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PSY研究院陈冰老师在猪场开展精益生产咨询项目中发现,部分猪场因35天受孕率、妊娠损失率不理想导致场内各批次分娩母猪数量未达标、断奶数未达标,为保证年度目标达成场内管理人员决定进行超配来保证满产,这样的决策是否正确?
一、从成本影响角度分析
例:某猪场执行18天批次生产,每批次目标分娩168,妊娠段损失3%,每份精液20元,每头猪2.5份,配种后平均采食量2.5kg,饲料单价4元/kg,以35天受孕率为变化指标,对当批次配种直接损失进行成本分析:

1.直接损失:35天受胎率每下降5%,精液、饲料使用成本差异每头仔猪断奶成本约3元;
2.间接损失:该批次损失母猪若直接淘汰,淘汰母猪每头直接损失约500-800元;若后续继续入群导致问题母猪参配整体成本异常升高,以一头母猪28天孕检损失后参配为例,仔猪落地成本升高约5元/头。
二、从指标影响角度分析
1.35天受孕率、妊娠损失率导致配种分娩率低,母猪年产胎次(LSY)低,直接影响每头母猪全年提供断奶仔猪数(PSY);
2.问题母猪(空返流)占比超标,若后备母猪补充不足,大量问题母猪不断在基础群内流转,导致配种分娩率、窝均总产、窝均断奶指标不稳定、提升难度大,若后续有大量后备补入,会增加猪群波动风险,胎龄结构失衡。
经过上述分析,盲目地为了满产而超配是不对的,虽然可以解决当前目标达成的问题,但是对后续生产成本把控、指标提升毫无意义,我们还是要从根本问题出发:提高35天受孕率、降低妊娠损失率,保障满产;猪场生产环节、管理是环环相扣的,成本控制也是环环相扣的,不能为了一时的问题而忽略持续性的改变。
一、从成本影响角度分析
例:某猪场执行18天批次生产,每批次目标分娩168,妊娠段损失3%,每份精液20元,每头猪2.5份,配种后平均采食量2.5kg,饲料单价4元/kg,以35天受孕率为变化指标,对当批次配种直接损失进行成本分析:

1.直接损失:35天受胎率每下降5%,精液、饲料使用成本差异每头仔猪断奶成本约3元;
2.间接损失:该批次损失母猪若直接淘汰,淘汰母猪每头直接损失约500-800元;若后续继续入群导致问题母猪参配整体成本异常升高,以一头母猪28天孕检损失后参配为例,仔猪落地成本升高约5元/头。
二、从指标影响角度分析
1.35天受孕率、妊娠损失率导致配种分娩率低,母猪年产胎次(LSY)低,直接影响每头母猪全年提供断奶仔猪数(PSY);
2.问题母猪(空返流)占比超标,若后备母猪补充不足,大量问题母猪不断在基础群内流转,导致配种分娩率、窝均总产、窝均断奶指标不稳定、提升难度大,若后续有大量后备补入,会增加猪群波动风险,胎龄结构失衡。
经过上述分析,盲目地为了满产而超配是不对的,虽然可以解决当前目标达成的问题,但是对后续生产成本把控、指标提升毫无意义,我们还是要从根本问题出发:提高35天受孕率、降低妊娠损失率,保障满产;猪场生产环节、管理是环环相扣的,成本控制也是环环相扣的,不能为了一时的问题而忽略持续性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