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养猪技术 > 繁育管理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断奶头数≠越多越好!母猪合理断奶头数解析

来源: 宁波第二激素厂   2025-08-11 17:48:53   查看:  次

  母猪的断奶头数影响母猪的繁殖性能、仔猪的生长发育以及养殖场的经济效益。母猪哺育带仔多需要消耗大量的营养和能量来满足众多仔猪的需求,可能导致母猪哺乳期失重过多,体况变差,影响下一次发情、配种和受孕,延长繁殖周期,降低母猪的终身繁殖效率;母猪哺育带仔过少,可能导致母猪乳腺没有充分利用,影响乳腺组织的正常退化和下次发情排卵,还可能使母猪出现过肥现象,增加难产、肢蹄病等问题的发生风险,影响后续繁殖性能。母猪产仔多、断奶仔猪头数多,可降低仔猪断奶成本,Bergman等(2018)报道,当母猪生产3胎,提供断奶仔猪数为27头时,才能达到母猪成本的盈亏平衡点。此外,有报道母猪生产1胎,提供断奶仔猪数为9.4头时,仔猪断奶成本为280元;而生产2胎,提供17.9头断奶仔猪时,仔猪断奶成本为225元;达到3胎以上,提供断奶仔猪数32头以上时,仔猪断奶成本在200元左右(Gruhot et al,2017)。但产仔多,母乳供应相对不足,仔猪可能会出现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免疫力低下,容易感染疾病,导致仔猪成活率降低。研究表明,在过去的13年里,母猪的每胎产活仔数增加了3.0头,但仔猪的断奶前窝死亡率增加5.4%(刘波,2022)。而且,随着平均窝产仔数从不到11头增加到16头以上,仔猪的平均初生重从1.59 kg下降到1.26 kg。更重要的是,初生重不足1.0 kg的仔猪比例从7%增加到23%。因此,综合考虑,母猪断奶仔猪头数并不是越多越好,母猪合理断奶头数对于母猪的繁殖性能、仔猪的生长发育以及养殖场的经济效益都至关重要。以下从影响母猪合理断奶头数的因素和确定合理断奶头数的方法等方面进行探究。

  1、国内外概况

  我国既是养猪大国,又是猪肉消费大国,但不是养猪强国。近年来,随着遗传选育和饲养管理水平的提高,母猪产仔性能逐步提升。微猪数据报告显示(表1),我国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分别由2020年的11.46头和10.57头提高到2024年的13.50头和12.44头,每头母猪每年所能提供的断奶仔猪头数(PSY)由2020年的17.54头提高到2024年的24.03头。尽管如此,母猪繁殖力与国际养猪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即便是在国内,不同养猪企业由于遗传、营养、环境、管理及生物安全防控水平的不同,其母猪繁殖性能也参差不齐。2022年我国窝均总产仔数、窝均产活仔数、窝均断奶仔猪数、母猪PSY平均分别为13.07、12.02、10.72、21.13,其中前10%的企业(后10%的企业)以上四项指标分别为16.86(9.84)、15.32(9.26)、12.53(7.41)、26.48(9.71)。相比之下,美国2022年窝均总产仔数、窝均产活仔数、窝均断奶仔猪数、母猪PSY平均分别达到15.48、13.88、12.07、25.12。丹麦猪的繁殖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2022年丹麦母猪的PSY达到34.1头,生产成绩最好的25%的猪场PSY超过35.8头,生产成绩最差的25%的猪场也达到了32.0头。2023年我国窝均总产仔数、窝均产活仔数、窝均断奶仔猪数、母猪PSY分别为12.85、11.91、10.42、20.09,比2022年略有下降,其中前10%的企业(后10%的企业)以上四项指标分别为16.21(10.10)、14.59(9.45)、12.67(6.47)、29.96(9.67)。相比之下,美国2023年这四个指标平均分别达到15.84、14.15、12.27、27.45。2023年丹麦母猪的PSY达到34.8头,前25%的猪场PSY接近36,后25%的猪场PSY为32,最优秀的猪场能达到40。此外,在终身繁殖性能方面,西班牙的母猪淘汰胎次为4.9胎,终身提供的断奶仔猪数为54.20头(InterPIG2020)。




  2、影响母猪合理断奶头数的因素

  2.1母猪因素

  (1)品种。不同品种(品系)的母猪繁殖性能有差异,比如丹系猪产仔数一般比美系和加系更多,繁殖性能更高。

  (2)体况。母猪在哺乳期会消耗大量的营养和体力,母猪在分娩后的体况对其哺育能力有直接影响。体况良好、膘情适中的母猪,能够分泌充足的乳汁,为仔猪提供良好的营养保障,可承担较多的断奶头数。如果母猪在断奶时体况过瘦,说明其在哺乳期营养流失过多,可能需要适当减少断奶头数,以保证母猪有足够的体力和营养储备进入下一个繁殖周期。

  (3)年龄和胎次。初产青年母猪(1~2胎)由于乳腺发育尚未完全成熟,乳汁分泌量相对较少,哺育能力有限,合理断奶头数可能较少,一般在8~10头左右;经产母猪在3~6胎时,繁殖性能和哺育能力处于最佳状态,可断奶的头数相对较多,可达10~12头甚至更多;随着胎次的进一步增加,母猪的身体机能逐渐下降,断奶头数应适当减少。

  (4)母猪的泌乳力。泌乳能力强的母猪能够为更多仔猪提供充足的乳汁,满足其生长发育需求,可根据母猪的乳房发育情况、泌乳量等进行判断。乳房饱满、乳管丰富、泌乳量充足的母猪,可带较多的仔猪,断奶头数可相应增加;而泌乳能力差的母猪,为保证仔猪的生长发育,应减少带仔数量。

  2.2仔猪因素

  (1)初生重。仔猪初生重较大,体质较好,对营养的吸收和利用能力较强,在相同的哺育条件下,更有可能健康成长,母猪可断奶的头数也能相对多一些。一般认为,平均初生重达到1.2~1.5 kg的仔猪群体,母猪可较好地哺育。

  (2)健康状况。仔猪健康状况良好,无疾病感染,生长发育正常,能够更好地适应母乳哺育和后续的断奶过渡。若仔猪群体中存在较多患病或体弱的个体,会增加母猪的哺育难度,需要减少断奶头数,以保证仔猪的成活率和生长质量。

  3、确定合理断奶头数的方法

  3.1母猪营养需要评估

  泌乳母猪营养需要组成:维持需要+泌乳需要+体重变化需要。关于母猪泌乳期能量的推荐,中国猪营养需要(2020)推荐量为DE,15.27 MJ/kg(3 650 kcal/kg);ME,14.64 MJ/kg(3 500 kcal/kg);NE,11.13 MJ/kg(2 660 kcal/kg),高于NRC(2012)推荐量,DE,14.18 MJ/kg(3 388 kcal/kg);ME,13.80 MJ/kg(3 300 kcal/kg);NE,10.54 MJ/kg(2 518 kcal/kg)。

  维持需要,维持能量需要为MEm(KJ/d)=418.4W(kg)0.75;维持蛋白质需要为维持状态下氮素的消耗,即基础氮代谢,是内源尿氮、代谢粪氮的总和,约为1.4×150W(kg)0.75×6.25/0.8/0.55。一般来说,母猪维持需要饲料量大约为体重的1%。

  体重变化,泌乳期母猪一般会失重,相当于消耗自身的体脂和体蛋白用于产奶。母猪每失重1 kg大约可产乳2 kg。

  泌乳需要,泌乳力决定仔猪预期增重,母猪日均泌乳量(y,kg)与窝产仔数(x,个)的关系为:y=0.576 7 x+3.538 9(R2=0.995 9)。母猪每消耗1 kg饲料大约可产乳1.8 kg。

  初产母猪,既要满足其自身生长,又要满足泌乳需要,泌乳期营养需要应随之增加。当营养需要量不能满足时,初产母猪泌乳期体重损失比经产母猪高约12%左右(Shi et al,2015),从而导致母猪断奶后发情间隔延长,增加“母猪二胎综合征”的发生率(Clowes et al,2003)。现代高产瘦肉型母猪在首次分娩时一般脂肪储备较少,背膘较薄,加上初产母猪泌乳期采食量低,因此初产母猪较经产母猪在泌乳期体损失更大,如果营养摄入不足则会导致过度动用自身体组织,不利于母猪繁殖性能的发挥(Schinckel et al,2010)。因此,初产母猪的营养需求较经产母猪更高。关于泌乳期标准回肠可消化赖氨酸(SID Lys)的推荐量,中国猪营养需要(2020),按照哺乳期仔猪平均日增重220 g计,初产母猪与经产母猪的需要量分别为0.82%和0.8%;NRC(2012)的需要量,按照哺乳期仔猪平均日增重230 g计,初产母猪与经产母猪分别为0.81%和0.78%。

  因此,精确评估现代高繁殖性能母猪的营养需要,对于维持当胎及终身的繁殖性能、减少低胎次的淘汰、降低仔猪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一头体重200 kg的经产母猪,泌乳期间每天采食量按6.6 kg计,哺乳期间母猪预计失重10%,即20 kg,母猪每失重1 kg可产乳2 kg。仔猪平均日增重按照230 g计,哺乳21 d。母猪每消耗1 kg饲料可产生1.8 kg母乳,仔猪增重1 kg需要母乳4 kg,仔猪教槽料增重0.6 kg(整个哺乳期每头采食教槽料约600 g,料重比1:1)。

  母猪维持需要饲料量:200 kg×1%=2 kg;用于产奶的饲料量:6.6 kg-2 kg=4.6 kg;

  母猪泌乳期失重产奶:20 kg×2=40 kg;

  母猪泌乳期共产奶:21 d×4.6 kg×1.8+40 kg=213.88 kg;

  整窝仔猪哺乳期吃母乳增重:213.88 kg÷4=53.47 kg;

  每头仔猪哺乳期总增重:230 g×21=4 830 g=4.83 kg;

  每头仔猪哺乳期吃母乳增重:4.83 kg-0.6 kg=4.23 kg;

  母猪最多哺育仔猪头数:53.47÷4.23=12.64头

  以上计算均为理论数据,但基本与实际生产相符,在生产中母猪泌乳期日采食6.6 kg饲料已经算比较高的数据,而仔猪平均日增重230 g属于普通水平,所以如果母猪在泌乳期带仔过多,势必造成母猪失重过多,进而延长断奶后发情间隔,减少年产胎数。

  3.2实时评估

  在母猪哺育期间,需密切观察母猪的采食情况、体况变化、乳汁分泌量以及仔猪的生长速度、健康状况等。如果母猪采食正常、体况保持良好,仔猪生长均匀、活泼健康,说明当前的断奶头数较为合理;若发现出现母猪采食量下降、体况明显变差,或仔猪生长缓慢、消瘦、腹泻等情况,应考虑适当调整断奶头数。泌乳期间减少体损失是提高母猪繁殖性能的关键,因此,泌乳期需要保证高质量的饲粮供应(陈红玲和刘广振,2006)。此外,应根据母猪体况、产仔数、有效乳头数,通过寄养的方式调整母猪带仔数,这样能够减少泌乳母猪的负担。

  初产母猪的体况对其产仔性能及母猪终身繁殖性能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Iida and Koketsu,2015)。初产母猪产仔数可以作为母猪终身繁殖性能的一个预测指标,初产母猪产活仔数越高,其终身产活仔数也就越高(Iida et al,2015;Iida and Koketsu,2015)。此外,从遗传角度来说,母猪初产产仔数与之后产仔数之间遗传相关系数达到0.88(Oh et al,2006)。初产母猪产仔数每增加1头,后续5胎内平均每胎可多产0.3~0.4头仔猪,其终身产仔数可多产1.5~2.0头。由此可见,提高初产母猪产仔性能对于提高母猪终身繁殖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4、小结

  总之,母猪合理断奶头数影响母猪终身繁殖效率、仔猪生长发育以及养殖场经济效益,与母猪的品种、胎次、泌乳力等息息相关,根据营养需要评估,母猪合理断奶头数不宜超过13头,具体还应根据母猪自身体况决定。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