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温度计冲破26℃,你猪场损失的不只是电费,更是满栏的猪仔和真金白银!
近期部分地区都已突破30℃的高温,部分猪场出现了高温预警措施。“甚至有猪场明明配了10头,怎么只有6头怀上?产仔数还少得可怜!”这不是个例。炎炎夏日,猪场管理者最揪心的不是节节攀升的电费单,而是直线下滑的受胎率和产仔数。超过26℃,甚至飙到30℃+的猪舍,对母猪来说不是桑拿房,而是残酷的“生育杀手”——热应激正悄无声息地扼杀着你的生产效益。这已成为绝大多数猪场挥之不去的“夏季魔咒”。要破局,先得看清高温这把“刀”,究竟从哪几方面精准切断了你的“摇钱树”。
高温会从哪些方面影响人工授精效果呢?
1、高温对母猪发情的影响
高温季节容易诱发母猪产生热应激,使得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增加来缓解热应激,但同时也会抑制垂体前叶对卵泡刺激素(FSH)和促黄体素(LH)的分泌,进而影响母猪卵泡的发育、成熟和排卵过程。在实际生产中,往往由于成熟卵泡分泌的雌激素含量不足,导致母猪出现发情不静立、发情迟缓等问题。
2、高温对精液质量的影响
热应激会使公猪精液整体质量下滑,如精子活力明显下降、死精子及异常精子数量增加,导致人工授精后的受胎率比其它季节要低。并且这种影响是持续性的,李雪等(1995)研究发现,热应激对精子畸形的影响需要经过2个月时间方可逐步恢复。
3、高温对母猪受胎率的影响
夏季母猪受胎率普遍降低,并随着温度的升高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一方面,高温带来的热应激会降低母猪的排卵数,影响精卵结合及早期胚胎在输卵管中的运行;另一方面,高温环境下,母猪需要通过加强外周血液循环来加快散热,但身体内部的血液供应就会明显减少,从而影响相应蛋白质的合成,易造成早期胚胎由于营养供应不足而死亡。
4、高温对分娩率和产仔数的影响
P.K.Almond等(2005)对比了东欧同一夏季中温度>35℃和<30℃时母猪分娩率和产仔数的情况,结果发现,>35摄氏度时母猪的分娩率和产仔数均明显降低。S.Bloemhof等(2013)研究发现,后备母猪比经产母猪更容易受到高温的影响而降低产仔数,特别是在人工输精前7d,温度过高会明显影响产仔数。
热应激对母猪繁殖性能的最新研究揭示:
1、发情周期紊乱
后备母猪初情期平均延迟22天,出生于热季的母猪初配年龄比其他月份延迟21天;高温抑制垂体前叶分泌促黄体素(LH)和卵泡刺激素(FSH),导致静默发情比例高达46.2%(卵巢有黄体但无发情表现)。
2、胚胎存活率骤降
2025年蛋白质组学研究证实:热应激导致母猪黄体中SOD1(超氧化物歧化酶)表达异常升高,引发氧化损伤;
同时下调孕酮受体膜组分1(PGMRC1)和细胞色素c(CYCS),直接损害胚胎营养供应和能量代谢。
当环境温度>35℃时,母猪分娩率下降15%,产仔数减少2.5头/胎;
配种前7天高温暴露,后备母猪产仔数降低幅度比经产母猪高40%。
综上所述,发情不稳、精液变差、胚胎夭折、产仔锐减——夏季热应激,正在精准狙击你猪场的每一份繁殖效益!
如何去改善热应激问题,提高人工授精效果:
1、提高营养水平
①适当提高采食量:较少的油脂可以使猪获得较高的净能,且体增热较少,因此可以在饲料中添加4%-5%的油脂。提高饲料中的粗蛋白比例可以提高饲料利用率。喂湿拌料在一定程度可以增加猪群采食量,配合青绿饲料可以更好的补充维生素。
②提高猪群免疫力:适当提高添加维生素C和维生素E,能提高猪群的免疫力,增强抗热应激能力,增加采食量。因此,建议高温季节及时添加仔多多+奥来舒,既可以促进母猪生殖系统发育,还可提高机体免疫力。
2、改善饲养环境
夏季高温情况下,采取物理方法改变猪舍小环境内的温度是避免热应激最为有效的一种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①猪场建设选址时必须结合当地的气候,选择通风良好、地下水源充足、夏季阳光直射时间较短的方位。
②猪舍周边可以种植遮荫效果较好的树木,不仅可以为猪舍遮荫,还可以起到改善猪场环境、净化空气的功效。
③在猪舍顶部加装隔热层或涂防晒漆,能有效减弱阳光的辐射作用。
④采取通风换气措施,降低猪舍环境温度,增加猪群自身散热,如湿帘降温系统、喷雾系统,配合风机,对环境降温有很好的作用。
3、加强饲养管理
①猪群饲养密度不易过大,合适的饲养密度有利于猪体散热,如及时淘汰场内无饲养价值的猪只;早晚气温凉爽时喂料有利于提高采食量;时刻保证充足、洁净的饮水。
②控制猪群运动频率和时间段。夏季高温条件下,尽量减少舍外运动,可以通过舍内调栏、并栏来代替运动,增加对母猪的刺激。
③控制好公猪舍的环境温度在18-25℃,建议有条件的猪场可以安装空调,确保公猪日常的采食和健康状况稳定。
④高温季节,可以将发情鉴定和人工输精尽量安排在早晚凉爽时间段进行,确保母猪的发情状态和配种人员的心态处于最佳水平。
炎热夏季,热应激已成为影响猪场人工输精效果的关键因素,需引起猪场管理人员的足够重视。猪场应结合实际情况,分别从提高营养水平、改善饲养环境和加强饲养管理等3个方面采取措施。
近期部分地区都已突破30℃的高温,部分猪场出现了高温预警措施。“甚至有猪场明明配了10头,怎么只有6头怀上?产仔数还少得可怜!”这不是个例。炎炎夏日,猪场管理者最揪心的不是节节攀升的电费单,而是直线下滑的受胎率和产仔数。超过26℃,甚至飙到30℃+的猪舍,对母猪来说不是桑拿房,而是残酷的“生育杀手”——热应激正悄无声息地扼杀着你的生产效益。这已成为绝大多数猪场挥之不去的“夏季魔咒”。要破局,先得看清高温这把“刀”,究竟从哪几方面精准切断了你的“摇钱树”。
高温会从哪些方面影响人工授精效果呢?
1、高温对母猪发情的影响
高温季节容易诱发母猪产生热应激,使得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增加来缓解热应激,但同时也会抑制垂体前叶对卵泡刺激素(FSH)和促黄体素(LH)的分泌,进而影响母猪卵泡的发育、成熟和排卵过程。在实际生产中,往往由于成熟卵泡分泌的雌激素含量不足,导致母猪出现发情不静立、发情迟缓等问题。
2、高温对精液质量的影响
热应激会使公猪精液整体质量下滑,如精子活力明显下降、死精子及异常精子数量增加,导致人工授精后的受胎率比其它季节要低。并且这种影响是持续性的,李雪等(1995)研究发现,热应激对精子畸形的影响需要经过2个月时间方可逐步恢复。
3、高温对母猪受胎率的影响
夏季母猪受胎率普遍降低,并随着温度的升高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一方面,高温带来的热应激会降低母猪的排卵数,影响精卵结合及早期胚胎在输卵管中的运行;另一方面,高温环境下,母猪需要通过加强外周血液循环来加快散热,但身体内部的血液供应就会明显减少,从而影响相应蛋白质的合成,易造成早期胚胎由于营养供应不足而死亡。
4、高温对分娩率和产仔数的影响
P.K.Almond等(2005)对比了东欧同一夏季中温度>35℃和<30℃时母猪分娩率和产仔数的情况,结果发现,>35摄氏度时母猪的分娩率和产仔数均明显降低。S.Bloemhof等(2013)研究发现,后备母猪比经产母猪更容易受到高温的影响而降低产仔数,特别是在人工输精前7d,温度过高会明显影响产仔数。
热应激对母猪繁殖性能的最新研究揭示:
1、发情周期紊乱
后备母猪初情期平均延迟22天,出生于热季的母猪初配年龄比其他月份延迟21天;高温抑制垂体前叶分泌促黄体素(LH)和卵泡刺激素(FSH),导致静默发情比例高达46.2%(卵巢有黄体但无发情表现)。
2、胚胎存活率骤降
2025年蛋白质组学研究证实:热应激导致母猪黄体中SOD1(超氧化物歧化酶)表达异常升高,引发氧化损伤;
同时下调孕酮受体膜组分1(PGMRC1)和细胞色素c(CYCS),直接损害胚胎营养供应和能量代谢。
当环境温度>35℃时,母猪分娩率下降15%,产仔数减少2.5头/胎;
配种前7天高温暴露,后备母猪产仔数降低幅度比经产母猪高40%。
综上所述,发情不稳、精液变差、胚胎夭折、产仔锐减——夏季热应激,正在精准狙击你猪场的每一份繁殖效益!
如何去改善热应激问题,提高人工授精效果:
1、提高营养水平
①适当提高采食量:较少的油脂可以使猪获得较高的净能,且体增热较少,因此可以在饲料中添加4%-5%的油脂。提高饲料中的粗蛋白比例可以提高饲料利用率。喂湿拌料在一定程度可以增加猪群采食量,配合青绿饲料可以更好的补充维生素。
②提高猪群免疫力:适当提高添加维生素C和维生素E,能提高猪群的免疫力,增强抗热应激能力,增加采食量。因此,建议高温季节及时添加仔多多+奥来舒,既可以促进母猪生殖系统发育,还可提高机体免疫力。
2、改善饲养环境
夏季高温情况下,采取物理方法改变猪舍小环境内的温度是避免热应激最为有效的一种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①猪场建设选址时必须结合当地的气候,选择通风良好、地下水源充足、夏季阳光直射时间较短的方位。
②猪舍周边可以种植遮荫效果较好的树木,不仅可以为猪舍遮荫,还可以起到改善猪场环境、净化空气的功效。
③在猪舍顶部加装隔热层或涂防晒漆,能有效减弱阳光的辐射作用。
④采取通风换气措施,降低猪舍环境温度,增加猪群自身散热,如湿帘降温系统、喷雾系统,配合风机,对环境降温有很好的作用。
3、加强饲养管理
①猪群饲养密度不易过大,合适的饲养密度有利于猪体散热,如及时淘汰场内无饲养价值的猪只;早晚气温凉爽时喂料有利于提高采食量;时刻保证充足、洁净的饮水。
②控制猪群运动频率和时间段。夏季高温条件下,尽量减少舍外运动,可以通过舍内调栏、并栏来代替运动,增加对母猪的刺激。
③控制好公猪舍的环境温度在18-25℃,建议有条件的猪场可以安装空调,确保公猪日常的采食和健康状况稳定。
④高温季节,可以将发情鉴定和人工输精尽量安排在早晚凉爽时间段进行,确保母猪的发情状态和配种人员的心态处于最佳水平。
炎热夏季,热应激已成为影响猪场人工输精效果的关键因素,需引起猪场管理人员的足够重视。猪场应结合实际情况,分别从提高营养水平、改善饲养环境和加强饲养管理等3个方面采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