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母猪流产、返情、产弱仔、缺奶水、蹄裂腿软等情况愈发常见,导致母猪产仔少、仔猪成活率下降,严重影响了猪场的产值。朱中平医师指出,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国内猪场母猪普遍缺乏生殖营养。
据了解,目前国内的商品母猪料仅有后备母猪料、怀孕母猪料、哺乳母猪料三种,无法满足不同年龄、不同生产阶段的母猪对营养的需求。同时,养殖场片面追求育种速度,却忽略同步提高饲养标准,导致母猪对生殖营养的需求被动改变,抗病力逐渐变差。对此,朱中平医师强调,“应在母猪产仔前后的3个月制定一个母猪‘大围产期’健康管理计划,以加强母猪的生殖营养。”
制定‘大围产期’很有必要
“仅仅关注母猪产前产后各7天的围产期保健是远远不够的,”朱医师指出,“母猪的生殖营养需要一段时间逐渐积累沉淀,而这段时间的跨度需要以哺乳期为中心,向前延伸至供胎1个月,向后延伸至配种后一个月,总计3个月,我们将这3个月称为‘大围产期’。”
“这3个月,是促进母猪‘多情,多奶,多仔’的关键时期,让母猪断奶后发情率高、奶水量多质好、胚胎成活率高。”朱医师介绍,在供胎1个月中,通过按需补充营养,能够提高母源抗体免疫力和仔猪初生重量。在哺乳、空怀1个月中,充足的营养可以促进母猪奶水的产生和快速重新发情。而配种后1个月的营养又与胚胎的成活率紧密相关。抓紧“大围产期”提高母猪生殖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