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养猪技术 > 繁育管理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是哪些因素导致了母猪返情的增加?该如何解决?

来源: 惠养猪   2025-09-10 16:31:06   查看:  次

  母猪返情,直接意味着非生产天数(NPD)的增加、饲养成本的浪费和年产胎次的下降,对猪场的经济效益造成巨大冲击。据业内数据统计,母猪一次返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可高达500-1000元/头,若一个500头基础母猪的场返情率升高5%,年损失可能高达十万元以上。

  那么,究竟是哪些因素导致了母猪返情的增加?我们又该如何系统地排查和解决?本文将进行深入的解析。

  01、返情增加的排查流程

  母猪返情,通常指母猪在配种后,经过一个情期(约18-24天)后再次出现发情表现。这是一种典型的早期胚胎死亡或受孕失败的信号。行业通常将返情率控制在10%以内为优秀水平,10%-15%为可接受范围,若超过15%则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意味着繁殖环节存在严重问题。

  为了更系统地分析,我们可以遵循以下诊断流程图来进行排查:




  02、返情增加的五大核心原因

  一、营养与管理因素(占比约35%)

  营养是繁殖的基础,管理不到位则会毁掉一切。

  能量与蛋白质失衡:配种后初期(0-30天),过高的能量摄入(>3.5kg/天)会导致胰岛素水平升高,进而影响孕酮的分泌,而孕酮是维持妊娠最关键的激素。研究表明,此阶段将采食量控制在2.2-2.5kg/天,可显著提高胚胎成活率。相反,哺乳期失重过大(>15kg)、背膘过薄(配种时<12mm)的母猪,其体储不足以支持妊娠发育,也会导致内分泌紊乱而返情。

  霉菌毒素的隐形危害:玉米赤霉烯酮(ZEA)和黄曲霉毒素(Aflatoxin)是导致繁殖障碍的元凶。ZEA具有类雌激素作用,会干扰母猪正常的内分泌周期,导致假发情、流产和返情。即使饲料中含量很低(≥0.5ppm),也足以造成严重影响。许多猪场忽视了原料品控和脱霉剂的持续有效使用。

  维生素与矿物质缺乏:

  维生素E和硒:作为重要的抗氧化剂,缺乏会导致胚胎被机体氧化应激攻击而死亡。

  叶酸:参与胚胎的核酸合成,缺乏影响胚胎着床。

  钙、磷、维生素A/D:同样对维持妊娠有重要作用。

  应激管理:

  热应激:环境温度超过28℃时,母猪会遭受热应激,导致受精卵存活数下降。研究表明,配种后72小时内处于热应激状态(>30℃),胚胎死亡率可高达30%-40%。

  混群与打斗应激:配种后转入妊娠舍的混群操作,会引发打斗,产生应激激素(皮质醇),影响子宫内环境,不利于胚胎着床。


母猪不同阶段背膘厚度与繁殖性能的关系参考

  二、繁殖障碍性疾病因素(占比约30%)

  疾病是导致返情的最直接因素之一,必须做好防控。

  蓝耳病(PRRS):这是头号杀手。蓝耳病毒会攻击巨噬细胞,导致病毒血症,引起母猪发烧、厌食,并通过胎盘屏障感染胎儿,造成晚期流产、早产、弱仔和母猪返情率显著升高。猪群不稳定时,返情率可能骤然升至20%甚至30%以上。

  猪瘟(CSF):古典猪瘟野毒感染会导致母猪带毒,出现“带毒综合症”,表现为产死胎、木乃伊胎和返情。

  伪狂犬(PR):病毒会侵袭妊娠母猪的胎盘和胎儿,导致胎儿死亡、吸收,母猪则表现为返情或产死胎。

  细小病毒(PPV):主要影响初产母猪,抑制胎儿发育,导致死亡、木乃伊化,母猪可能返情或产仔数急剧下降。

  乙脑(JE):季节性明显,主要通过蚊子传播,导致流产和死胎。

  子宫内膜炎:配种或分娩时操作不当、环境卫生差,导致细菌感染子宫,脓性分泌物阻碍受精卵着床或导致胚胎死亡。数据显示,约有15%-20%的返情母猪患有不同程度的子宫炎症。

  建议: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并定期进行抗体监测,确保疫苗免疫效果。对于返情母猪,应进行B超检查,观察子宫内容物,排查子宫炎。

  三、公猪精液因素(占比约15%)

  “母好好一窝,公好好一坡”,公猪精液质量至关重要。

  精液品质不合格:密度不够、活力低下(<70%)、畸形率高(>20%)的精液都无法保证有效受精。夏季热应激对公猪精液品质的影响尤为突出,且其恢复需要6-8周时间。

  精液保存与操作不当:精液在运输、保存过程中温度波动过大(理想17℃)、剧烈震荡、或输精前操作不规范(未充分混匀、未经镜检)都会导致精子死亡。

  输精时机与次数:过度稀释、输精量不足或输精次数不够,都可能降低受胎率。

  四、配种时机与技术因素(占比约15%)

  发情鉴定不准:查情人员经验不足,未能准确识别母猪的静立反应,导致配种过早或过晚。卵子排出后仅能存活6-8小时,而精子需要6-8小时获能后才能受精,最佳的配种时间是在排卵前6-12小时。

  输精操作不规范:输精速度过快(<5分钟)、输精管插入位置不当(未进入子宫颈皱褶)、输精时缺乏公猪刺激或人员按摩,都会影响精液的吸收和受孕效果。


不同发情阶段与最佳配种时间关系表

  五、其他因素(占比约5%)

  遗传因素:个别母猪品系或个体可能存在繁殖缺陷,易发生返情。

  二胎综合征:一胎母猪哺乳期采食量不足,体况损失过大,导致断奶后发情延迟、二胎产仔数骤减和返情率升高。

  环境与设备:栏舍地面过于光滑导致母猪肢蹄损伤、长期缺乏光照等,都会间接影响繁殖性能。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