房仔猪死淘中占比很高。仔猪被压死与踩伤多发生在出生后7 d内,特别是出生后2~4 d的弱小仔猪。由于新生仔猪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反应稍显迟钝,加之如果产床空间较小,就很容易出现母猪压死与踩伤仔猪的情况,特别是头胎母猪,经验不足,更易发生此类情况。饲养员可采取以下措施防压防踩:一是选留性情温顺、母性好的母猪;二是调教仔猪吃完乳汁后进入保温箱,做到三点定位;三是加强巡栏频次,及时排除仔猪被压被踩风险;四是改进产床结构,留足母猪睡卧区域的周边空间;五是一旦发现被压被踩仔猪,应及时进行救治,做好护理。
3.8 巡栏
产房兽医技术人员要加强产房猪群的巡栏工作,巡栏过程中要注意观察仔猪是否有腹泻、喘气、跛行、胀气等情况发生,应做到及时发现问题猪只,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救治。兽医技术人员在进行疫苗免疫与保健前,应对仔猪整体情况进行评估,剔除无价值仔猪,及时淘汰。断奶时,对过瘦的、濒死的、跛行的、被毛粗乱的、患有慢性疾病的、长期治疗不见成效的仔猪应予以淘汰。
来源/猪业科学
摘编自/刘志伟,何斌等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