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猪行业的持续发展进程中,饲料配方的优化始终是从业者关注的焦点。
一、养猪业现状与蛋白困境:环保与成本的双重压力
全球养猪业规模极为庞大,世界上约有10亿头猪,每年消耗的饲料量高达3亿吨,其中蛋白质在猪饲料中占据着重要的比例。然而,在生猪生产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蛋白质利用效率问题。猪对饲料中的蛋白质消化吸收并不完全,约85%的蛋白质被消化,但仍有大量未被利用的蛋白质随着猪的排泄物排出体外,每年由此排泄出的氮约达900万吨。
从环境角度来看,畜牧业排放的温室气体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而猪产业在其中也占有相当的比例。在全球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中,猪所产生的温室气体占比不容忽视,其中主要包括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等。这些气体的排放加剧了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同时,大量氮的排泄也给土壤和水体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氮在土壤中的积累可能导致土壤酸化、板结等问题,影响土壤的肥力和农作物的生长;氮进入水体后,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引发藻类过度繁殖,破坏水生态平衡,进而影响到周边的生态环境和人类的生活用水安全。
在经济层面,饲料成本一直是养猪业生产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蛋白质原料通常在饲料成本中占据较高的比例。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养猪利润空间不断受到挤压,养殖户和饲料加工企业迫切需要寻找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在这种情况下,降低对高蛋白原料的依赖,探索低蛋白配方技术,成为了养猪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诉求之一。这不仅有助于减少饲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环境压力,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
二、低蛋白配方核心原理:氨基酸的精准平衡
在动物营养学领域,一个重要的认知转变是动物生长发育实际上依赖的是氨基酸,而非传统观念中的蛋白质。蛋白质在动物体内需要经过消化分解为氨基酸后才能被吸收和利用。对于猪来说,其生长、健康和身体维持所需的是各种特定的氨基酸组合,而不是单纯的高含量蛋白质。如果猪饲料中的氨基酸组成和含量能够精准地满足其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那么高蛋白水平就并非是必需的。
低蛋白配方技术的核心就在于此,通过对猪在不同生长阶段(如保育期、育肥期等)的氨基酸需求进行深入研究和精确分析,然后在饲料中精准补充相应的必需氨基酸,如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组氨酸等。以25-50kg体重的猪为例,在其饲料配方中,通过科学计算和大量实践验证,确定了SBM(豆粕)、L-Lys HCI(赖氨酸盐酸盐)、L-Thr(苏氨酸)、L-Met或DL-Met(蛋氨酸)、L-Trp(色氨酸)以及L-Val/L-lle(缬氨酸/异亮氨酸)、L-His/L-Phe(组氨酸/苯丙氨酸)等的合理配比。例如,在某些配方中,可能会规定每单位饲料中赖氨酸盐酸盐的添加量为0.1-0.65%不等,具体数值会根据猪的生长阶段和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同时确保其他必需氨基酸也处于合适的比例范围。这样,在降低饲料中粗蛋白含量的同时,依然能够满足猪的生长和发育需求,实现营养供应的精准平衡,从而达到优化饲料配方、降低成本的目的。
三、全球趋势与配方实践:科学引领配方革新
在全球范围内,低蛋白配方技术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随着对动物营养需求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氨基酸生产技术的进步,补充氨基酸在猪饲料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从时间轴来看,自2000年以来,相关研究和应用不断增加,尤其是自2017年以后,低蛋白配方技术取得了更为显著的进展,不仅在氨基酸的种类选择上更加多样化,而且在不同生长阶段猪的饲料配方应用上也更加精细化。
以25-50kg体重阶段的猪饲料配方为例,在实际应用中,研究人员通过大量的试验和数据分析,确定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配方组合。如当SBM(豆粕)含量为38.5%时,会搭配不同比例的L-Lys HCI(赖氨酸盐酸盐)、L-Thr(苏氨酸)、L-Met或DL-Met(蛋氨酸)、L-Trp(色氨酸)等氨基酸。在某些配方中,赖氨酸盐酸盐的添加量可能为0.1-0.35%,同时苏氨酸、蛋氨酸等其他氨基酸也按照特定的比例添加,以满足猪在这一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对于含有DDGS(玉米干酒糟及其可溶物)的饲料配方,由于DDGS的营养特性与传统饲料原料有所不同,需要特别注意色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等氨基酸的补充。在保育阶段,为了满足仔猪快速生长和发育的需求,赖氨酸盐酸盐的用量可能会高达0.65%,同时配合其他必需氨基酸的合理添加;而在育肥阶段,赖氨酸盐酸盐的用量则会根据猪的生长速度和体重变化进行适当调整,一般在0.35%左右。通过这些精确的配方设计和实践应用,低蛋白配方技术在保障猪生长性能的同时,有效地降低了饲料中的粗蛋白含量,为养猪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四、肠道健康关联与影响:双刃剑下的应对策略
低蛋白配方对猪的肠道健康有着复杂的影响,可谓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当猪饲料中存在过量的膳食蛋白质时,会引发一系列肠道健康问题。过量的蛋白质在肠道内无法被完全消化吸收,会导致肠道中未消化的蛋白质含量增加。这些未消化的蛋白质会改变肠道内的微生物生态环境,增加产氨细菌(如变形菌门)的滋生风险。产氨细菌的大量繁殖会产生过多的氨气,氨气不仅会刺激猪的肠道黏膜,引起肠道黏膜的炎症反应,还会影响肠道的正常生理功能,导致肠道蠕动异常、消化酶活性降低等问题。
肠道微生物失衡还可能进一步引发腹泻,因为有益菌和有害菌的比例失调,使得有害菌更容易在肠道内定植和繁殖,破坏肠道黏膜的屏障功能,导致肠道内的水分吸收和分泌失衡,从而引起腹泻。腹泻会导致猪的营养物质吸收不良,生长速度减缓,严重影响猪的健康和生长性能。此外,肠道炎症和氧化损伤也会削弱肠道黏膜的屏障功能,使肠道更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引发各种肠道疾病,增加猪的死亡率和养殖成本。
另一方面,合理设计的低蛋白配方则可以避免这些问题,并对肠道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当饲料中的蛋白水平被精确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并补充了适量且平衡的氨基酸时,猪的肠道能够维持良好的微生物平衡。例如,一些研究表明,在低蛋白配方中,通过合理添加氨基酸,可以促进肠道内有益菌的生长和繁殖,抑制有害菌的滋生。同时,氨基酸的合理供应还可以增强肠道黏膜细胞的代谢和修复能力,提高肠道黏膜的屏障功能,减少肠道渗漏的发生。此外,低蛋白配方还可以促进氨基酸和氮的有效利用,增强与氨基酸和氮代谢相关的基因(如CAT-1b、AT、rBAT、yLAT、4F2hc、BAT等基因)的表达,提高猪的营养利用效率,进一步促进猪的生长和健康。
五、应用局限与突破方向:精准施策化解难题
尽管低蛋白配方在养猪业中具有巨大的潜力,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通过荟萃分析发现,过低的CP(粗蛋白)水平可能会对猪的平均日增重(ADG)产生负面影响。在不同的生长阶段,猪对CP水平的降低幅度有着不同的耐受阈值。例如,在保育阶段,饲料中的CP最低水平约为18.4%,如果低于这个水平,可能会导致猪的生长速度明显减缓;在育肥阶段,CP最低水平约为11.6%,低于此值也会对育肥效果产生不利影响。
此外,在降低CP水平的同时,还需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氮排泄量虽然会随着CP水平的降低而减少,但如果降低幅度过大,可能会影响猪体内的氮平衡,进而影响猪的生长和健康。饲料密度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过低的CP水平可能会导致饲料的能量密度和营养密度发生变化,影响猪的采食量和饱腹感。同时,饲料中的活性化合物含量也可能会受到影响,这些活性化合物在猪的生长和免疫过程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突破这些应用局限,未来的研究和实践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需要进一步精确确定猪在各个生长阶段能够耐受的最低CP极限,这需要通过大量的试验和长期的研究来实现。其次,要深入探索氨基酸平衡的最优组合,不仅要考虑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和比例,还要研究它们之间的协同作用和相互影响。再者,研发高效的氨基酸添加剂是关键,这些添加剂应具有高生物利用率、稳定性好、成本低等特点,能够更好地满足低蛋白配方的需求。最后,开发与低蛋白配方相适配的新型饲料原料也是一个重要的方向,这些原料应具有高消化率、低抗营养因子、富含特定氨基酸等优点,为低蛋白配方的广泛应用提供有力的支持。
Sung Woo Kim教授简介
Sung Woo Kim教授是世界著名的动物营养学家,现任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NCSU)的杰出教授。他长期致力于猪营养物质的吸收、消化和代谢研究,在该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一、养猪业现状与蛋白困境:环保与成本的双重压力
全球养猪业规模极为庞大,世界上约有10亿头猪,每年消耗的饲料量高达3亿吨,其中蛋白质在猪饲料中占据着重要的比例。然而,在生猪生产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蛋白质利用效率问题。猪对饲料中的蛋白质消化吸收并不完全,约85%的蛋白质被消化,但仍有大量未被利用的蛋白质随着猪的排泄物排出体外,每年由此排泄出的氮约达900万吨。
从环境角度来看,畜牧业排放的温室气体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而猪产业在其中也占有相当的比例。在全球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中,猪所产生的温室气体占比不容忽视,其中主要包括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等。这些气体的排放加剧了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同时,大量氮的排泄也给土壤和水体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氮在土壤中的积累可能导致土壤酸化、板结等问题,影响土壤的肥力和农作物的生长;氮进入水体后,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引发藻类过度繁殖,破坏水生态平衡,进而影响到周边的生态环境和人类的生活用水安全。
在经济层面,饲料成本一直是养猪业生产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蛋白质原料通常在饲料成本中占据较高的比例。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养猪利润空间不断受到挤压,养殖户和饲料加工企业迫切需要寻找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在这种情况下,降低对高蛋白原料的依赖,探索低蛋白配方技术,成为了养猪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诉求之一。这不仅有助于减少饲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环境压力,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
二、低蛋白配方核心原理:氨基酸的精准平衡
在动物营养学领域,一个重要的认知转变是动物生长发育实际上依赖的是氨基酸,而非传统观念中的蛋白质。蛋白质在动物体内需要经过消化分解为氨基酸后才能被吸收和利用。对于猪来说,其生长、健康和身体维持所需的是各种特定的氨基酸组合,而不是单纯的高含量蛋白质。如果猪饲料中的氨基酸组成和含量能够精准地满足其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那么高蛋白水平就并非是必需的。
低蛋白配方技术的核心就在于此,通过对猪在不同生长阶段(如保育期、育肥期等)的氨基酸需求进行深入研究和精确分析,然后在饲料中精准补充相应的必需氨基酸,如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组氨酸等。以25-50kg体重的猪为例,在其饲料配方中,通过科学计算和大量实践验证,确定了SBM(豆粕)、L-Lys HCI(赖氨酸盐酸盐)、L-Thr(苏氨酸)、L-Met或DL-Met(蛋氨酸)、L-Trp(色氨酸)以及L-Val/L-lle(缬氨酸/异亮氨酸)、L-His/L-Phe(组氨酸/苯丙氨酸)等的合理配比。例如,在某些配方中,可能会规定每单位饲料中赖氨酸盐酸盐的添加量为0.1-0.65%不等,具体数值会根据猪的生长阶段和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同时确保其他必需氨基酸也处于合适的比例范围。这样,在降低饲料中粗蛋白含量的同时,依然能够满足猪的生长和发育需求,实现营养供应的精准平衡,从而达到优化饲料配方、降低成本的目的。
三、全球趋势与配方实践:科学引领配方革新
在全球范围内,低蛋白配方技术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随着对动物营养需求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氨基酸生产技术的进步,补充氨基酸在猪饲料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从时间轴来看,自2000年以来,相关研究和应用不断增加,尤其是自2017年以后,低蛋白配方技术取得了更为显著的进展,不仅在氨基酸的种类选择上更加多样化,而且在不同生长阶段猪的饲料配方应用上也更加精细化。
以25-50kg体重阶段的猪饲料配方为例,在实际应用中,研究人员通过大量的试验和数据分析,确定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配方组合。如当SBM(豆粕)含量为38.5%时,会搭配不同比例的L-Lys HCI(赖氨酸盐酸盐)、L-Thr(苏氨酸)、L-Met或DL-Met(蛋氨酸)、L-Trp(色氨酸)等氨基酸。在某些配方中,赖氨酸盐酸盐的添加量可能为0.1-0.35%,同时苏氨酸、蛋氨酸等其他氨基酸也按照特定的比例添加,以满足猪在这一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对于含有DDGS(玉米干酒糟及其可溶物)的饲料配方,由于DDGS的营养特性与传统饲料原料有所不同,需要特别注意色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等氨基酸的补充。在保育阶段,为了满足仔猪快速生长和发育的需求,赖氨酸盐酸盐的用量可能会高达0.65%,同时配合其他必需氨基酸的合理添加;而在育肥阶段,赖氨酸盐酸盐的用量则会根据猪的生长速度和体重变化进行适当调整,一般在0.35%左右。通过这些精确的配方设计和实践应用,低蛋白配方技术在保障猪生长性能的同时,有效地降低了饲料中的粗蛋白含量,为养猪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四、肠道健康关联与影响:双刃剑下的应对策略
低蛋白配方对猪的肠道健康有着复杂的影响,可谓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当猪饲料中存在过量的膳食蛋白质时,会引发一系列肠道健康问题。过量的蛋白质在肠道内无法被完全消化吸收,会导致肠道中未消化的蛋白质含量增加。这些未消化的蛋白质会改变肠道内的微生物生态环境,增加产氨细菌(如变形菌门)的滋生风险。产氨细菌的大量繁殖会产生过多的氨气,氨气不仅会刺激猪的肠道黏膜,引起肠道黏膜的炎症反应,还会影响肠道的正常生理功能,导致肠道蠕动异常、消化酶活性降低等问题。
肠道微生物失衡还可能进一步引发腹泻,因为有益菌和有害菌的比例失调,使得有害菌更容易在肠道内定植和繁殖,破坏肠道黏膜的屏障功能,导致肠道内的水分吸收和分泌失衡,从而引起腹泻。腹泻会导致猪的营养物质吸收不良,生长速度减缓,严重影响猪的健康和生长性能。此外,肠道炎症和氧化损伤也会削弱肠道黏膜的屏障功能,使肠道更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引发各种肠道疾病,增加猪的死亡率和养殖成本。
另一方面,合理设计的低蛋白配方则可以避免这些问题,并对肠道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当饲料中的蛋白水平被精确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并补充了适量且平衡的氨基酸时,猪的肠道能够维持良好的微生物平衡。例如,一些研究表明,在低蛋白配方中,通过合理添加氨基酸,可以促进肠道内有益菌的生长和繁殖,抑制有害菌的滋生。同时,氨基酸的合理供应还可以增强肠道黏膜细胞的代谢和修复能力,提高肠道黏膜的屏障功能,减少肠道渗漏的发生。此外,低蛋白配方还可以促进氨基酸和氮的有效利用,增强与氨基酸和氮代谢相关的基因(如CAT-1b、AT、rBAT、yLAT、4F2hc、BAT等基因)的表达,提高猪的营养利用效率,进一步促进猪的生长和健康。
五、应用局限与突破方向:精准施策化解难题
尽管低蛋白配方在养猪业中具有巨大的潜力,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通过荟萃分析发现,过低的CP(粗蛋白)水平可能会对猪的平均日增重(ADG)产生负面影响。在不同的生长阶段,猪对CP水平的降低幅度有着不同的耐受阈值。例如,在保育阶段,饲料中的CP最低水平约为18.4%,如果低于这个水平,可能会导致猪的生长速度明显减缓;在育肥阶段,CP最低水平约为11.6%,低于此值也会对育肥效果产生不利影响。
此外,在降低CP水平的同时,还需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氮排泄量虽然会随着CP水平的降低而减少,但如果降低幅度过大,可能会影响猪体内的氮平衡,进而影响猪的生长和健康。饲料密度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过低的CP水平可能会导致饲料的能量密度和营养密度发生变化,影响猪的采食量和饱腹感。同时,饲料中的活性化合物含量也可能会受到影响,这些活性化合物在猪的生长和免疫过程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突破这些应用局限,未来的研究和实践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需要进一步精确确定猪在各个生长阶段能够耐受的最低CP极限,这需要通过大量的试验和长期的研究来实现。其次,要深入探索氨基酸平衡的最优组合,不仅要考虑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和比例,还要研究它们之间的协同作用和相互影响。再者,研发高效的氨基酸添加剂是关键,这些添加剂应具有高生物利用率、稳定性好、成本低等特点,能够更好地满足低蛋白配方的需求。最后,开发与低蛋白配方相适配的新型饲料原料也是一个重要的方向,这些原料应具有高消化率、低抗营养因子、富含特定氨基酸等优点,为低蛋白配方的广泛应用提供有力的支持。
Sung Woo Kim教授简介
Sung Woo Kim教授是世界著名的动物营养学家,现任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NCSU)的杰出教授。他长期致力于猪营养物质的吸收、消化和代谢研究,在该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