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养猪技术 > 繁育管理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猪场配怀管理“113模式”:高效实施指南,提升繁殖效率!

来源: 互联网   2025-02-18 14:20:42   查看:  次

  配怀工作是生产更多、更健康、体重更大、更均匀仔猪的决定性环节;是猪场生产的源头,是为猪场提供更多生产资料的基础。配怀舍生产不当造成的损失,很难通过后续指标提升来找补效益。配怀舍有序生产和指标达成是增加母猪利用效率,发挥产仔潜力的有力支撑。

  母猪

  一、稳定母猪群打造

  母猪群稳定是猪场高产稳产的基础。想要打造稳定的母猪群,两大关键节点的控制必不可少。

  1.封群管理

  猪场不进行封群,每一次后备母猪入场都会成为引爆猪群健康的火药桶,主要疾病的净化难以得到控制,疾病的损失会加码。

  猪场实施封群管理必须满足4个条件即:繁殖群搭建,充足栏舍,合理人效和分段生产。

  

  2.猪群流动关口把控

  猪场想要打造健康高产的母猪群,就必须通过合理的新陈代谢来留存优质母猪。因而,严格把控猪群流动“及时做好高效后备的引入与低效经产的淘汰”的关口就显得格外重要。

  (1)入口把控

  避免与经产母猪免疫水平相差过大后备母猪大量入群,是入口把控的核心。

  ★数量控制:批次稳定的后备入群数量,是维持母猪群合理胎次比例的关键;

  确保后备入群数不超过批次配种母猪数的20%。

  ★质量控制:

  严格执行后备母猪培育。主要管理工作包括:后备选育,日增重控制,保健免疫与混群,初情期启动,情期管理,配种四要素执行。

  (2)出口把控

  及时清除低效与问题母猪,扫除安全隐患,是精养母猪做好出口把控的核心。

  ★淘汰标准优化

  为了让母猪淘汰更符合猪场效益,淘汰标准的制定需要及时升级与调整。

  升级的目的是为了优中选优,挑选满足繁殖、健康、体况要求的母猪群;调整是为了贯彻经营理念做好品种改良与行情把控。

  ★淘汰流程执行

  恰当的淘汰流程需要具备“精准”、“稳定”、“安全”等特性。

  母猪淘汰可应用“选”“报”“集”“转”来实施。

  选:由分娩与配怀主管按淘汰标准各自鉴定;

  淘汰时机

  

  报:配怀与产房主管填写淘汰申请表并相互签字确认,报场长签字,做淘汰计划;

  集:淘汰母猪集中于待淘栏饲养准备淘汰;

  转:特定车辆运输至中转台出售。

  二、母猪群价值实现

  母猪要实现高效生产,3大核心指标的控制必不可少。

  1.分娩计划完成率

  分娩计划完成率对产床利用,母猪年均断奶窝数有决定性作用,直接影响母猪产能和猪场折旧。

  影响分娩计划完成的生产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配种数量

  同一批次生产模式下,配种数量波动易受猪群健康,季节,胎次结构影响;需确保配种数量在计划头数±20%内浮动;

  (2)配种质量

  配种质量提升的有效方案:

  ①缩短断配间隔与持续配种时间—母猪发情集中在第4-5天最佳,持续配种时间不超过4天;

  ②保障精液品质—检测要求有效精子数量在0.18亿/ml-0.42亿/ml,占比不低于总数70%以下,畸形率(受精能力差,易造成弱仔,减少总仔,降低受胎率)不超过18%;

  ③母猪配种状态控制—静立配种比例>95%,强配比例<5%;

  ④7天断配率提升关键:黄体快速消退;集中排卵—实施短期优饲,异常母猪分类处理(炎症,瘦弱,运动系统,胎龄高,泌乳力差,食欲不佳,提前发情);促发情技术—关注光照,温度,公猪使用(频率与时间),诱情时间,查情流程,刺情力度;

  ⑤35天受孕率提升关键:掌握配种时机与时间,配种次数,配种方式和配后安胎管理;

  (3)参配母猪组成

  把控3类参配母猪比例和实施异常参配母猪补救措施是降低猪群来源影响的关键。

  2.出生窝均重

  出生窝均重越大则仔猪出生均重越大,弱仔比例越低,产仔数量越多。

  (1)仔猪均匀度

  仔猪出生均匀度主要受胚胎发育的一直性,胚胎分布均匀度,胎盘血管化进程,子宫有效定值面积,特殊阶段的针对性营养等因素影响。当<1kg体重仔猪比例高于8%时需做生产流程检查。

  (2)窝产总仔

  仔猪出生窝均重一致,产仔数越高,仔猪出生均重则越低。

  最高产母猪仔猪均重要求≥1.3kg;高产母猪仔猪均重要求≧1.4kg;适当高产母猪仔猪均重要求≥1.5kg;

  (3)仔猪出生窝重

  妊娠后期营养需要主要来源于母猪自身代谢,妊娠产物的增加,乳腺发育,乳汁沉积,母体沉积能量等生理过程。仔猪出生窝重主要受采食量与总的营养供应量,血液流速与营养浓度,胎盘营养转化与输送等因素的影响。高繁母猪的产子性能要求仔猪出身窝重≥22kg;

  3.体况控制

  (1)体重管理

  为什么是体重管理而不是背膘管理?

  背膘管理只能反馈母猪能量储备和氧化应激水平,并不涉及母猪代谢水平,而产仔后的恢复与产乳性能和母猪代谢水平高度相关。体重管理的目标是既要合理的背膘(脂肪含量),也要高代谢(肌肉含量)。

  (2)乳腺发育

  经产母猪要求:乳头细长,乳实质体积和重量大,不干瘪,有明显乳腺沟;

  后备母猪要求:关注后备母猪乳腺发育的关键阶段,在哺乳阶段通过调剂与乳头数对应的大体重仔猪,充分开发后备母猪乳腺功能。

  (3)肢蹄健康

  提供合理的营养,关注瘦弱母猪护理(活动栏与喂料栅栏),防止机械性损伤来保障母猪肢体健康。

  三、小结

  配怀舍管理“113模式”

  “11”即:猪群流动的“入口”和“出口”管理;

  “3” 即:三大核心指标(分娩计划完成率、出生窝均重、体况控制)管理。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