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养猪技术 > 繁育管理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母猪产仔少?关键原因全在这,养户必看!

来源: 网络   2025-09-24 15:33:30   查看:  次

  当下养猪业发展势头迅猛,然而母猪繁殖能力偏弱、产仔数量不足的问题,不仅成为制约母猪生产效益提升的关键因素,更成了不少猪场日常运营中的一大困扰。那么,究竟是哪些原因导致母猪产仔数偏少呢?

  一、营养性因素

  1、夏季高温使母猪散热难、采食量降,繁殖所需营养摄入不足,导致发情排卵不规律,影响配种受孕,还易出现死胎弱胎。

  2、高温下饲料维生素不稳,超30℃时脂溶性维生素A、E失效更快,而它们是母猪正常繁殖的关键,其缺失或不足会导致受胎率低、胚胎发育异常。

  3、青绿饲料缺乏或不足,既无法补充维生素,还会致公母猪便秘,进而影响采食量与正常繁殖活动。。

  二、环境温度高

  1、环境温度对公转精液活力影响显著,温度越高,精液活力就越低。

  2、夏季猪舍温度常处于38℃-40℃,有时甚至更高,在此环境下,公猪不仅性欲减退,精液也会变稀薄,死精、弱精数量增加,精液活力大幅下降。

  3、而公猪精液活力不足,正是导致夏季母猪受胎率低最直接的因素。

  三、霉菌毒素的危害

  夏季霉菌毒素引发母猪繁殖障碍:夏季高温高湿的环境,为霉菌及霉菌毒素的滋生、活跃提供了有利条件。多种常见霉菌毒素(如黄曲霉素、赭曲霉素等)均会对母猪繁殖系统造成损害,引发一系列繁殖障碍问题——具体表现为母猪发情延迟或不发情、配种后受胎率显著降低,即便成功受孕,也可能出现产仔数减少的情况;同时,霉菌毒素还会影响母猪产后泌乳性能,导致乳汁量不足或品质下降,进一步影响仔猪存活与生长。此外,公猪也会受霉菌毒素影响,繁殖性能受损。因此,在夏秋季节(霉菌毒素高发期),必须在公、母猪的饲料中添加霉菌毒素处理剂,通过吸附、降解毒素等方式,减轻其对种猪生产性能的不良影响,保障繁殖效率。

  四、运动不足

  种猪运动量不足制约繁殖性能:当前多数规模化养猪场中,种猪普遍存在运动量不足的问题,尤其是采用限位栏(定位栏)养殖的猪场,种猪活动空间被严格限制,运动频次与强度更受影响。对母猪而言,长期运动不足易导致后肢肌肉力量减弱、乏力,进而影响配种时的肢体支撑与配合能力,降低配种成功率;对公猪来说,运动过少则会直接导致精液活力下降,有效精子占比减少,进一步影响母猪受胎率。

  值得注意的是,农村散养的公母猪因活动空间充足、日常运动量自然达标,其繁殖系统能保持较好机能,因此无论在哪个季节,受胎率都相对更高,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充足运动对种猪繁殖性能的重要性。

  五、公猪使用频率过高

  在夏季持续高温的环境下,公猪受热应激的影响尤为显著。然而,部分猪场仍选择在白天进行配种操作,这种做法会对公猪造成较大的生理损伤。长期如此,公猪的繁殖性能会逐步衰退。

  雪上加霜的是,夏季也是疾病高发季节,疾病的流行进一步导致部分公猪在短期内失去配种能力。这一情况直接加剧了猪场公猪存栏量的紧张,迫使其他健康公猪的使用频率大幅增加。而公猪配种或采精过于频繁,其精液品质(如精子活力、密度、畸形率等)必然会随之下降,最终对母猪的受胎率产生负面影响,给猪场的繁殖效率带来连锁问题。




  六、疾病因素

  1.非典型猪瘟

  当猪体免疫力下降时,母猪感染猪瘟病毒后,常引发繁殖障碍问题,具体表现与感染时的妊娠阶段密切相关:

  妊娠10天内感染:病毒会导致胚胎死亡并被母体吸收,最终造成母猪产仔数量减少,或出现返情现象。

  妊娠10-50天感染:此阶段胚胎发育易受病毒干扰,会出现大量死胎。

  妊娠产前一周感染:通常不会影响仔猪存活,但会对仔猪的正常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2.细小病毒病

  该病的核心特征因母猪感染病毒的妊娠阶段不同而存在差异,主要繁殖障碍表现如下:

  配种相关异常:母猪可能出现再次发情,或既不发情也不产仔的情况,部分母猪窝产仔数仅为少数几头。

  胎儿异常:常产出木乃伊胎;在怀孕中期或后期,若胎儿死亡且胎水被吸收,会观察到母猪腹围明显减小。

  其他症状:还可能导致母猪不孕、流产、新生仔猪死亡及产弱仔等问题。

  3.伪狂犬病

  该病在不同年龄段猪只上的症状差异显著:

  母猪:多呈隐性感染状态,极少出现神经症状,临床不易察觉。

  小猪:感染后常表现出明显的神经症状,是该病的主要发病群体之一。

  4.乙型脑炎传播途径与流行季节

  主要通过蚊蝇传播,因蚊虫活跃,夏季为高发季节。

  公猪症状;主要表现为睾丸炎,进而导致性机能减退、精液品质下降,需禁止患病公猪参与配种。

  母猪症状:以配种困难、流产、死胎为典型表现。

  其他猪只情况:除青年母猪外,其他年龄段猪只感染后多为亚临床症状;经产母猪因血液抗体水平较高,通常无明显症状。其中,青年母猪的死胎、木乃伊胎发生率可达40%,新生仔猪死亡率达42%。

  5.猪繁殖呼吸障碍综合症(又称蓝耳病)母猪典型症状

  表现为消瘦、厌食,体温略有升高,双耳、腹部、乳房出现发蓝现象,同时伴随流产、早产,产出死胎及弱仔。

  病情发展特征;发病初期以产弱仔数量多为主要特点,随病情延长,会逐渐出现木乃伊胎及死胎增多的情况;母猪产后常出现无奶现象,导致仔猪死亡率最高可达到100%。

  特殊体征少数猪只可能出现耳尖、鼻尖、四肢末端、尾尖、乳头部、会阴部呈蓝紫色的症状,但该体征持续时间较短,呈一过性。

  6.子宫感染带菌情况

  对母猪进行输卵管及子宫检查发现,40%-50%的母猪存在子宫带菌现象,其中最常见的致病菌为大肠杆菌和白色葡萄球菌。

  感染途径;一方面可通过公猪配种时带入(如包皮液、精液本身携带病菌),另一方面也可能来自母猪自身阴道环境。

  危害程度;子宫带菌对初配母猪的危害最大。此外,无论是传染性疾病还是非传染性疾病,只要引发母猪体温升高,均可能导致胚胎死亡或母猪流产。

  7.猪附红细胞体病仔猪症状

  主要表现为高烧、皮肤黄染、贫血,严重时可导致急性死亡。

  母猪症状;妊娠后期及产后母猪易发病,常出现乳房炎、食欲废绝、高烧等症状,部分母猪会因此流产或产死胎。

  8.弓形体病

  母猪感染弓形体病后,主要繁殖障碍表现为流产、产死胎及木乃伊胎,对母猪繁殖效率影响较大。

  9.猪布氏杆菌病高发群体与流产时间

  该病主要影响第一胎母猪,流产多发生在妊娠第1-3个月,最早可在妊娠2-3周时发生,最晚则接近分娩时才出现流产。

  隐蔽性特点:若母猪在妊娠早期发生流产,可能会将胎儿和胎衣自行吃掉,导致流产情况不易被发现。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