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当母猪21d断奶,NPD=2Od时,其实际年产胎数=365+(114+21+7+20)=2.25,它的年非生产天数 NPD=365一[2.25×(21+114)]=61.25。也就是说当每个胎次的非生产天数由7d增加到20d时,母猪的年非生产天数的差别是 61.25-34.25=27d。
以每头母猪日采食量为2.5kg,每千克饲料的价格是2.9元计算,那么500头母猪群年消耗饲料费用将增加 500×2.5×2.9×27=元,一般认为饲料成本约占总成本的7O%,那么猪场每年的母猪饲养总成本将增加97875&pide;70% =139821.43元。如果该场母猪的窝断奶仔猪为12头的话,那么NPD=7d要比NPD=2Od时多出栏500×(2.45— 2.25)×12=1200头,出栏猪均以肥猪计算,每头肥猪的利润是8O元,则每年的利润可多1200×80=96000元。
我们通常给母猪的年耗饲料标准是1000kg,那么当NPD=7d时每头仔猪折合成本为(2.9×1000);(2.45×12)=98.64元,NPD=20d时每头仔猪折合成本为(2.9×1000)&pide;(2.25×12)=107.41元,这样当NPD=20d降到NPD=7d全场总成本节约为 500×(2.45×12)×(107.41—98.64)=128919元。
另外由于母猪非生产天数的增加,不仅会增加猪场的生产成本;同时饲养管理、人工、水电、兽药、圈舍折旧、种猪成本等都会随之增加。当我们把这些数据一一算出来的时候,就会发现仅仅母猪的非生产天数由7d增加到20d,就会给猪场带来如此巨大的经济损失。
3 母猪非生产天数在实际生产中的指导意义
在实际生产中我们往往不能达到生产的最佳理想状态,会涉及到各种各样的现实问题,比如母猪的受胎率、流产、产死胎等等。这样势必会使母猪的非生产天数增加,养猪经营者的经济收益受到损害。
现在同样以一个饲养500头基础母猪群的猪场为例,当母猪21d断奶,NPD=7d时,其实际年产胎数2.45,假设母猪的平均受胎率为9O%,该猪场每年可产500×90%×2.45=1102.5窝;而当母猪的平均受胎率为8O%时,那么该猪场每年可产500×8O%×2.45=980窝。
如果母猪的窝断奶仔猪数为12头,则母猪的受胎率每降低一个百分点,500头母猪每年就少断奶147头仔猪,以每头仔猪300元计算,仅母猪受胎率降低一个百分点该猪场就要损失147×300=44100元。
4 减少母猪非生产天数的意义和措施
怎样才能降低母猪的非生产天数,成为猪场管理者当务之急要解决的问题。母猪繁殖群饲养管理的好坏可以直接决定猪场年产胎数、窝产健活仔猪数、影响猪场年出栏猪头数、猪场年上市肉猪数等指标。由于母猪妊娠期和哺乳天数是相对固定的,在饲养管理条件都非常到位的前提下,母猪非生产天数的减少就成为提高猪场生产效率的关键。减少母猪非生产天数的措施有以下5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