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养猪技术 > 繁育管理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如何达成母猪顺产、仔猪成活与母仔健康的理想状态?

来源: 百度新闻   2025-10-15 16:00:49   查看:  次

  产房,是猪场生产的核心枢纽,是决定PSY(每头母猪每年提供的断奶仔猪数)高低的关键战场。在这里,管理的精细程度直接关乎仔猪的成活率、均匀度以及母猪的利用年限。一次成功的产房管理,是一场围绕“母猪顺产、仔猪成活、母仔健康”而展开的精细化系统工程。其核心关键可归结为以下四大板块。



  一、产前准备:奠定成功的基石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充分的产前准备是产房管理成功的首要前提。

  1.彻底清洗与消毒:严格执行“全进全出”制度。在上批母猪和仔猪转出后,必须对产床、地面、料槽、保温箱、栏杆等所有设施进行高压冲洗→彻底消毒→空栏干燥。空栏干燥是许多猪场容易忽视但极其重要的一环,能有效阻断病原的批次间传播。

  2.物资与设备检查:准备好所有接产用品,如保温灯、麻袋、毛巾、消毒液、碘酊、结扎线、记录本等。提前启动保温设施,确保仔猪保温箱在母猪转入前温度恒定在28-30℃,为新生仔猪准备好一个温暖的“安全港”。

  3.母猪的产前管理:

  适时转入:通常在产前5-7天将妊娠母猪小心转入产房,让其有足够时间熟悉新环境,减少应激。

  渐减饲喂:产前3天开始逐渐减少母猪饲喂量,至分娩当天只喂少量麸皮汤,这能有效防止母猪因肠道压迫产道导致的便秘和难产。

  关键部位清洗消毒:母猪转入产房前,应使用温和的消毒液对其乳房、腹部和后躯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防止仔猪吃奶时病从口入。

  二、分娩监护:把握生命诞生的关键24小时

  分娩过程是母猪体能消耗最大、仔猪风险最高的时期,需要无微不至的监护。

  1.识别临产信号:密切观察母猪行为,如频繁起卧、叼草做窝、乳房膨大溢出乳汁(“下奶”)、阴户红肿有黏液流出(“破羊水”),这些都是即将分娩的明确信号。

  2.规范接产操作:

  干燥与保温:仔猪出生后,立即用干毛巾擦干其口、鼻和全身的黏液,然后放入铺有柔软垫料的保温箱中。这一步是防止新生仔猪热量快速散失(“冻死”)的首要措施。

  断脐与消毒:在距离腹部3-5厘米处掐断或结扎脐带,并立即用碘酊充分消毒,防止感染引发脐疝或败血症。

  及时吃初乳:待仔猪在保温箱内体表干燥、呼吸平稳后,应尽快辅助其吃上并吃足初乳。初乳富含免疫球蛋白和能量,是仔猪获得被动免疫、抵抗早期疾病的唯一途径。

  3.应对难产与假死:准确判断难产(如母猪剧烈努责超过30分钟仍无仔猪产出),并及时进行助产。助产必须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操作人员手臂需彻底消毒并涂抹润滑剂。对于出生后呼吸微弱的“假死”仔猪,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等抢救措施。




  三、产后护理:保障母仔健康的黄金周

  产后一周是母猪体能恢复和仔猪适应外界环境的关键期。

  1.母猪的“月子期”管理:

  恢复采食与供水:分娩后,母猪饲喂应遵循“渐进式增加”的原则,防止因暴食引发消化问题。同时保证充足、清洁的饮水,这对促进泌乳至关重要。

  防控炎症:产后可注射长效抗生素(如头孢),以预防子宫内膜炎和乳房炎。密切观察恶露排出情况,若有异常及时处理。

  2.仔猪的精细化护理:

  固定乳头:在出生后24小时内完成寄养和调栏,确保弱小的仔猪能吃到奶水充足的乳头,这是提高整窝均匀度的关键。

  补铁与保健:在仔猪2-3日龄时进行补铁,防止营养性贫血。根据猪场情况,进行必要的阉割和taildocking,并做好消毒。

  腹泻防控:保持产床干燥、清洁是预防仔猪黄白痢最有效的方法。一旦发生腹泻,应立即隔离病猪,并针对病因(细菌性或病毒性)进行治疗

  母猪和仔猪

  四、环境控制:创造稳定舒适的小气候

  产房环境的核心矛盾是母猪的舒适温度(18-22℃)与仔猪的必需温度(32-35℃)之间的矛盾。

  1.“大环境”与“小环境”兼顾:产房大环境温度应控制在20-22℃,以满足母猪需求。同时,必须通过保温箱和保温灯,为仔猪创造一个32-35℃(第一周)的局部高温区。这是减少仔猪腹泻和压死的关键。

  2.通风与湿度的平衡:在保温的同时,必须保证有效的最小通风,以排出舍内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和过多湿气,为母仔提供新鲜空气。理想的相对湿度应控制在60%-70%。




  结语

  母猪产房管理,是一门融合了动物营养学、兽医学和行为学的精细艺术。它要求管理者具备极大的耐心、细致的观察力和强大的执行力。从产前的充分准备,到分娩时的精准操作,再到产后的精心护理,以及贯穿始终的舒适环境营造,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不容有失。将资源和管理精力向产房倾斜,做好这“生命第一关”的守护者,无疑是提升猪场整体生产效率和盈利能力的最明智、最有效的投资。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