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养猪技术 > 猪场管理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热应激偷走母猪“生产力”?猪场如何运用温湿度指数(THI)调整通风策略

来源: 猪多资源   2025-05-13 11:01:48   查看:  次

  随着气候变暖和夏季高温天气的频发,猪场母猪的热应激问题日益突出。热应激不仅影响母猪的健康和福利,还严重影响其繁殖性能和生产效率。

  本文将详细介绍猪场温湿度指数(THI)与评定标准,并结合THI针对性的选择降温措施,保障母猪健康。

  01温湿度指数与热应激评定标准

  一、温湿度指数(THI)的计算

  温湿度指数(Temperature-Humidity Index,THI)是衡量环境热应激程度的重要指标,综合考虑空气温度与相对湿度对动物舒适度的影响。THI计算公式常用如下:

  假设某猪舍内环境温度为T=32°C,相对湿度为RH=70%,我们根据以下公式计算THI:

  步骤如下:

  计算温度部分:1.8×32+32=57.6+32=89.6

  计算湿度修正系数:0.55−0.0055×70=0.55−0.385=0.165

  计算温度差:1.8×32−26=57.6−26=31.6

  计算湿度修正值:0.165×31.6=5.214

  最终计算THI:THI=89.6−5.214=84.386

  二、THI评定标准

  上文案例结果:该环境THI约为84.4,属于重度热应激(>78),母猪在此环境下可能出现明显采食减少、呼吸急促等严重热应激症状,需立即采取有效降温措施。

  02母猪热应激时的行为特征

  一、母猪在热应激环境中会表现出一系列行为变化,主要包括:

  二、病理原因

  体温调节失衡:高温环境使母猪体内产热与散热失衡,体温升高刺激中枢神经系统调节行为,如增加饮水和呼吸频率。

  代谢调整:为减少内源性热量产生,母猪减少采食和活动,降低代谢率。

  水盐代谢紊乱:大量出汗和呼吸散热导致水盐流失,促使饮水量和排尿频率变化。

  内分泌变化:热应激下应激激素(如皮质醇)升高,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改变行为模式。

  组织损伤风险:长期热应激可导致呼吸系统负担加重,胃肠功能下降,免疫力降低,增加疾病风险。

  03热应激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一、热应激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二、具体数据分析示例

  1、发情表现

  研究显示,夏季高温环境下,母猪发情间期由平均21天延长至23-25天,发情率从90%下降至75%-85%。这主要是由于高温抑制脑垂体促性腺激素(GnRH、LH)分泌,影响卵泡成熟和排卵。

  2、受胎率

  对比正常温度(约22℃)与高温(32℃以上)条件下,受胎率由85%下降至68%-75%。胚胎早期对环境温度极为敏感,热应激引起子宫内环境酸碱失衡,胚胎着床率下降。

  3、胎儿存活率与产仔数

  热应激下,胎死率从2%-3%增加至5%-10%,导致平均产仔数从12头减少至10头左右。胎盘血流减少是主要原因,导致胎儿营养和氧气供应不足。

  4、断奶仔猪体重

  断奶仔猪体重平均下降0.5-1公斤,约占正常体重的10%-15%。母猪采食减少影响乳汁产量,仔猪摄入能量不足,生长受限。

  5、哺乳期采食量

  哺乳母猪在高温条件下采食量降低20%-35%,直接导致能量摄入不足,影响乳汁分泌和仔猪生长。

  04热应激时的生理与激素变化

  一、生理结构变化

  体温升高:核心体温可升高0.5-2℃,导致代谢紊乱。

  心率与呼吸频率增加:心率和呼吸频率明显上升以促进散热。

  皮肤血流增加:皮肤血管扩张,促进热量散发。

  肾脏负担加重:为维持水盐平衡,肾脏功能压力增大。

  二、激素水平变化

  05热应激降温措施选择

  一、根据THI等级调节通风措施详细表格

  二、具体说明:

  低THI(<70)

  通风以保持空气清新为主,避免闷热和有害气体积累,风速不宜过高,以免造成母猪不适。

  轻度热应激(70-74)

  适当增加风速和换气次数,促进空气流动和皮肤蒸发散热,配合饮水管理,缓解轻微热应激。

  中度热应激(75-78)

  需要较强的机械通风配合喷雾降温,空气流速应能覆盖母猪体表,减少热负荷,同时注意湿度控制,避免湿度过高导致病害。

  重度热应激(>78)

  必须采用全方位强制通风和喷雾降温结合,保持高速气流,确保热量和湿气迅速排出,同时加强环境监测,确保母猪安全。

  06总结

  母猪热应激是猪场管理中的重大挑战,科学合理地选择降温措施是保障母猪健康和繁殖性能的关键。通过准确计算环境温湿度指数(THI),结合母猪行为和生理变化,猪场应制定针对性降温方案,综合利用通风、喷雾、局部冷却等多种手段,确保母猪在高温环境中的舒适与安全。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