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饲用酶制剂的功能
饲用酶制剂主要用以帮助畜禽消化自身无法消化的物质,降解抗营养因子和有毒有害物质,提高饲粮中营养物质的利用率,从而间接提高饲粮能值等,使用非常规饲料,扩大饲料来源,提高饲料业和养猪业的经济效益。
2.1提高饲料营养物质利用率,节约饲粮
动物在不同时期对酶的需求和利用存在差异。仔猪断奶阶段,体内淀粉酶、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等含量较低,此时,外源消化酶可以补充内源酶的不足,降低腹泻率,增强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能力,完善其消化道发育。酶制剂作为一类功能复杂的生物活性蛋白,能够打破细胞壁对营养物质的束缚,有利于细胞内容物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养分从细胞中释放出来,使之能充分与相应的消化道内源酶相互作用,提高饲粮的消化利用率,达到节约饲料的目的。
2.2降解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和有毒有害物质,提高营养价值
动物饲料中存在许多抗营养因子(Antinutrition-al Factors,ANFS),如植酸、植物凝集素、蛋白酶抑制因子等,不能被动物内源酶降解,从而降低动物对饲料的利用率。酶制剂可部分或全部消除抗营养因子造成的不良影响,促进饲粮消化吸收,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如植酸酶能分解植酸和矿物质形成的络合物,提高矿物质和蛋白质等的利用率。饲料中存在多种有毒有害物质,脱毒酶可降低或消除部分毒性的作用;酯酶可裂解玉米赤霉烯酮的内酯环,生成的无毒降解产物被消化或排出体外。
2.3 利用非常规饲料,部分解决饲料资源不足的难题
随着我国畜牧业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市场容量增大,饲料需求量逐年上升,饲料原料的匮乏和价格增长成为制约我国畜牧业发展的首要因素。在饲料原料价格上涨的今天,应最大限度开发和利用非常规饲料,扩大饲料资源,降低养殖成本。生物技术在饲用酶制剂上的发展与应用,为非常规原料的利用提供了新的方法,为解决饲料资源不足的难题提供了有效途径。非常规植物性饲料原料中的非淀粉多糖(NSP)能阻止细胞中营养物质的释放,还可以同食糜微粒、脂类颗粒及黏膜糖蛋白表面相互作用,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此外,这些抗营养因子还能螯合一些金属离子及有机物质,造成这些物质代谢受阻。添加饲用酶制剂后可以消除 NSP 的抗营养特性,释放细胞中被抗营养因子包裹的营养物质,降低消化道食糜的黏度,提高饲料营养物质的消化率,提高猪的生产性能。
2.4降低畜禽代谢物对环境的污染
添加饲用酶制剂可以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有机物、氮、磷的排泄量,从而减轻环境污染。如在猪饲粮中添加微生物来源的植酸酶,能释放植酸磷中的磷,改善磷的利用率。Le(i1993)报道,在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微生物来源的植酸酶750 IU/kg,可使磷的沉积增加50%,磷排泄降低42%。另外,饲料中添加酶制剂可降低食糜黏稠度,缩小胰脏和胃肠道的体积,减少粪便量,降低氮排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