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肥猪的出售作为生产变现的最终环节,是调整企业经营方向(养母售仔或自繁自养)的支撑;是低成本能力是否具备竞争优势的检验;是企业能否产生效益的关键。猪场想要提升盈利,必须让育肥猪的饲养在销售终端呈现出更大的价值。
一、顺利出栏保障
猪只出栏是生产材料变现的主要途径,只有变现才能回笼资金,饲养才能继续,养殖事业才能维持。
现有饲养环境下阻挡猪只顺利出栏的因素主要为大型疫情;大型疫情的发生已经成为猪场退市的显性标志;对疫情防控工作上的持续关注与升级已经成为稳定生产的共性现象。
育肥场防控优化的通路,可以通过六个核心要素的管控来打通。
二、变现能力提升
猪只能够顺利出栏,是具备变现能力的一种表现,也是产生效益必备的条件。但变现并不能直接促成盈利,只有持续提升变现能力才能最终实现盈利。
猪场变现能力的提升可以通过4个要素的改善来实现:
1.仔猪品质
仔猪品质决定了育肥盈利的上限,是实现仔猪“多活快长”的生产基础。仔猪品质的好坏通常有3个方面的考量。
(1)品种要求
①猪只成熟时体重
通常猪只成熟时体重越大,相应的生长过程中增重则越快(猪只某一阶段增重潜力的发挥会以体重百分比的形式来体现);成熟体重越大则骨架的支撑性越强,骨架支撑性直接影响肌肉附着和脂肪沉积量;专业育肥场通常会选择骨架小的猪做标猪饲养,骨架大的猪来进行二育;
②盈利组织沉积的规律
肌肉沉积曲线和脂肪开始快速沉积的时间节点直接影响育肥效益。肌肉沉积量越大,持续的时间越长猪只的经济价值越高;标猪饲养要求脂肪含量合理,而二育饲养要求达到最大脂肪沉积量。
(2)健康要求
血检(蓝耳双阴猪越来越受欢迎);猪群临床病理表现(腹泻,肢蹄,呼吸道,皮肤损伤)猪只数量5%以内;
(3)仔猪体重要求
仔猪均重6.5kg以上,体重5kg以下仔猪数量不超过5%;
2.出栏正品率
出栏正品率是指能正常出售猪群(商品猪价格)数量占进栏头数的百分比。
(1)提升出栏正品数
提升正品数的核心是“一增一减”。“一减”是指做好疾病控制减少伤亡出现;“一增”是指做好病弱猪处理,确保及时恢复;需关注:保健、免疫,应激防控与弱猪护理。
(2)提升正品率价值
①死淘时间段控制
死淘体重与日龄越大,则分摊成本越高。
死淘的“二八定律”:进栏前1个月内死淘占比80%(其中:淘汰80%,死亡20%);一个月后死淘占比20%(其中:死亡80%,淘汰20%);需关注:病弱猪及时淘汰。
②均匀度管理
提升舍内猪群的均匀度可有效缩短持续出栏时间。
需关注:公母分群,环境控制,饲喂保障,头猪与尾猪管理。
3.出栏体重内的生长性能
商品猪出栏体重直接影响仔猪分摊成本,平均日增重和料肉比;出栏体重越大,仔猪分摊成本越低,料肉比越高,平均日增重越高。
(1)商品猪盈利需要
盈利需满足:出栏体重×出栏价格>仔猪成本+管理成本+造肉成本;
(2)料肉比对成本的影响
造肉成本=料肉比×饲料单价。饲料单价相同,料肉比越低则造肉成本越低,料肉比直接影响造肉成本。
(3)日增重对成本的影响
猪群在相同体重出栏,其饲养时间越长则每头猪只的管理成本(人工,水电,折旧等)越高。猪只的饲养时长主要由平均日增重决定,因而猪群日增重直接影响管理成本。
4.胴体品质与价值
(1)屠宰率
屠宰率是指:胴体重占屠宰前空腹24h体重的比率。猪只的屠宰率决定了可变现商品总量,是养殖的基础。
(2)胴体瘦肉率
胴体瘦肉率是指:胴体瘦肉量占胴体重的百分比。瘦肉率决定了胴体的价值,是盈利的关键。
三、小结
育肥变现管理“1+4模式”的目标是达成养殖能变现、多变现、实现盈利变现、稳定长期盈利变现。
其中:
“1”指一个生产要求。即:出栏保障;
“4”指四个生产要素改善。即:仔猪品质、出栏正品率、出栏体重内的生长性能、胴体品质与价值。
一、顺利出栏保障
猪只出栏是生产材料变现的主要途径,只有变现才能回笼资金,饲养才能继续,养殖事业才能维持。
现有饲养环境下阻挡猪只顺利出栏的因素主要为大型疫情;大型疫情的发生已经成为猪场退市的显性标志;对疫情防控工作上的持续关注与升级已经成为稳定生产的共性现象。
育肥场防控优化的通路,可以通过六个核心要素的管控来打通。
二、变现能力提升
猪只能够顺利出栏,是具备变现能力的一种表现,也是产生效益必备的条件。但变现并不能直接促成盈利,只有持续提升变现能力才能最终实现盈利。
猪场变现能力的提升可以通过4个要素的改善来实现:
1.仔猪品质
仔猪品质决定了育肥盈利的上限,是实现仔猪“多活快长”的生产基础。仔猪品质的好坏通常有3个方面的考量。
(1)品种要求
①猪只成熟时体重
通常猪只成熟时体重越大,相应的生长过程中增重则越快(猪只某一阶段增重潜力的发挥会以体重百分比的形式来体现);成熟体重越大则骨架的支撑性越强,骨架支撑性直接影响肌肉附着和脂肪沉积量;专业育肥场通常会选择骨架小的猪做标猪饲养,骨架大的猪来进行二育;
②盈利组织沉积的规律
肌肉沉积曲线和脂肪开始快速沉积的时间节点直接影响育肥效益。肌肉沉积量越大,持续的时间越长猪只的经济价值越高;标猪饲养要求脂肪含量合理,而二育饲养要求达到最大脂肪沉积量。
(2)健康要求
血检(蓝耳双阴猪越来越受欢迎);猪群临床病理表现(腹泻,肢蹄,呼吸道,皮肤损伤)猪只数量5%以内;
(3)仔猪体重要求
仔猪均重6.5kg以上,体重5kg以下仔猪数量不超过5%;
2.出栏正品率
出栏正品率是指能正常出售猪群(商品猪价格)数量占进栏头数的百分比。
(1)提升出栏正品数
提升正品数的核心是“一增一减”。“一减”是指做好疾病控制减少伤亡出现;“一增”是指做好病弱猪处理,确保及时恢复;需关注:保健、免疫,应激防控与弱猪护理。
(2)提升正品率价值
①死淘时间段控制
死淘体重与日龄越大,则分摊成本越高。
死淘的“二八定律”:进栏前1个月内死淘占比80%(其中:淘汰80%,死亡20%);一个月后死淘占比20%(其中:死亡80%,淘汰20%);需关注:病弱猪及时淘汰。
②均匀度管理
提升舍内猪群的均匀度可有效缩短持续出栏时间。
需关注:公母分群,环境控制,饲喂保障,头猪与尾猪管理。
3.出栏体重内的生长性能
商品猪出栏体重直接影响仔猪分摊成本,平均日增重和料肉比;出栏体重越大,仔猪分摊成本越低,料肉比越高,平均日增重越高。
(1)商品猪盈利需要
盈利需满足:出栏体重×出栏价格>仔猪成本+管理成本+造肉成本;
(2)料肉比对成本的影响
造肉成本=料肉比×饲料单价。饲料单价相同,料肉比越低则造肉成本越低,料肉比直接影响造肉成本。
(3)日增重对成本的影响
猪群在相同体重出栏,其饲养时间越长则每头猪只的管理成本(人工,水电,折旧等)越高。猪只的饲养时长主要由平均日增重决定,因而猪群日增重直接影响管理成本。
4.胴体品质与价值
(1)屠宰率
屠宰率是指:胴体重占屠宰前空腹24h体重的比率。猪只的屠宰率决定了可变现商品总量,是养殖的基础。
(2)胴体瘦肉率
胴体瘦肉率是指:胴体瘦肉量占胴体重的百分比。瘦肉率决定了胴体的价值,是盈利的关键。
三、小结
育肥变现管理“1+4模式”的目标是达成养殖能变现、多变现、实现盈利变现、稳定长期盈利变现。
其中:
“1”指一个生产要求。即:出栏保障;
“4”指四个生产要素改善。即:仔猪品质、出栏正品率、出栏体重内的生长性能、胴体品质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