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繁殖潜力母猪不断进入基础群,使种猪场的PSY越来越高,然而这些高繁殖潜力母猪面临的挑战也不断增加,这算是另类的幸福的“烦恼”。本文重点介绍高繁母猪及其后代面临的管理难点。
一、后备母猪的发育特点
优质、管理良好的后备母猪源源不断地进入基础群,对提高种猪效率、延长种猪寿命、稳定种猪胎次结构、实现猪场经济目标具有重要影响。
1.出生重影响生产力和使用年限
随着产仔数越来越多,必然有些低出生重的仔猪进入种猪梯队。
出生重<1kg的种猪,三胎及以上的产仔数和使用年限受到影响。
2.高繁母猪的基因型有更少脂肪组织,改变了一生的代谢需求
青春期超过目标体重的母猪比例增加以及超重对后续表现的负面影响。
在220–240日龄时,培育后备母猪的目标体重为135-150kg或140-160kg和13–15mm的背膘。
假设母猪在第一次妊娠期间体重增加35-40kg公斤,则母猪分娩后体重将达到>180kg,这可以防止第一次哺乳期间背膘丢失的有害影响。
超重的后备母猪没有任何优势,因为它们在分娩时就会超重,在哺乳期间和生产期间需要更多的营养,从而影响第二次胎次的产仔率。
体重过重的后备母猪还与三胎的运动问题和更高的死产发生率有关,这可能与难产有关。
从实际的角度来看,母猪在达到目标体重的前提下尽早参配,或者可在生长阶段采用营养策略来降低这些后备母猪的日增重。
二、妊娠期的挑战
妊娠母猪淘汰的主要原因是受孕失败和妊娠损失,而饲养方式、环境条件、饲养制度和体况是妊娠期最大的挑战。
1.群养系统是妊娠期最主要变化。群养的最佳群体大小、混合时刻和饲喂系统不能精确确定;精准饲喂较难落地。
在妊娠期,为群体中的个体精准提供饲料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是一个调整身体状况评分(BCS)和执行不同喂养计划的重要时期。
与定位栏相比,在群养栏中控制体况更加困难。群养系统中的社会等级或喂养空间可能导致母猪进食受限或过度进食。
2.不同妊娠阶段的风险
妊娠前30天的限饲会增加流产的风险。应避免在妊娠早期限制饲料,年轻断奶母猪,推荐的喂养策略是提供1.5倍的维持能量需求,以防止生殖障碍。
在妊娠第30-90天应结合体况、膘情,精准饲喂。
从妊娠第90天开始,胎儿的生长速度加快,而高产母猪的仔猪数量较多,广泛采用提高饲料水平的方法来提高仔猪的初生重。
经研究,高低高饲喂策略无法有效促进仔猪出生体重增加,在某些情况下,还会减少哺乳期间的自愿采食量。
使用高低高喂养未能改善仔猪出生体重,这归因于胎盘从妊娠90天起为胎儿转移额外营养的效率。Mallmann等人进行了评估,妊娠初期采食量的增加为胎盘的更好发育提供了更多的营养。
Moreira等人回顾了增加仔猪出生体重的其他策略,包括妊娠晚期使用的氨基酸。无论氨基酸类型如何,都没有任何有益效果。
3.母猪的死亡
妊娠期盆腔器官脱垂(子宫、阴道、直肠)是导致母猪死亡的主要原因,出现在妊娠末期、分娩期和分娩期后。
仔猪出生总数被评估为脱宫的危险因素,但与脱宫问题无关。
体况差是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
在妊娠期正确调膘、提升健康度,对于避免脱宫和降低死亡率是必要的。
三、哺乳期的挑战
虽然产仔数得到极大提升,并在设施、管理和选择计划的新性状方面做出了努力,而断奶前的仔猪损失率仍然很高。
大约15.0%的仔猪从出生到断奶都无法存活。仔猪死亡率高可能与分娩有关,如产程长、难产和缺氧。
1.产程一直在增加
产仔数的增加是一个重要原因。2005年,平均产程为166分钟,现在已增加到268分钟。
其他几个因素会影响产程,如肥胖、便秘、栏舍系统、产仔数、死胎数、催产素的使用和遗传。
在大多数情况下,产程长和难产的后果对母猪是负面的:子宫环境暴露在污染中,病原体很容易携带到子宫内部。
高繁殖潜力母猪不断进入基础群,使种猪场的PSY越来越高,然而这些高繁殖潜力母猪面临的挑战也不断增加,这算是另类的幸福的“烦恼”。本文重点介绍高繁母猪及其后代面临的管理难点。
四、分娩、仔猪性状及其影响
1.仔猪的损失:死产和低存活率
产程长与产仔数和死胎数密切相关。
产程>3h的母猪发生死胎的几率是产仔时间较短的母猪的2.0倍。
Oliviero等人发现,产程>300min,平均每窝产1.5头死胎;而正常产程<300分钟,产0.4头死胎。
产程长或难产的仔猪,其生存能力较低。
出生时发紫的仔猪在出生后第三天死亡的几率是正常仔猪的7.9倍。
第1~9头、10~13头和14头及以后仔猪的死产率分别为3.6%、10.1%和21.7%。
2.初乳产量
高产猪群不得不应对新生仔猪个体初乳摄取量减少的问题,因为随着产仔数的增加,仔猪初乳摄取量会减少。
事实上,Theil等人注意到13年间初乳产量虽有所增加(每头母猪5.3-6.9kg),但仔猪的初乳摄入量却减少了(每头仔猪438-322g)。
虽然有研究显示,产仔数与初乳产量之间没有关联,大窝仔猪初乳摄入量的减少可能取决于低出生重仔猪的存在和仔猪竞争的增加。
不管怎样,必须在产程监控和第1天仔猪护理方案中采取一些措施,以增加乳房的使用和初乳的消耗。
3.母猪健康
分娩对体力要求很高,母猪容易出现衰竭、心力衰竭、身体损伤和免疫力下降。
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是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PPDS),其特征是产后头几天的初乳和产奶量不足。
分娩当天的便秘会降低母猪的食欲,增加PPDS的发生,并提高母猪体温过高的比例。
尽管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疾病是暂时的和可逆的,但仔猪会受到影响,尤其是那些出生重较低的仔猪,因为出生后第一天的产奶量受到影响。
产程长和难产会对子宫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并增加繁殖失败的风险。
与产程<300min相比,产程≥300min的母猪,断奶至发情间隔延长1天的可能性高1.5倍。
母猪的使用年限可能因难产或缺乏正确的辅助而受到影响。
应谨慎进行掏产,以避免产后子宫炎和子宫恢复延迟的风险,从而影响母猪随后的繁殖性能和使用年限。
围产期是母猪因心力衰竭、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和脱垂而死亡的特殊时期。
在炎热潮湿的季节,死亡发生率更高,尤其是年轻母猪;减少热应激的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主要是对偏肥的母猪。
在围产期进行适当的护理,通过确保母猪的舒适度和水分摄入,可以缓解痛苦并降低母猪的死亡率。
五、断奶母猪的管理
哺乳期应对大窝仔猪需要大量的身体储备,营养摄入优先用于初乳和产奶;而饲料摄入通常不足以满足所有营养需求,母猪会调动身体储备,导致其处于分解代谢状态。
现代基因型在断奶后恢复发情更有弹性,但对受孕率和随后的产仔数的负面影响仍然存在。
处在分解代谢的母猪状态下,卵泡发育可能会受到损害,损害排卵率和胚胎存活率。
断奶母猪很难在配种前恢复身体储备。虽然断奶后优饲是常见策略,但在断奶至发情期间增加采食量可以减少WEI(断奶至发情)期间的身体储备损失,但对卵泡生长和随后的繁殖性能没有改善。
因此,最大限度地减少母亲的身体损失仍然是现代高产基因型的关键。减少体重过度减轻的策略包括后备母猪和妊娠母母猪饲养管理,同时做好单元环控,并适度开展哺乳母猪的保健。
总之,高繁殖潜力母猪的管理,包括跟踪后备母猪的培育,加强妊娠期、哺乳期母猪的护理,关注产程,增加初乳和奶水的消耗,以及饲养超过有效乳头仔猪的策略。要改善猪群的整体管理,以满足母猪和仔猪需求。
一、后备母猪的发育特点
优质、管理良好的后备母猪源源不断地进入基础群,对提高种猪效率、延长种猪寿命、稳定种猪胎次结构、实现猪场经济目标具有重要影响。
1.出生重影响生产力和使用年限
随着产仔数越来越多,必然有些低出生重的仔猪进入种猪梯队。
出生重<1kg的种猪,三胎及以上的产仔数和使用年限受到影响。
2.高繁母猪的基因型有更少脂肪组织,改变了一生的代谢需求
青春期超过目标体重的母猪比例增加以及超重对后续表现的负面影响。
在220–240日龄时,培育后备母猪的目标体重为135-150kg或140-160kg和13–15mm的背膘。
假设母猪在第一次妊娠期间体重增加35-40kg公斤,则母猪分娩后体重将达到>180kg,这可以防止第一次哺乳期间背膘丢失的有害影响。
超重的后备母猪没有任何优势,因为它们在分娩时就会超重,在哺乳期间和生产期间需要更多的营养,从而影响第二次胎次的产仔率。
体重过重的后备母猪还与三胎的运动问题和更高的死产发生率有关,这可能与难产有关。
从实际的角度来看,母猪在达到目标体重的前提下尽早参配,或者可在生长阶段采用营养策略来降低这些后备母猪的日增重。
二、妊娠期的挑战
妊娠母猪淘汰的主要原因是受孕失败和妊娠损失,而饲养方式、环境条件、饲养制度和体况是妊娠期最大的挑战。
1.群养系统是妊娠期最主要变化。群养的最佳群体大小、混合时刻和饲喂系统不能精确确定;精准饲喂较难落地。
在妊娠期,为群体中的个体精准提供饲料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是一个调整身体状况评分(BCS)和执行不同喂养计划的重要时期。
与定位栏相比,在群养栏中控制体况更加困难。群养系统中的社会等级或喂养空间可能导致母猪进食受限或过度进食。
2.不同妊娠阶段的风险
妊娠前30天的限饲会增加流产的风险。应避免在妊娠早期限制饲料,年轻断奶母猪,推荐的喂养策略是提供1.5倍的维持能量需求,以防止生殖障碍。
在妊娠第30-90天应结合体况、膘情,精准饲喂。
从妊娠第90天开始,胎儿的生长速度加快,而高产母猪的仔猪数量较多,广泛采用提高饲料水平的方法来提高仔猪的初生重。
经研究,高低高饲喂策略无法有效促进仔猪出生体重增加,在某些情况下,还会减少哺乳期间的自愿采食量。
使用高低高喂养未能改善仔猪出生体重,这归因于胎盘从妊娠90天起为胎儿转移额外营养的效率。Mallmann等人进行了评估,妊娠初期采食量的增加为胎盘的更好发育提供了更多的营养。
Moreira等人回顾了增加仔猪出生体重的其他策略,包括妊娠晚期使用的氨基酸。无论氨基酸类型如何,都没有任何有益效果。
3.母猪的死亡
妊娠期盆腔器官脱垂(子宫、阴道、直肠)是导致母猪死亡的主要原因,出现在妊娠末期、分娩期和分娩期后。
仔猪出生总数被评估为脱宫的危险因素,但与脱宫问题无关。
体况差是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
在妊娠期正确调膘、提升健康度,对于避免脱宫和降低死亡率是必要的。
三、哺乳期的挑战
虽然产仔数得到极大提升,并在设施、管理和选择计划的新性状方面做出了努力,而断奶前的仔猪损失率仍然很高。
大约15.0%的仔猪从出生到断奶都无法存活。仔猪死亡率高可能与分娩有关,如产程长、难产和缺氧。
1.产程一直在增加
产仔数的增加是一个重要原因。2005年,平均产程为166分钟,现在已增加到268分钟。
其他几个因素会影响产程,如肥胖、便秘、栏舍系统、产仔数、死胎数、催产素的使用和遗传。
在大多数情况下,产程长和难产的后果对母猪是负面的:子宫环境暴露在污染中,病原体很容易携带到子宫内部。
高繁殖潜力母猪不断进入基础群,使种猪场的PSY越来越高,然而这些高繁殖潜力母猪面临的挑战也不断增加,这算是另类的幸福的“烦恼”。本文重点介绍高繁母猪及其后代面临的管理难点。
四、分娩、仔猪性状及其影响
1.仔猪的损失:死产和低存活率
产程长与产仔数和死胎数密切相关。
产程>3h的母猪发生死胎的几率是产仔时间较短的母猪的2.0倍。
Oliviero等人发现,产程>300min,平均每窝产1.5头死胎;而正常产程<300分钟,产0.4头死胎。
产程长或难产的仔猪,其生存能力较低。
出生时发紫的仔猪在出生后第三天死亡的几率是正常仔猪的7.9倍。
第1~9头、10~13头和14头及以后仔猪的死产率分别为3.6%、10.1%和21.7%。
2.初乳产量
高产猪群不得不应对新生仔猪个体初乳摄取量减少的问题,因为随着产仔数的增加,仔猪初乳摄取量会减少。
事实上,Theil等人注意到13年间初乳产量虽有所增加(每头母猪5.3-6.9kg),但仔猪的初乳摄入量却减少了(每头仔猪438-322g)。
虽然有研究显示,产仔数与初乳产量之间没有关联,大窝仔猪初乳摄入量的减少可能取决于低出生重仔猪的存在和仔猪竞争的增加。
不管怎样,必须在产程监控和第1天仔猪护理方案中采取一些措施,以增加乳房的使用和初乳的消耗。
3.母猪健康
分娩对体力要求很高,母猪容易出现衰竭、心力衰竭、身体损伤和免疫力下降。
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是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PPDS),其特征是产后头几天的初乳和产奶量不足。
分娩当天的便秘会降低母猪的食欲,增加PPDS的发生,并提高母猪体温过高的比例。
尽管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疾病是暂时的和可逆的,但仔猪会受到影响,尤其是那些出生重较低的仔猪,因为出生后第一天的产奶量受到影响。
产程长和难产会对子宫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并增加繁殖失败的风险。
与产程<300min相比,产程≥300min的母猪,断奶至发情间隔延长1天的可能性高1.5倍。
母猪的使用年限可能因难产或缺乏正确的辅助而受到影响。
应谨慎进行掏产,以避免产后子宫炎和子宫恢复延迟的风险,从而影响母猪随后的繁殖性能和使用年限。
围产期是母猪因心力衰竭、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和脱垂而死亡的特殊时期。
在炎热潮湿的季节,死亡发生率更高,尤其是年轻母猪;减少热应激的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主要是对偏肥的母猪。
在围产期进行适当的护理,通过确保母猪的舒适度和水分摄入,可以缓解痛苦并降低母猪的死亡率。
五、断奶母猪的管理
哺乳期应对大窝仔猪需要大量的身体储备,营养摄入优先用于初乳和产奶;而饲料摄入通常不足以满足所有营养需求,母猪会调动身体储备,导致其处于分解代谢状态。
现代基因型在断奶后恢复发情更有弹性,但对受孕率和随后的产仔数的负面影响仍然存在。
处在分解代谢的母猪状态下,卵泡发育可能会受到损害,损害排卵率和胚胎存活率。
断奶母猪很难在配种前恢复身体储备。虽然断奶后优饲是常见策略,但在断奶至发情期间增加采食量可以减少WEI(断奶至发情)期间的身体储备损失,但对卵泡生长和随后的繁殖性能没有改善。
因此,最大限度地减少母亲的身体损失仍然是现代高产基因型的关键。减少体重过度减轻的策略包括后备母猪和妊娠母母猪饲养管理,同时做好单元环控,并适度开展哺乳母猪的保健。
总之,高繁殖潜力母猪的管理,包括跟踪后备母猪的培育,加强妊娠期、哺乳期母猪的护理,关注产程,增加初乳和奶水的消耗,以及饲养超过有效乳头仔猪的策略。要改善猪群的整体管理,以满足母猪和仔猪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