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顺产母猪的药物保健
对于顺产母猪来说,药物保健的重点主要是产后消炎。如母猪产后肌注抗生素类药物,这是目前多数猪场采取的常规护理措施,但效果不太明显,生产中仍然常出现10%- 20% 的产后母猪机能恢复不好或不全;灌注法也是目前多数猪场常采取的消炎方法,即先对产后母猪用0.01% 高锰酸钾浓盐水或稀释后的碘伏进行2- 3 次的冲洗,而后直接灌注传统的抗生素消炎药物,如青霉素、链霉素等等,此法效果同样不太理想,即使炎症有所缓解,但对于恢复子宫机能仍然存在极大的隐患,母猪发情后配种受胎率仍然不高,配种后返情率依旧高居不下;而输液消炎效果比较理想,同时此法也是促进母猪产后康复的最有效措施之一。因此笔者建议对产后母猪最好实施输液消炎,其输液量和药物组成可根据每个猪场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4.2 产后问题母猪的药物保健
4.2.1 胎衣不下
为防止母猪胎衣不下,生产中常采用激素类药物保健,如后海穴或肌肉注射适量的氯前列烯醇,可缩短产程,促进泌乳,排出胎衣,净化子宫,调整卵巢功能,降低子宫炎的发病率,提高断奶母猪发情率和受胎率等;当然,也可在母猪子宫颈口开放或产下第1 头仔猪后肌肉注射20- 40 IU 催产素,若产仔间隔超过45 min,2 h 后可再次注射,这样可缩短分娩时间,促进胎衣和恶露排出和子宫快速恢复,但注射量不宜过大以免造成子宫收缩强烈而引起人为死胎及内分泌失调。另外,对于过肥或过瘦的母猪、初产或年老的母猪,有时会发生产力缺乏,导致胎衣排出困难,胎衣碎片滞留,恶露零星排出,这种情况建议给母猪注射催产素4- 6 mL,尽快使母猪胎衣排出,避免生殖道炎症发生。总之,生产中一般不提倡使用生殖激素类药物,即使要用应根据实际情况科学使用生殖激素类药物,严禁滥用或超量使用。
4.2.2 排异常恶露
正常情况下, 母猪一般于产后2- 3 d 排出透明或半透明鸡蛋清样的恶露,因此建议产后4 d 内每天检查母猪恶露2 次,对于排异常恶露或不采食、发烧的母猪,应采用抗生素类药物消炎直到恢复。
4.2.3 泌乳障碍
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是母猪产后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一般以初产母猪、体质过肥、体质过瘦和年老体弱的分娩母猪发病率较高。然而,生产中由于引起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的原因比较复杂,因此对于这类母猪应先查找具体病因,而后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最后确定其最佳用药方案,必要时进行淘汰。笔者建议,对此类病重在预防控制,如提供营养均衡日粮,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抗病力;强化环境卫生管理,除了常规的乳房卫生消毒清洗外,生产中还应及时检查分娩母猪的乳房膨胀情况,乳房有无损伤或异常,确保母猪乳房干净,避免乳房炎发生;必要时适时开展整群药物保健预防等。
4.2.4 子宫损伤或感染
母猪产后炎症的根本问题是子宫黏膜受损或感染,子宫不复旧等。因此,不管是母猪产后炎症预防还是治疗,子宫黏膜不修复,杀菌、输液、清宫效果不会太理想,并且还有副作用,子宫黏膜不修复,炎症仍将发生。
因此,生产中应针对不同情况进行保健护理,如对于初产母猪,若因胎儿过大或过多造成母猪子宫损伤时,分娩后应及时进行抗菌消炎,并采取相应措施促进母猪子宫黏膜内表皮细胞的生长和加速血液微循环,以加快其子宫黏膜的修复。笔者建议生产中应遵循“消肿散瘀、消炎止痛、活血生肌”的护理原则来科学合理的用药。推荐方案:根据情况对产后母猪进行子宫冲洗,一般情况下在产后第2 天冲洗,用含有2%- 3% 环丙沙星的生理盐水500 mL 冲洗,隔4- 6 h后再用300 万~ 600 万 IU 青霉素配100 mL 的生理盐水冲入子宫内;如果是人工助产的母猪,用同样的方法再做一次,这样会起到更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当然,在冲洗消炎的同时别忘了给母猪提供平衡的营养。而对于常发病母猪(如子宫炎、产后热、乳房炎等)应早发现早治疗。
以上方案仅供参考,但生产中为确保产后母猪健康生产,除了做好以上工作外,建议在母猪分娩过程中根据其实际情况最好给母猪进行输液保健,以利母猪产后恢复体能和抗菌消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