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养猪技术 > 繁育管理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当前种猪场育种中常见问题有哪些?规模化猪场种猪育种关键技术探讨

来源: 猪业科学   2024-12-30 11:33:02   查看:  次

  随着消费者对优质猪肉需求的上升,种猪育种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传统种猪育种模式已难以满足市场对猪肉品质和产量的双重要求,因此种猪育种技术的创新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现代种猪育种技术不仅要提高其生产效率,还要达到改善肉质和营养价值的目的。因此本综述分析当前育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深入分析种猪育种关键技术,从而提出能够提高种猪遗传潜力、生产效率和肉质的策略,为生猪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建议和实践指导。

  1当前种猪场育种中常见问题

  规模化猪场生猪育种活动涉及利用先进技术干预和优化种猪繁殖能力,以适应市场对优良种猪的需求。该过程中选择恰当的育种策略和技术手段变得尤为关键。然而,在实施规模化种猪育种计划时,行业面临众多挑战和困难。具体问题包括以下几点。

  1.1遗传多样性降低

  当前种猪育种过程中,为了追求某些特定经济性状,工作人员过度使用优秀种猪会导致遗传多样性降低,进而增加其后代患遗传病的风险和对环境变化的敏感程度。其次,猪场为保持血统纯正和固定某些性状长期进行近亲繁殖会导致隐性疾病的增加和后代生长发育不良。而当种猪群体因疾病等特殊原因大幅度减少时,则会导致遗传多样性急剧下降,严重限制育种的选择方向和效果。

  1.2育种观念落后

  当前部分猪场仍沿用老旧方法选育猪只,比如只看猪的外表和体重来挑选。其次猪场没有定期追踪猪只性能指标记录,如猪只生长速度、健康状况等信息,难以选育出性能最好的种猪。猪场的资金投入不足,缺乏先进工具来检测猪的遗传性能。最后,猪场育种人员没有接受过培训,既缺乏懂遗传学和数据分析的专家,也缺乏应用先进育种技术的工作人员。

  1.3缺乏联合育种意识

  当前种猪场育种实践中,很多猪场尚未充分认识到联合育种的重要性。缺乏联合育种意识的背景下,各自为战的局面不仅限制了优质遗传资源的交流和利用,还造成了遗传改进的局限性,单个猪场的遗传库相对有限,难以支撑长远的遗传进步。此外,猪场间缺乏信息共享和协作,不利于疾病防控和抗性基因的共同开发。

  2种猪育种关键技术探讨

  2.1联合育种技术

  当前我国种猪选育场普遍面临规模小、分布广泛而不集中情况,导致遗传资源分散,难以形成有效的集聚效应。在这种育种模式下,种猪的改良效果受限,因为这样的模式不利于优秀遗传特性的广泛传播和利用,进而影响了选育工作的整体成效和效率。因此联合育种技术正是为应对这一挑战而生。这一综合技术体系涵盖了种猪登记、统一规范的生产性能测定、统一数据管理系统、跨场联合遗传评估、种猪跨场选择与利用、人工授精体系及网络信息系统等七个核心部分。首先,种猪登记作为基础,确保了种猪的遗传背景和血统信息的准确性与可追溯性,该步骤是有效实施育种计划的前提。随后,统一规范的生产性能测定为遗传评估提供了标准化的数据,保证了测定结果的可比性,对于量化遗传性状至关重要。而统一数据管理系统的建立则允许大量性能数据的集中处理和分析,进而提高数据利用效率。随后,跨场联合遗传评估的进行能充分利用不同猪场间的数据,挖掘种猪的遗传潜力,并为跨场选择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跨场联合遗传评估和种猪选择,使得各个猪场能够共享最优秀种猪的基因。人工授精体系的建立,不仅扩大了优质遗传资源的传播范围,还显著提高了繁殖效率和生产安全性。最后,网络信息系统作为这一系列技术的纽带,实现了信息的即时更新与共享,加快了育种决策的速度,并提高了整个育种计划的透明度和互动性。综合来看,联合育种技术通过这七个协同作用的部分,可有效提升猪场育种的准确性和效率,对现代猪业的遗传改良起到至关重要作用。

  2.2分子育种技术

  分子育种技术作为当今畜牧科学领域内的前沿技术,成为当前国际动物育种研究的重点。该技术本质上依托重组DNA技术,旨在改良动物的遗传性状,并已成为分子遗传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子育种技术的应用不仅为育种带来了新的视角和工具,而且为规模化猪场内种猪的遗传改良提供了稳定性保障。基于对种猪基因组结构和功能的深入理解,分子育种技术通过标记辅助选择、基因组选择和基因编辑等方法,实现对优良遗传性状的准确选择和改良。首先,标记辅助选择通过关联特定的分子标记与经济性状,为选择提供了一种直接而准确的方法,大大提高了选择的效率和准确性。其次,基因组选择扩大了标记辅助选择的概念,利用整个基因组的信息来估计个体的遗传价值,进一步提高了育种的预测精度。最后,基因编辑作为分子育种技术的尖端,如CRISPR-Cas9等工具的应用,通过精确修改基因序列,可以创造出具有特定遗传优势的种猪。这不仅显著缩短了育种周期,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传统育种过程中不可预测的基因重组事件。

  2.3精准育种技术

  精准育种技术的核心在于利用先进的生物技术方法精确地改善种猪的遗传性能。传统的选择育种中,由于受限于表型选择的不确定性和遗传效应的估计精度,育种进展缓慢且效率低下。而精准育种技术,尤其是基于全基因组选择和基因编辑等方法,标志着从表型向基因型的转变,使得育种的精确性和效率得到极大提升。首先,全基因组选择通过分析种猪整个基因组的遗传标记与性状的关联,可以更准确地预测个体的遗传价值,从而实现高精度的选择。其次,基因编辑技术能够直接在DNA水平上进行精确的基因修饰,意味着可以有目的地改变特定基因,从而在单个性状层面实现快速的遗传改进。而精准育种技术中的基因组选择,可帮助识别和选择具有优良遗传特征的个体,同时保留有益的遗传多样性。通过精确的遗传评估,可避免过度选择相同的基因型,从而帮助维持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2.4人工授精技术

  种猪育种领域中,人工授精技术不仅涉及生物学和动物科学的应用,还包括对先进技术和详尽数据的运用。实施人工授精技术首先挑选基因表现优异的公猪,涉及对其生长性能、肉质特性及繁殖指标的综合评价。精液收集过程中,精液被评估其活力(精子活力高于70%)、浓度(每mL精液含3亿个以上的精子)和形态异常比率(低于15%)。其次将精液稀释至适宜浓度,使用含有抗生素和营养成分的扩增液以保持精子活力,并控制在17℃左右进行保存或冷冻以实现长期保存。精液的使用时机必须与母猪发情周期同步,通常在母猪发情后12~24 h内进行首次授精,若分次授精则每隔12 h进行一次,以确保精子与排卵时间的有效匹配。人工授精完成后,定期进行妊娠检查,如21 d后的超声波检测,来确认母猪受孕情况,并针对未受孕母猪及时调整繁殖策略。此外使用人工授精技术还依赖于详细的记录系统,用于跟踪每次授精的精液批次、母猪反应及妊娠结果,记录每次人工授精使用的精液批号、日期、母猪的身份和反应,以及妊娠检查的结果。

  2.5胚胎移植技术

  种猪育种中的胚胎移植技术是一项先进的生殖技术,具有优质遗传特性的猪只通过超过自然生育能力的方式产生更多后代。实施胚胎移植技术,选用遗传价值高的母猪作为供体,通过激素如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等进行超促排卵治疗,通常能使母猪排出10~20个卵子,远高于常规数量。然后在精确控制的时间点(一般在卵母细胞成熟后的第一或第二天)进行人工授精,以确保受精的最大可能性。受精后,胚胎在体内发育到早期阶段(通常是受精后第4~6天,囊胚阶段),之后通过手术或非手术方式从供体母猪的子宫中收集。收集到的胚胎经过评估,选择形态学上正常、发育良好的胚胎进行移植。移植过程中,工作人员将胚胎精准植入受体母猪的子宫内,受体母猪需预先通过激素处理调整至与胚胎相匹配的发情周期。每个受体母猪通常移植2~4个胚胎,以确保至少有一个能够成功着床。胚胎移植后,通常在移植后第30天进行超声波妊娠检查以确认妊娠。通过胚胎移植技术,不仅可以显著提高优质遗传资源的繁殖效率,还有助于保护珍贵遗传资源,并可在不同地理位置之间快速传播优秀基因。

  2.6体外受精技术

  体外受精技术作为种猪育种的重要手段,可显著提高优良遗传特性。在实验室条件下将卵子和精子结合,创造出新的胚胎,从而加速优秀遗传特性的传递。首先,从优质母猪中采集卵母细胞,常通过超声引导下的穿刺术来完成,而卵母细胞在促卵泡激素和黄体生成激素的作用下经过48 h的体外成熟处理。其次,将优质公猪精子经密度梯度离心等方法进行处理,以分离出活性最高、遗传质量最优的精子。在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完成之后,将精子加入到含有成熟卵母细胞的培养皿中,以实现受精,这个过程一般在38.5℃,5%的二氧化碳培养箱中进行,持续时间通常为12~24 h。结合过程中一旦确认卵子成功受精,形成了初期胚胎,胚胎将继续在体外培养至囊胚阶段,这通常需要额外的5~7 d。

  到达囊胚阶段胚胎的生存和着床潜力最高,移植成功率高达60%~70%。这些囊胚随后被植入同步发情周期的受体母猪子宫内,每头受体母猪通常接受2~6个胚胎。体外受精技术的成功不仅提高了种猪的遗传改良速度,也使得特定优良性状的组合和遗传病的控制成为可能,极大地推动了现代畜牧业的发展。

  2.7数字化技术应用

  在种猪育种领域,数字化技术已成为提升育种效率和精度的关键措施,这些技术极大地推动了育种效率和精度的提高。主要包括遗传资源数字化管理系统、先进的计算模型和算法、先进的计算模型和算法和可视化工具和决策支持系统。首先动物遗传资源的收集与管理方面,数字化系统能够高效地储存和处理大量的遗传、表型以及环境数据。其次在数据分析和模型构建环节,利用强大的算法和计算能力,可以对复杂的遗传特征进行更为精确的评估,包括基因与表型之间的关联分析、群体遗传结构的研究以及育种值的预测。而在数字化监控技术如传感器和自动化设备的应用,使得对种猪生长表现、健康状况和行为模式的实时监控成为现实,进而根据数据调整育种策略。最后,数字化技术提供了可视化工具和决策支持系统,帮助育种人员优化选配组合,提高遗传改良的速度和准确性。

  3小结

  种猪育种是规模化猪场实现生猪养殖良好发展的关键环节,对于猪群健康生长和养殖场经济效益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通过结合联合育种、分子育种和数字化等多项先进技术,可高效发挥各自技术优势。种猪育种不仅实现了遗传进步的加速,还保证了育种的精准性和高效性。从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利用这些技术,有助于培育出更多优良品种,扩大种猪养殖规模的同时保证猪场的经济效益。(作者:刘传勇临沂市畜牧场)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