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场消毒,猪病防控的关键防线
来源:易联牧生 2024-11-28 14:33:24| 查看:次 对于养猪场来说,预防猪病的发生是保障养殖效益的重中之重,而养殖场消毒就是这其中一道极为关键的防线。科学、有效的消毒工作能够消灭大量的病原体,为猪群营造一个相对健康安全的生长环境。今天,咱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养殖场消毒的那些重要知识吧。
“
一、消毒的重要性
在养殖场的环境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真菌等,它们时刻威胁着猪群的健康。像我们前面提到的猪瘟病毒、猪气喘病的支原体等,都可以通过被污染的环境、物品等传播给猪群。而消毒就是要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方法,破坏这些病原微生物的结构,使其失去致病性和传染性,从而减少猪病的发生几率,降低养殖场的疫病风险。
“
二、常用的消毒方法及适用场景
1、物理消毒法
○紫外线消毒:利用紫外线的杀菌作用,对养殖场的一些空间进行消毒,比如空置的猪舍、更衣室等。紫外线可以破坏微生物的DNA结构,使其无法繁殖和生存。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紫外线照射有一定的范围限制,且照射时不能有人员在场,避免对人体皮肤和眼睛造成伤害。一般照射时间要达到30分钟以上才能有较好的消毒效果,而且要定期更换紫外线灯管,保证其杀菌能力。
○高温消毒:通过高温蒸煮、烘烤等方式对一些养殖用具进行消毒,例如小猪的喂奶器具、注射器等小型物品,可以采用高温蒸煮的方式,在100℃以上保持15-30分钟,就能杀死绝大多数的病原微生物;而像一些木质的养殖工具,经过烘烤使温度达到一定程度,也能起到消毒作用。但高温消毒对于大型的养殖设备、猪舍建筑等不太适用,操作难度较大。
2、化学消毒法
○过氧乙酸:这是一种高效、广谱的消毒剂,对细菌、病毒、真菌等都有很强的杀灭作用,尤其适合养殖场空栏消毒。一般按照一定的浓度配比(如0.3%-0.5%的溶液),对猪舍的墙壁、地面、栏位等进行喷雾消毒,喷洒要均匀,确保每个角落都能覆盖到,消毒后要进行通风换气,让残留的消毒剂挥发掉,避免对后续进入的猪只产生刺激。
○戊二醛:常用于养殖设备、医疗器械的消毒,它的杀菌作用持久,刺激性相对较小。可以将需要消毒的物品浸泡在一定浓度(如2%的戊二醛溶液)的溶液中,浸泡时间根据物品的性质和污染程度而定,一般在10-30分钟左右,能有效杀灭多种病原微生物。不过使用戊二醛时要注意做好个人防护,避免接触皮肤和吸入其挥发气体。
○氢氧化钠(烧碱):烧碱是一种强碱性消毒剂,价格相对便宜,消毒效果好,常用于养殖场的外环境消毒,如养殖场的道路、排污沟等。使用时要配制成2%-3%的溶液,进行喷洒消毒,但烧碱具有腐蚀性,在消毒过程中要防止溅到人和猪的身上,也要避免对养殖设备造成损坏。
“
三、消毒的频率和注意事项
1、消毒频率
○日常消毒:养殖场内的猪舍要每天进行清扫,清扫后进行喷雾消毒,重点对猪只经常接触的地方,如食槽、水槽周边、休息区域等进行消毒;养殖人员的工作服、鞋套等也要每天更换并消毒;进入养殖场的车辆在每次进出时都要进行全面消毒。
○定期深度消毒:每一批猪出栏后,猪舍要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深度消毒,包括清空猪舍、拆除可移动的设备进行清洗消毒、对猪舍的墙壁、地面、屋顶等进行反复喷雾消毒等,然后空栏一段时间(一般7-14天),让猪舍充分干燥和通风后,再转入新的猪群。
2、注意事项
○消毒剂的选择和配伍:要根据不同的消毒对象和消毒场景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并且有些消毒剂不能混合使用,否则会降低消毒效果甚至产生有毒有害气体。例如,酸性消毒剂和碱性消毒剂不能混合,过氧乙酸不能与还原剂、强氧化剂等同时使用。
○个人防护:在进行消毒操作时,操作人员要佩戴好口罩、手套、护目镜等防护用品,防止消毒剂对身体造成伤害。如果不小心接触到消毒剂,要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情况严重的要及时就医。
○消毒记录:养殖场要做好消毒记录,记录消毒的时间、地点、使用的消毒剂种类、浓度、消毒人员等信息,以便日后查询和评估消毒效果,也有助于规范养殖场的疫病防控管理工作。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