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养猪技术 > 猪场管理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负责人解读中央1号文件

来源: 农业部   2013-02-05 14:42:19   查看:  次

副标题[/page]

  记者:农业部门如何贯彻落实中央的这项政策?在准入和监管制度方面有哪些具体设想?

  经管司负责人:下一步,农业部将按照中央要求,通过试点和总结实践经验,从租地资格准入、经营风险控制、土地用途监管等环节,探索加强对企业租赁经营农户承包地规范管理的制度办法。一是探索建立租赁农户承包地准入制度。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法》关于土地流转“受让方须有农业经营能力”的要求,研究建立租赁农户承包地准入制度。对各类企业、组织租赁使用农户承包地,严格农业经营能力审查,着重审查企业资信、技术力量、产业规划、风险防范等情况,规范流转行为,从源头上抑制“非粮化”、“非农化”行为。二是建立土地流转风险防范机制。通过推广使用土地流转示范合同,鼓励建立和完善土地租金预付制度。在土地流转面积较大地区,通过政府补助、流入方缴纳等方式,鼓励建立土地流转风险保障金制度。三是进一步强化土地流转用途监管。加大执法力度,切实纠正农村土地流转后的“非农化”经营问题。

  记者:如何理解和把握今年中央1号文件中又提到的“鼓励和引导城市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种养业”?

  经管司负责人:目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城市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已成为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必然要求。工商企业投资开发农业,可以带来农业发展急需的资金、技术、人才等稀缺资源,以技术示范、市场引导等方式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对于发展现代农业有重要作用。按照中央要求,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引导城市工商资本投入农业农村,采取公司加农户、公司加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订单农业等方式,重点从事种养业产前、产后服务、设施农业、规模化养殖和“四荒”资源开发等适合企业化经营的产业,带动农户发展产业化经营;鼓励企业与农户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采取保底收购、股份分红和利润返还等方式,让农民更多地分享加工销售收益。不支持、不鼓励工商企业大面积租种农户承包耕地,与农民争夺耕地经营权。

  引导土地流转和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中央1号文件:“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结合农田基本建设,鼓励农民采取互利互换方式,解决承包地块细碎化问题。”

  ■截至2012年12月底,经营面积在100亩以上的专业大户、家庭农场超过270多万户;农业部确定的33个农村土地流转规范化管理和服务试点地区,已有家庭农场6670多个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主要是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不提倡工商企业长时间、大面积租赁农户承包地;要兼顾劳动生产率与土地产出率,把握好土地经营规模的“适度”

  ■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建立家庭农场注册登记制度,明确家庭农场认定标准、登记办法,制定专门的财政、税收、用地、金融、保险等扶持政策

  ■引导农民自愿开展承包地互换,完善田间配套设施,提高耕地质量,推动土地规模化经营

  记者:目前我国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现状如何?

  经管司负责人:近年来,土地规模经营取得积极进展,截至2012年12月底,经营面积在100亩以上的专业大户、家庭农场超过270多万户。通过土地流转,实现了集中连片种植和集约化、规模化经营,节约了生产成本,促进了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从各地实践看,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有多种形式,除依托合作社、龙头企业、协会等服务组织,提供多种形式的社会化服务,使分散农户在部分生产经营环节实现规模经营外,还有:在农户自愿前提下,通过互换解决土地细碎化问题,实现承包地的连片经营;通过在农户间流转承包地,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实现家庭经营规模的扩大;通过农户土地入股,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组织,开展农业合作生产;通过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地,直接从事土地的规模经营。

  记者:现在我们发展土地规模经营的基本思路是什么?要遵循哪些原则?

  经管司负责人: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要从我国基本国情和现代农业发展规律出发,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为目标,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家庭经营主体地位,大力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积极稳妥地推进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重点要遵循四个原则。一是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既要积极又要稳妥,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二是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既要重视土地经营规模的扩大,又要重视农户间的联合与合作,大力发展社会化服务。三是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主要是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不提倡工商企业长时间、大面积租赁农户承包地。四是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要兼顾劳动生产率与土地产出率,把握好土地经营规模的“适度”。

  记者:政府部门将采取哪些政策措施促进土地规模经营?

  经管司负责人:促进土地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应当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引导和扶持。一是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农户通过联合与合作,依托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专业服务组织,提高规模化经营水平。二是健全土地流转管理和服务体系,为农户流转土地提供明晰产权、规范合同等基础支撑和信息发布、政策咨询、价格评估等公共服务。三是出台专门的财政、金融、税收等扶持政策,引导土地流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四是探索建立严格的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地准入和监管制度,防止流转农田“非粮化”、“非农化”,及时纠正违法侵害农民承包经营权的行为。

  记者:今年中央1号文件中提到“家庭农场”,这种经营主体在我国有多大规模?

  经管司负责人: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近年来,上海松江、湖北武汉、吉林延边、浙江宁波、安徽郎溪等地积极培育家庭农场,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据统计,农业部确定的33个农村土地流转规范化管理和服务试点地区,已有家庭农场6670多个。

  记者:农业部将如何扶持发展家庭农场?

  经管司负责人:发展家庭农场是提高农业集约化经营水平的重要途径。由于刚刚起步,家庭农场的培育发展还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农业部将按照中央要求,着手研究培育发展家庭农场的基本原则和实现途径,开展家庭农场统计工作,指导地方稳步培育家庭农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建立家庭农场注册登记制度,明确家庭农场认定标准、登记办法,制定专门的财政、税收、用地、金融、保险等扶持政策。

  记者:农户承包地细碎化是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扶持和引导解决这个问题?

  经管司负责人:由于承包到户时多数村组采取了好坏、远近搭配的方式,农户承包地较为细碎,户均七八块地。为方便耕作,农户间对承包地块进行了互换。近年来,随着农村交通、水利等基础条件改善,地力差异逐步缩小,一些地方特别是平原地区,农民群众通过互换改善耕作条件的愿望日益增强。有的地方在农户自愿前提下,坚持“原有分地人口不变、原有耕地面积不变”的原则,统一开展承包地互换,取得了良好效果。在具备条件的地方,应当把开展承包地互换作为发展农业规模经营的重要途径,予以正确引导和积极扶持。一是认真总结各地的好经验、好做法,明确开展承包地互换的基本原则和操作办法,指导有条件的地方在农民自愿、互惠互利的基础上稳步开展互换。二是鼓励各地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对组织开展承包地互换成效明显的县、乡、村进行“以奖代补”,以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三是通过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整理、中低产田改造、农田水利建设等涉农项目挂钩,引导农民自愿开展承包地互换,完善田间配套设施,提高耕地质量,推动土地规模化经营。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