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猪网
当前位置: 养猪技术 > 饲养管理 > 正文

育肥猪如何做好饲养管理?做好这几点减少疾病的发生

来源:猪业科学 2024-11-08 14:23:35| 查看:

  在整个养猪生产中,育肥是养猪的最后一个生产环节,是检测猪种选择是否正确,营养饲料是否适合,饲养技术是否过硬,疫病防控是否完善的关键,不仅关系到市场供应,而且对猪场经济效益有着重要影响,也是发展养猪生产的最终目的。

  1影响生长育肥猪生长的因素

  影响生长育肥猪的因素很多,包括内部因素(遗传因素)和外部因素(环境因素)。内因分为品种和类型、杂交、性别、初生重和断奶重等方面,外因分为营养水平与饲料、环境和疾病等方面。

  1.1品种和类型

  猪的品种和类型对育肥效果影响很大,不同的品种和类型,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无论生长速度和增重内容物均有不同。

  1.2杂交

  不同品种、品系的杂交猪,杂种优势不同。杂交亲本不同,杂交方式、方法不同,杂种优势也不同。

  1.3性别

  猪的公、母性别和去势与否,不仅影响育肥期的增重速度和饲料利用率,而且还关系到猪的胴体品质和育肥的经济效果。生长速度:不去势公猪比母猪和阉猪快12%,母猪和阉猪的差异很小。胴体成分:不去势的公猪瘦肉量沉积最多,阉猪最少,母猪居中。

  1.4初生重和断奶重

  仔猪初生重越大,生活力越强,体质健壮,生长迅速,断奶重越大。仔猪断奶重的高低与育肥效果成正比,仔猪断奶重与4月龄体重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4月龄体重与后期增重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1.5营养水平与饲料

  营养水平不同,尤其是饲料的能量和蛋白质水平不同,对猪胴体质量影响不同。脂肪型、瘦肉型和兼用型的猪对能量、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的需求也不同,在生产中,应根据猪种来选择相应的营养及饲料。

  1.6环境

  育肥猪生存的环境包括环境卫生、猪舍内的小气候环境(舍内温度、湿度、光照、声音,猪与废弃物产生的二氧化碳、氨气、硫化氢气体等),这些因素都会对育肥猪的增重速度、饲料转化率和胴体品质造成影响。

  1.7疾病

  育肥猪一旦感染疾病,给生产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育肥猪的饲养一般都比较密集,一旦发生传染病、寄生虫病就可能波及全场,甚至整个区域,即使痊愈后其生长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2加强生长育肥猪的饲养管理

  在养猪生产中,必须遵从“养重于防,防重于治,养防并举,综合防控”这十六字方针,掌握猪的生物学和行为学特性,掌握养猪生产工艺,种公猪、种母猪(空怀母猪、怀孕母猪、哺乳母猪)、仔猪(哺乳仔猪、断奶仔猪)、肥猪各阶段猪的饲养技术,而各阶段猪的饲养技术环环相扣,这一阶段的饲养是为下一阶段做准备,缺一不可。所以,养肥猪需从养猪的源头抓起,重视饲养技术,而不只是重点关注肥猪这一阶段。

  2.1选择适合的品种及杂交模式

  根据市场需求,选择相应的品种。若需求瘦肉多的大众化猪肉,通常选瘦肉型猪种,国外引入猪种间可进行杂交,常用的有杜×长×大、杜×大×长组合,这种杂交组合适合生产瘦肉型猪肉;若需求优质的中、高端猪肉,通常选择含有地方猪血缘的杂优猪或利用地方猪培育的猪种,如以地方猪作为母本或第一母本(特别是产仔数高的母猪),国外引进猪种作为父本或终端父本,进行杂交。

  2.2加强怀孕母猪及哺乳仔猪的饲养

  怀孕母猪饲养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妊娠前期(从配种到80d,主要是母猪自身增重),可减少能量饲料的喂量,可喂部分青料、青贮料。第二阶段:妊娠后期(从妊娠80d到产仔前5d,主要是胎儿自身增重),可根据猪的体型大小,每天酌情增加配合饲料的饲喂量(0.5~1.5kg),以保证仔猪初生个体重达到品种的要求。哺乳仔猪需进行饲料与铁、铜、硒、水等营养物质的补充,做好防寒保温,让哺乳仔猪尽快吃足初乳,对其进行打耳号和称重、剪掉獠牙、固定乳头、去势、寄养,防止压踩,做好疫病防治等工作,以保证断奶时仔猪个体的重量和均匀度。

  2.3选择适合的育肥猪性别

  对于饲养国外引入的瘦肉型肥猪,公猪、母猪或杂交的公母猪都不用进行阉割,可直接育肥,公猪必须在出现性行为前出栏,母猪达到出栏体重即可,这是因为外来品种猪体成熟在前,性成熟在后;对于地方猪或带有地方猪血缘的杂交猪,公猪必须阉割,母猪一般也要阉割,这是因为地方猪,特别是热带猪种性成熟在前,体成熟在后,且不允许用激素类药物控制。因此,适时的阉割是保证生长育肥猪的生长性能以及胴体品质的重要一环。

  2.4合理分群

  要保证同一批生长育肥猪的体重相近,在小猪阶段体重差不宜超过4~5kg,后期阶段以不超过7~10kg为宜;群体要稳定,一般不要任意改动,除发生疾病或体重差别过大,体质过弱,应及时加以调整;圈养密度要适度,每头肥猪所占使用面积在0.8~1.0m2,在提倡生态养猪的情况下,可适当增大每头猪的使用面积;群体大小要适合,舍内饲养每群以10~20头为宜,散养情况,以40~50头为一群较好。

  2.5选择适合生长育肥猪的营养与饲料

  瘦肉型、兼用型生长育肥猪选择相应的营养标准,应参照猪饲养标准(NY/T 65—2004)。瘦肉型生长育肥猪的饲料是满足营养需要的全价配合饲料,地方猪、土杂猪的生长育肥猪在育肥前期可选择能量和蛋白质水平稍低一点的饲料,在育肥后期可使用一些优质的青饲料或青贮饲料,以减少脂肪的沉积,降低饲养成本;减少了饲料中蛋白质的添加,也就减少氮的排放量,从而达到了低碳养猪的效果。

  2.6选择适合的料型

  从育肥猪的生长速度看,使用颗粒料的生长速度优于干粉料,而使用干粉料、湿拌料和稠粥料的生长速度优于稀汤料。所以,在养猪生产中禁止使用“稀汤灌大肚”的传统饲养方法,一般优选颗粒饲料,其次是湿拌料,粉料由于粉尘多、浪费大,猪只易患呼吸道疾病,一般不用。

  2.7适宜的饲喂方法

  瘦肉型生长育肥猪,一般体重达55~60kg前采用自由采食,使猪体得到充分发育;55~60kg后开始限量饲喂,适量限制脂肪过多沉积。这样,在整个育肥期间既可提高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又可提高胴体瘦肉率。纯种地方猪及杂交猪,根据品种、体型大小、猪种特性,育肥前期自由采食,育肥后期限量饲喂,控制脂肪沉积,提高胴体品质。

  2.8适宜的饲喂次数

  在猪只食欲最好的时间进行饲喂,可提高猪的饲料利用率。猪的生物学特性是白天活动,夜间睡眠,所以猪的食欲与时间段的关系如下:傍晚最盛,早晨次之,午间最弱,夏季这种趋向更明显。因此猪只在每天日粮饲喂量的分配上以傍晚40%,早晨35%,午间25%为宜。

  2.9保证充足的饮水

  水对猪只来说非常重要,猪吃进1 kg饲料需要饮2.5~3.0kg的水,才能保证饲料的正常消化和代谢。饮水不足,会引起猪只食欲减退,采食量减少,致使猪的生长速度降低,脂肪沉积增加,饲料消耗增高,降低生产效率,严重时还会引起疾病。在养猪生产过程中以自由饮水为宜。

  2.10好的猪舍环境

  圈舍卫生要求每天清扫1次,猪舍温度保持在18~22℃为宜,在适合的温度范围内湿度影响不大。要保证猪舍内小气候环境在标准范围内,舍内空气要新鲜,要保证舍内适宜的光照,光照太强会降低猪的日增重,而如果光照不足影响猪的脂肪沉积。

  2.11做好驱虫

  在整个猪只育肥期间最好驱虫2次或2次以上,正常情况是2个月进行1次驱虫,主要是驱除体内外寄生虫,如线虫、疥螨等。

  2.12管理要制度化

  按规定时间给猪只供料、清扫粪便、适时出栏,对不正常的猪只要及时诊治。建立一套出售、饲料消耗、治疗等的完整记录。

  3生长育肥猪的疫病防控

  生长育肥猪的疫病防控是保证正常养殖的重要环节。由于规模化、集约化养猪场饲养的肥猪数量较多,一旦有疫情就会在整个猪群中迅速蔓延传播,所以在生长育肥猪的管理过程中要高度重视疫病防控工作。

  3.1制定完善的疾病防疫制度

  健全猪场防疫制度,根据猪病流行情况,执行科学完整的免疫程序。定期对生长育肥猪进行疫苗免疫接种,并进行抗体水平监测,以便对免疫方案做出适当调整,保证免疫密度达标。在疫苗选择和使用方面,应根据猪只体重、品种和体质等信息选取质量合格、疫苗种类合适、免疫效果良好的疫苗进行规范化接种。在疫苗免疫接种过程中,对于正在发病和身体抵抗能力较差的猪只,需要待其恢复健康后,再补种相应的疫苗,以保证免疫效果。此外,要做好集中器具的卫生消毒工作,防止在免疫接种中造成交叉感染现象的发生。疫苗免疫接种量要合理科学,免疫接种部位恰当,避免因为接种不到位,疫苗接种量不足,造成免疫失败。

  3.2定期监测猪病及时隔离治疗

  对猪病的定期监测,人们能掌握猪病流行规律,对症采取预防措施,降低猪病感染几率。同时,做好猪病监测,可掌握猪群免疫情况,及时做好补种疫苗,确保免疫接种整齐度。一旦确诊病患猪,要及时隔离病猪并做好周边消毒工作。

  3.3做好猪场生物安全措施

  猪场生物安全更加注重通过对病原的感染、传播途径的控制等方面,尽可能地减少或去除致病因子。健全猪场生物安全体系,是猪场控制疫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性能和生产效益。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3.3.1严格控制病原体的引入

  对生猪养殖中的引种环节进行严格把控,若有不当可能会给规模化猪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对于外地引入的猪,应与本地猪隔离饲养,采取人工授精的方式,降低疾病传播概率。对于外来车辆与外来人员应严格控制进出,并按照相关的申请程序出入,对其进行完全消毒和场内隔离,避免把传染源带入场内。对于进入场里的物料也要严格把控,需由专人负责。

  3.3.2优化对传播途径的控制

  生物媒介的科学控制,在生物安全管理中也至关重要。及时清理饲舍内的排泄物,并全方位消毒,减少苍蝇蚊虫的产生。此外有些鸟类的粪便或者食物均可能携带传染病原,避免其进入猪舍内增加传染病的患病几率。加强无害化处理,病死猪和一次性器具应进行焚烧或掩埋。积极推行各项防疫政策,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3.3.3合理的选址及布局

  猪场应建在通风干燥的地方,满足基本的防疫要求。场内各区域要布局合理,具备完善消毒设施,设立隔离治疗室,配套洁净的饮水、供料等设备,保证饲料、饮水的安全。

  3.3.4建立良好的猪舍环境

  猪场需配备通风换气设备,保证舍内良好的空气循环,减少有害气体、尘埃以及微生物滋生,降低猪只呼吸道疾病的发生率。控制外界传入的噪声,减少猪只应激反应。保持清洁的舍内卫生。及时清理排泄物及污染物,做好定期全面消毒工作。给生长育肥猪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从而提高饲料转化率,促进其增重。

【版权声明】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相关阅读 育肥 健康 出栏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