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免疫学初生仔猪免疫力低下且高度依赖于初乳和乳汁中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因子的补给提供免疫保护。当遇到病原菌时,初生仔猪未发育完善的免疫系统只能产生有限的T细胞和B细胞参与免疫反应。然而,免疫能力的改善对获得良好生长性能是必需的。与成年猪不同,仔猪出生时没有完善的黏膜免疫组织、细胞和结构。尽管 3 周龄的小猪对活病毒和饲料成分有免疫能力,但这些反应在数量和质量上显著低于成年猪。3 周龄时断奶会导致仔猪上皮淋巴细胞和脾T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2(IL-2)的能力短暂下降。同时,仔猪要到 8 周龄才能达到对饲料蛋白质的完全耐受力。
因此,从免疫学上解释,断奶导致肠道损伤一是因为对食物抗原的一些不良免疫反应,二是因为断奶后食欲不振导致对肠道刺激不足。
2 断奶前后的采食量仔猪断奶后的显著特点是自由采食量减少、生长发育缓慢、腹泻和患病的概率增加,特别是由于产肠毒素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的感染。断奶后自由采食量的减少,对肠道的生长发育及肠道相关淋巴组织的成熟和疾病的易感性有很大的影响。据报道,断奶后食物的摄入量与绒毛高度相关,这种相关性可能影响营养吸收率和利用率。有报道,即使是27~28 d断奶的同窝仔猪在断奶后各自采食量的变化也不同。研究表明,这种变化可能与断奶体重、基因和性别有关。Bruininx 等人报道了同窝仔猪断奶前采食量的微小变化会导致断奶后自由采食量的很大不同。他们推测,哺乳期间少量地摄入饲料会刺激仔猪断奶后的自由采食量增加。同时,在断奶前,摄入适量饲料的仔猪,大肠杆菌感染率明显降低。这个结果表明,断奶前采食量的管理十分重要。
3 通过饲粮管理断奶仔猪胃肠道的健康
3.1 蛋白质和氨基酸由于奶制品适口性好、消化率高,对仔猪的采食量、生产性能、饲料转化率和健康有积极的作用。据报道,断奶后以脱脂奶粉为基础饲粮的肠绒毛萎缩相较以羽毛粉为基础饲粮的仔猪要小。水解蛋白质在断奶初期的影响不大。
有报道添加血粉(SDP)的饲料能通过增加采食量而提高生产性能,断奶后小肠的变化与腹泻有所改善。SDP适口性好,与鱼粉和黏菌素相比有助于回肠和盲肠中乳酸杆菌的生长。SDP 的部分作用可能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非免疫球蛋白糖蛋白增强肠道抵御大肠杆菌和免疫球蛋白提高免疫能力有关。SDP 还能降低许多组织中 IL1-B、IL-6a 和肿瘤坏死因子的基因表达,同时增加肠黏膜免疫细胞的数量。SDP与植物制品组合和其与奶制品的组合相比,自由采食量与生长性能降低。豆类蛋白粉与SDP相比更易发生腹泻和死亡。大量资料表明在断奶仔猪饲料中添加SDP可替代抗生素。
谷氨酰胺和谷氨酸盐是肠道细胞的重要营养原料,可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饲料效率和抑制肠道绒毛的萎缩。有趣的是,谷氨酰胺可促进肠道细胞的分化而减少肠上皮细胞和淋巴细胞的凋亡。谷氨酰胺通过增加巨噬细胞和上皮内淋巴细胞的密度,促进了先天的和适应性获得的免疫力。丙氨酸和甘氨酸增加抗分泌因子产生,从而提高生长性能和减少腹泻。抗分泌因子可预防腹泻和肠道炎症的发生,已证明其可降低断奶仔猪腹泻和肠道炎症。据报道,精氨酸可抑制绒毛萎缩,高于需要量的25%以上可47能降低空肠容量,而添加L-色氨酸的饲料可改善小肠绒毛、隐窝,但可能会抑制采食量和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