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养猪技术 > 繁育管理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临产母猪偏肥的5大原因曝光,90%猪场竟都没察觉!

来源: PSY应用研究院   2025-05-13 11:57:42   查看:  次

  合理的临产背膘是猪场母猪保持高效产能输出的关键。然而,实际生产中因忽视背膘管理而导致临产母猪偏肥的案例缺比比皆是,且在妊娠70d左右具有明显表现(如下图)。结合服务规模化猪场的经验总结,跟大家分享下临产母猪偏肥的危害和原因。

  01临产母猪偏肥的危害

  1.1难产风险增加

  母猪偏肥(体脂过多)会导致其子宫收缩力下降,同时产道因脂肪堆积变窄而阻碍胎儿的顺利娩出,从而导致难产风险增加。在一线生产中也不难发现,偏肥母猪常常因更易出现热应激而导致难产。此外,中国农业大学的研究表明,临产母猪背膘厚度>22mm时,平均产程延长至4.5h以上,且助产率从5%上升至15%(张等,2018)。

  1.2产死胎率和弱仔率升高

  偏肥母猪的产程延长会导致胎儿缺氧,同时母猪代谢紊乱(如胰岛素抵抗)也会影响胎盘供氧能力。Quesnel等(2019)研究表明,妊娠后期偏肥母猪(背膘>24mm)的产死胎率高达12.8%,而体况正常组(背膘18-20mm)仅为6.5%。

  因母猪偏肥更容易出现胎盘血管脂肪沉积,导致营养分配不均和胎儿发育受限,结果产弱仔率也会升高。丹麦养猪研究中心(SEGES,2017)统计发现,偏肥母猪所产仔猪初生重变异系数(CV)达25%(正常组为18%),弱仔率(体重<1kg)从8%上升至15%。

  1.3产后泌乳力下降

  临产母猪偏肥不仅会影响其妊娠70-90天的乳腺正常发育(脂肪浸润导致乳腺细胞数量偏少),还会抑制其在哺乳期催乳素的正常分泌,从而导致母猪产后泌乳力下降。李等(2020)研究发现,偏肥临产母猪(背膘>22mm)的泌乳量比正常组低20%-30%,且奶水中的乳脂含量异常,导致仔猪断奶体重降低15%。

  1.4使用年限缩短

  偏肥母猪由于慢性代谢压力会加速其卵巢和子宫老化,降低卵母细胞质量,从而导致因繁殖性能受损而淘汰率增加。美国普渡大学长期跟踪实验(Knox,2019)表明,偏肥临产母猪的淘汰率(因繁殖障碍)比正常组高30%,平均使用寿命缩短1.2胎次。

  02临产母猪偏肥的5大误区

  2.1阶段背膘缺少标准

  测膘是母猪背膘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的主流做法是目测法(体况评分)和仪器测量法(P2点背膘厚度),前者主观性强、误差较大,后者精准性更高,实际生产中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效率会更高。如何制定母猪各阶段背膘标准,建议先做一次全群背膘测定后再结合现场体况评分来确定背膘标准,如待配断奶母猪背膘厚11mm时就会显得比较瘦,体况评分<2,我们就可以确定该阶段的背膘厚标准值为12-14mm。

  表1推荐母猪各阶段的背膘厚标准

  2.2调膘流程没有固化

  部分猪场的做法是每天巡栏时发现膘情异常的母猪就随手调整饲喂量(料壶刻度),未做标记也没和饲养员交流,调膘流程没有很好地固化,调膘结果往往也不理想。建议猪场执行标准化的调膘流程,具体如下:

  ①专人负责:选择有经验的技术员负责本场母猪的膘情评定和测定工作。

  ②测膘频率:目前国内很多猪场都采取5次测膘方法(断奶当天、妊娠30d、妊娠60d、妊娠90d和妊娠110d),但考虑到人工效率、猪只应激和测膘意义等因素,选择3次测膘方法(妊娠30d、妊娠60d和妊娠90d)更适合当下大部分猪场。

  ③测膘方式:目测法和仪器测量法相结合。

  ④调料管理:结合测膘结果将膘情异常母猪做好标记(如挂牌),每间隔4周再对母猪重新进行一次测膘,若测膘结果显示达到正常范围内,则调整正常饲喂量。

  2.3饲喂模式不够合理

  第一种情况是场内所有配后母猪执行一刀切式的步步高饲喂模式,该模式并不适合当下多数猪场所饲养的高产母猪(如丹系、法系等)。其中,妊娠中期长期高饲喂量很容易导致母猪背膘偏厚。第二种情况是采取了“高低高”饲喂模式,但前期高能饲喂时间太长(配后5-50天)和攻胎时间太早(妊娠85天开始),也会导致整个妊娠期由于饲喂量太高,超出了母猪自身维持和胎儿生长的两大需求,多余能量就会转化为脂肪储存(偏肥)。

  妊娠母猪饲喂的目标是在保证临产阶段合理膘情和仔猪适宜初生重的前提下,尽可能控制其采食量,从而为哺乳期母猪采食量提升打好基础,建议执行如下饲喂模式:

  表2高产母猪妊娠阶段饲喂标准(参考)

  2.4未按季节调整饲喂

  猪场都会有夏季和冬季两套母猪料量饲喂标准,一般在每年换季(3月份和9月份)阶段会进行调整,若未及时调整(如5月份还在执行冬季饲喂标准),也会影响母猪膘情。此外,因不同季节的母猪采食量存在差异,饲料营养浓度也需要做出阶段性调整,若全年都是一套饲料营养配方,母猪的膘情差异也会更加明显。

  2.5未按胎次调整饲喂

  相对于经产母猪,初胎母猪因每日摄入的营养需要同时满足自身和胎儿生长,若与经产母猪执行同样的饲喂模式和料量标准就显得不够合理。在实际生产中,部分猪场未能很好地做到分胎次饲喂管理,势必也会影响到母猪的临产背膘(初胎母猪易偏肥)。

  03小结

  妊娠母猪管理的本质就是背膘管理,猪场应根据本场母猪群的品种结构、饲料营养等实际情况,建立适合本场的背膘管理标准,以充分挖掘出母猪的生产潜能,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猪场的经济效益。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