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养猪技术 > 繁育管理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引起母猪繁殖性能和仔猪成活率下降的发病原因分析

来源: 猪业科学   2024-08-23 10:33:04   查看:  次

  在养猪业不断向大规模和高效率转型过程中,母猪的生殖健康问题逐渐凸显,成为制约生产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由于养殖技术和管理方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生殖障碍疾病的发生率在母猪群体中呈现增长趋势。这类疾病的成因复杂,不仅包括环境压力、营养失衡,还涉及到遗传因素和传染病的影响。这些问题直接导致母猪繁殖效率下降,生产中表现为怀孕流产和空胎等。如果不能对这些疾病进行精准诊断与及时治疗,将严重影响养殖业的生产力和经济收益。鉴于生殖障碍的多因素性质,养殖者必须掌握科学的诊疗知识,避免无效治疗和滥用药物的风险。因此,加强对母猪生殖障碍疾病成因的理解,采用针对性的管理与治疗策略,对养猪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1、引起母猪繁殖性能和仔猪成活率下降的发病原因分析

  1.1引起母猪繁殖性能下降的发病原因分析

  营养是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不适当的饲料配比,如蛋白质、能量、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不足或过量,都会导致繁殖问题,造成母猪发情周期异常、受胎率低、流产和死胎;其次,传染病、寄生虫感染以及其他健康问题会严重影响母猪和仔猪的健康。如猪圆环病毒病、猪瘟和猪伪狂犬病等病毒性疾病,以及各种细菌感染,都可能导致母猪繁殖障碍和新生仔猪死亡。而日常养殖环境管理包括猪舍清洁卫生、温湿度控制、适当的空气流通等,对母猪的繁殖性能和仔猪的成活率至关重要。不良的管理实践可能增加疾病发生率,影响母猪的舒适度和繁殖能力。日常生产中特定品种或遗传性的母猪天生具有较低的繁殖性能,遗传缺陷也会导致仔猪的早亡。因此,选择适合的遗传材料和进行良种选育是提高繁殖性能的关键;最后,尽管不特别强调夏季的高温,但环境和季节因素依然对繁殖性能有显著影响,如极端温度、湿度变化和光照周期的变化都会影响母猪的发情周期和繁殖状况。母猪在运输、分群和环境变化时所经历的压力会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和繁殖障碍,同时也会影响仔猪的成活率。

  1.2引起仔猪成活率下降的发病原因分析

  仔猪成活率下降由多种因素引起,主要包括环境、管理、营养、遗传和健康状况等,常见发病原因包括以下几点。1)感染性疾病。常见细菌性感染,如大肠杆菌、链球菌等引起的猪细菌性腹泻或猪败血症。其次是病毒性感染,如猪瘟病毒、猪圆环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等病毒可以引起仔猪生长迟缓、器官损害或死亡。最后是寄生虫感染,如猪球虫病导致的仔猪肠道发育不健全等;2)管理不善。首先分娩管理不当,如分娩时对母猪的监管不足,导致仔猪窒息或被压死。其次,环境管理不佳,温度过低或过高、湿度不适宜、通风不良等都会影响仔猪的健康和成活率。最后是饲养密度过大,过密的饲养条件可能导致疾病更容易传播;3)营养不良。母猪在妊娠和哺乳期间营养不良会影响乳汁的质量和数量,进而影响仔猪的成活率。其次断奶后仔猪对环境适应能力差,若未能提供适宜的饲料和水,容易导致消化问题和营养吸收不良;4)免疫力不足。仔猪出生后对疾病的抵抗力依赖于摄取初乳中的抗体。若未能及时摄取足够的初乳,会导致免疫力不足。而早期断奶、护理不当或者母猪护仔能力差等因素也会影响仔猪的成活率。

  2、母猪繁殖障碍及仔猪成活率下降的诊断

  2.1临床诊断

  2.1.1母猪繁殖障碍的临床症状

  诊断母猪繁殖障碍时,临床症状是重要的参考指标。在诊断母猪繁殖障碍时,重要的临床症状包括不规律或隐晦的发情周期、受胎失败与早期流产、晚期妊娠问题如流产或弱仔、分娩障碍、生殖器官异常表现、乳腺发育问题和乳汁分泌不足,以及体况下降等全身性症状,这些症状均表明母猪存在着繁殖障碍。

  2.1.2仔猪成活率低下的临床症状

  仔猪成活率低可能与多种病理条件关联,常见临床症状包括低出生体重、弱仔综合症、消化和呼吸系统问题、行为和外观变化、免疫力不足、体温异常、皮肤和毛发问题以及与高死亡率相关的症状。出现这些表现应立即进行详细的临床评估和可能的实验室检测以确定病因。

  2.2实验室检测

  针对母猪繁殖障碍及仔猪成活率下降的问题,实验室检测应综合考虑影响母猪繁殖和仔猪成活的多重因素。合并分析时,可以包括以下实验室检测内容。

  2.2.1病原体检测

  常见的病原体诊断技术包括:对病毒性疾病(如猪瘟、猪蓝耳病等)进行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对细菌性疾病(如猪链球菌病、猪大肠杆菌病等)进行培养和敏感性测试,对寄生虫疾病(如猪肺虫病、猪球虫病等)进行粪便检查。

  2.2.2营养和代谢状态评估

  定期对饲料进行营养成分分析,确保营养均衡,满足母猪和仔猪的需要。首先,检测饲料和环境中的毒素(如黄曲霉素),以排除毒素引起的繁殖障碍;其次,检查维生素和矿物质水平,特别是钙、磷和维生素D,这些对于繁殖至关重要;再次,定期评估能量和蛋白质的摄入情况,以及代谢疾病排泄物。

  2.2.3解剖病理学评估

  对流产胎儿或死亡仔猪进行解剖病理学评估是诊断繁殖问题和新生猪疾病的重要步骤。此项检查旨在检查导致仔猪死亡的病理变化和异常。通过检查死亡仔猪皮肤、毛发、眼睛、耳朵、口腔和肛门等外部特征,寻找异常如出血、水肿、畸形或寄生虫迹象。观察心脏、肺、肝、脾、肠道和其他主要器官的大小、颜色、质地和任何明显的病理变化。特别注意生殖器官,检查胎盘、脐带等,寻找迹象表明感染或供血不足。最后结合从各个器官和体液中采集的样本,进行细菌学、病毒学和寄生虫学的实验室测试。保存组织样本进行组织化学染色和显微镜检查,这有助于识别细胞水平的变化。



  3、提高母猪繁殖性能和仔猪成活率的预防措施

  3.1遗传与品种改良

  为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及仔猪存活率,遗传选择与品种改良应紧密结合并形成互补的关系。优良遗传的引入可以显著提升母猪的生殖能力和仔猪的早期发育。首先,通过科学的遗传选择方法,可以选育出具备高繁殖潜力和良好适应性的母猪,例如引入能快速生长、抗病力强的遗传系。这些遗传特质的母猪更有可能在各种养殖条件下表现出色;其次,针对品种改良,可利用现代分子遗传技术,如基因编辑和转基因技术,以精确地改善特定的遗传性状,比如提高育种效率和增强对特定疾病的抗性。通过这些技术,可以确保母猪的基因组中包含有助于提高仔猪成活率的关键基因;此外,品种改良计划需要注意维持遗传多样性,避免近亲繁殖带来的负面影响。为此,可采用跨品种交配策略,强化种群的遗传背景,同时引入新的有益基因,增加种群的整体适应能力和生存率;最后,品种改良过程中不断收集和分析繁殖数据也至关重要,这有助于评估遗传改良的成效并及时调整育种策略。数字化管理工具和数据分析平台可用于跟踪繁殖性能,确保遗传改良方向与生产实际需求相符合。

  3.2环境与设施改善

  为了综合提高母猪繁殖性能和仔猪成活率,环境和设施的改善应该相互支持并协同工作,一个良好设计的设施可以更容易地控制环境因素,同样,一个良好的环境可以降低设施上的压力。首先,母猪舍内环境应能适应外界温度的变化,可通过隔热材料和通风系统调节内部温度,同时考虑到仔猪和成年猪的不同温度需求,例如,在分娩舍中设置仔猪保温区和母猪散热区;其次,设施中的通风系统不仅要考虑空气流通,还要考虑湿度控制。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猪只的健康,因此设计时要有能力调节湿度,例如通过通风扇和湿帘系统。设施内部的布局应充分考虑自然光的引入,同时安装人工照明以保证在光照不足时也能满足照明需求。适宜的光照有利于母猪的生理节律和繁殖周期的维持;最后,设计合理的饲喂设备,如自动喂食机和定时饮水器,可以减少食物浪费,保证饮水卫生,同时通过精确控制饲料和水的供应,促进母猪和仔猪的健康成长。

  3.3提高种公猪的繁殖性能

  要有效提升种公猪的繁殖性能,关键在于实施全面的营养管理,确保饲料中含有足够的蛋白质(14%干物质)、适宜的能量水平、合理的钙磷比例(分别为0.65%和0.55%)、关键微量元素(如硒)和必需维生素(A、E、D)。此外,为种公猪提供一个宽敞(至少8 m2)、通风良好、温度适宜(约20℃)、湿度适中(约65%)的环境,并保持严格的圈舍卫生。管理措施上,要定期检查公猪的生殖健康状况,保证足够的日常运动量(至少1 h),并合理安排繁殖计划以避免过度使用,从而间接提升母猪的繁殖性能和提高仔猪的成活率。

  3.4营养管理优化

  营养管理需要在整个生产周期中进行细致的规划和调整。妊娠母猪营养管理早期,适当控制能量摄入,防止母猪过度增重。而妊娠后期要增加营养素的摄入,为分娩和哺乳做好准备,并确保胎儿的健康发育。在母猪分娩前几周增加能量和蛋白质的摄入,以满足产后即刻产乳的需求。哺乳期母猪的能量需求量非常大,特别是在哺乳早期,因此要确保日粮中能量的充足。同时合理增加营养密度,供应充足的蛋白质和氨基酸,以促进乳汁的质量和数量,直接影响仔猪的成活率和生长。确保仔猪能够获得充足的初乳,初乳中含有丰富的抗体,对仔猪早期免疫力的建立至关重要。逐渐过渡到固体饲料,应选择高消化性、高营养价值的饲料,以减少断奶应激。同时为仔猪提供适宜的微环境,比如保持舒适的温度和干燥的床铺,减少疾病的发生。

  3.5仔猪护理和管理

  在管理母猪分娩前后及仔猪成长的各个阶段时,应确保母猪舍的温度维持在18~20℃,以优化母猪生产舒适度,并保持舍内环境的清洁与消毒,以降低疾病传播的风险;使用分娩栏可以帮助减少新生仔猪被母猪压死的风险。新生仔猪在出生后的1 h内应确保摄取富含抗体的初乳,这对其免疫系统的建立至关重要;同时,实施剪脐、打磨牙齿和断尾等管理措施,以预防伤害和感染。适当保温措施,如保温灯或保温箱的使用,能保证仔猪环境温度在30~32℃,这有助于减少因体温过低导致的能量消耗,提高仔猪成活率。对哺乳不足的仔猪提供奶替代品,并在断奶前逐渐引入固体饲料,可帮助仔猪更好地过渡至断奶阶段。通过定期对猪只进行健康检查和免疫,以及保持舍内卫生和及时清除粪便,可以有效减少病原体的传播。这些综合性的管理措施能显著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以及仔猪的成活率,从而提升整个养殖过程的成功率和经济效益。

  4、结语

  综合考虑,母猪的繁殖性能与仔猪的成活率是养猪业成功的关键指标。为此,必须实施全面的管理措施,包括优化母猪的营养、提供适宜的分娩环境、确保新生仔猪接受及时有效的护理以及实行严格的疾病预防策略。通过精心规划和持续监控整个繁殖和育肥过程,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损耗,并保障养猪业的经济可持续性。时刻牢记,每一步的管理和护理工作都是相互关联的,只有系统化的执行,才能确保达到最佳的养殖成果。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