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基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养殖户对猪场设计不够重视,往往会陷入一些设计误区,导致问题频现,如猪场选址不当、猪舍布局不合理、生产工艺落后、设施不完善等。
有专家指出,近十年多年各地猪病频发,猪难养与猪场设计工作没有做好有着密切关系。实践证明,搞好猪场规划设计可以大大减少猪场疫病的发生和传播,是提高猪场经济效益的关键。
如何规避当前猪场新建或改扩建中存在的问题,今天猪好多网就和大家来聊聊猪场基建最容易犯的错,来看看和你理想中的猪场基建有什么不同。
误区一:场内设施不完善
基于投入成本的考虑,养殖户在建猪场时往往又陷入"重建设、轻设备"的误区。
有些猪场花大价钱投资在猪舍建设上,但却舍不得设备投资,认为养猪要不要设备无关紧要,其实要养好猪,饲养环境(温度、湿度、空气质量、清洁卫生、舒适度等)是个关键因素。
饲养环境的好坏固然与猪舍建设关系密切,但更依赖于机械设备,比如猪舍内温度,各类猪群对环境温度的要求差距很大,要维持这样的温差主要靠通风、降温和保温设备。
常见的误区有:缺乏环保设施,饮水设备少或不配套;饲槽规格不恰当,地面坡度太大,又没有防滑设施;猪舍房顶太薄,保温性能差;墙体太薄,冬天保温效果差,取暖成本加大;未设通风口,舍内气味大等等。
随着经济水平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猪场环保要求势必越来越高。建议养殖户应适当更换一些设备,增加环保设施的投资,如沼气污水处理池、液泡粪或发展种养结合消化污物。
至于设备的选择,要买可靠耐用的,争取一步到位,不要贪图一时便宜,买质差价廉的设备,用不到3-5年又要更换。此外,适当投资一些较先进的设备,如智能化母猪群养自动饲喂系统、沼气发电机、自动输料系统等,可以使猪场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提升,提高投资效益。
误区二:场址选择不当
场址的好坏是决定猪场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猪场的选址除了要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之外,重点考虑"交通、水质、通风"三大因素。
正确的选址方法应从位置、地势、土质、水源等方面来综合考虑。为使生猪有一个健康的生长发育环境,首先要对场地进行水源勘测,一是看是否水源丰富,二是检测水质是否符合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的要求,主要防止水源重金属超标,因为水乃万物之源,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养猪生产水平高低。
其次要远离居民区但交通便利,要选在地势高、干燥,平坦排水良好的地方,有良好的水、电、路等公用配套条件,否则基础设施投资过大,效益降低。
再者,要考虑猪舍隔热、保温、通风、采光性问题,猪场应建在依山傍水,四周有天然隔离屏障,背风向阳、开阔整齐、稍有斜坡的无疫区内。
切忌把大型猪场建到山窝里,否则夏季不通风,非常炎热,另外污浊空气排不走,常年空气质量恶劣,不利于猪只生长和生产管理。
误区三:猪舍模式单一
旧猪场主要存在的问题:饲养阶段交叉,不能做到全进全出;一点式饲养,配种、怀孕、分娩、保育、生长和育肥都在同一个地方。
有的猪场为了方便省钱,公猪舍、母猪舍、育肥猪舍等建成同一个模式。这样建猪舍既不利于生产管理,也影响种猪的正常生长发育及配种繁殖。如母猪压死或咬死仔猪,种猪交配或站立时由于地面太滑或设施欠佳而发生跌伤、碰伤、扭伤现象。
其实,母猪舍、公猪舍、保育舍、育肥猪舍建设都有自己不同的要求,不能千篇一律,如猪场最重要的母猪舍:由于分娩母猪、哺乳母猪及哺乳仔猪对环境温度和护理等条件的要求较高,需要建造专门的产房,相比之下,空怀和妊娠母猪舍的建筑及生产设备较为简单一些。因此,产房的设计要做到母子兼顾。产房母猪适宜的温度为20℃左右,舍温不能有大的变化。
误区四::空间设计不合理
一些猪场为扩大饲养量,见缝插针式的新建猪场,这是猪场设计大忌。养殖户在建设猪场时最容易陷入"随意而安"的误区,对猪舍之间空间把握不准,猪舍朝向错误导致场内隔热、保温、通风等效果差,饲养环境恶化,猪病多了,经济效益下降。
比如有的猪场舍与猪舍之间的距离过小,只有墙高的1倍,致使舍内光线阴暗,蚊蝇乱飞,气味腥臭;有的猪舍没有设计窗户,或窗户过小,造成空气流通不畅,氨味过大,容易形成涡风区或死角;有的猪舍过于低矮,面积小,养猪多,头均占有面积不足0.6个平方米,饲养密度大,影响人工管理。
建盖封闭式猪舍时,墙体高宜在2米以上,舍间距离应是墙高的3倍以上,中间留有绿化带,种植常绿树种,改善猪场内的小气候。猪舍应建得足够大,每头猪占地面积不能低于1平方米,窗户应小而多,10平方米的猪舍至少要留4个60平方厘米的窗户。
因国内多数地区以东南风为主,避免受寒冷的北方侵扰,猪舍的摆放应该遵循"坐北朝南,偏东10-15度"为宜,管理区位于生产区主风向的上风向及地势较高处;隔离区应位于场区的下风向及地势较低处。
污水、粪便处理设施和病死猪处理处应设在生产区的下风向或侧风向位置。管理区与生产区建筑物间距低于20m;生产区与引种隔离区建筑物间距不低于50m,舍间距离不低于10m,距离围墙不低于5m。
各类猪舍排列有序,应根据风向自上而下,按公猪舍、母猪舍、生长(保育)猪舍、肥猪舍的顺序排列。肥猪舍最好靠近场区大门,以便肥猪出栏。
此外,猪舍的空间设计应该与设备配套。一些养殖户由于对设备不了解,随意设计猪舍,从而造成极大浪费的现象时有发生。在猪舍建筑设计中首先要根据饲养工艺,设备规格及数量,做出猪舍的平面设计,然后在充分了解每栋猪舍各种设备,如围栏、供水、电、通风、保温、清洁消毒和饲料输送等设备的安装要求后,再认真做好设备安装的预理件、预留孔和支承平台等设计。
有专家指出,近十年多年各地猪病频发,猪难养与猪场设计工作没有做好有着密切关系。实践证明,搞好猪场规划设计可以大大减少猪场疫病的发生和传播,是提高猪场经济效益的关键。
如何规避当前猪场新建或改扩建中存在的问题,今天猪好多网就和大家来聊聊猪场基建最容易犯的错,来看看和你理想中的猪场基建有什么不同。
误区一:场内设施不完善
基于投入成本的考虑,养殖户在建猪场时往往又陷入"重建设、轻设备"的误区。
有些猪场花大价钱投资在猪舍建设上,但却舍不得设备投资,认为养猪要不要设备无关紧要,其实要养好猪,饲养环境(温度、湿度、空气质量、清洁卫生、舒适度等)是个关键因素。
饲养环境的好坏固然与猪舍建设关系密切,但更依赖于机械设备,比如猪舍内温度,各类猪群对环境温度的要求差距很大,要维持这样的温差主要靠通风、降温和保温设备。
常见的误区有:缺乏环保设施,饮水设备少或不配套;饲槽规格不恰当,地面坡度太大,又没有防滑设施;猪舍房顶太薄,保温性能差;墙体太薄,冬天保温效果差,取暖成本加大;未设通风口,舍内气味大等等。
随着经济水平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猪场环保要求势必越来越高。建议养殖户应适当更换一些设备,增加环保设施的投资,如沼气污水处理池、液泡粪或发展种养结合消化污物。
至于设备的选择,要买可靠耐用的,争取一步到位,不要贪图一时便宜,买质差价廉的设备,用不到3-5年又要更换。此外,适当投资一些较先进的设备,如智能化母猪群养自动饲喂系统、沼气发电机、自动输料系统等,可以使猪场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提升,提高投资效益。
误区二:场址选择不当
场址的好坏是决定猪场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猪场的选址除了要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之外,重点考虑"交通、水质、通风"三大因素。
正确的选址方法应从位置、地势、土质、水源等方面来综合考虑。为使生猪有一个健康的生长发育环境,首先要对场地进行水源勘测,一是看是否水源丰富,二是检测水质是否符合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的要求,主要防止水源重金属超标,因为水乃万物之源,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养猪生产水平高低。
其次要远离居民区但交通便利,要选在地势高、干燥,平坦排水良好的地方,有良好的水、电、路等公用配套条件,否则基础设施投资过大,效益降低。
再者,要考虑猪舍隔热、保温、通风、采光性问题,猪场应建在依山傍水,四周有天然隔离屏障,背风向阳、开阔整齐、稍有斜坡的无疫区内。
切忌把大型猪场建到山窝里,否则夏季不通风,非常炎热,另外污浊空气排不走,常年空气质量恶劣,不利于猪只生长和生产管理。
误区三:猪舍模式单一
旧猪场主要存在的问题:饲养阶段交叉,不能做到全进全出;一点式饲养,配种、怀孕、分娩、保育、生长和育肥都在同一个地方。
有的猪场为了方便省钱,公猪舍、母猪舍、育肥猪舍等建成同一个模式。这样建猪舍既不利于生产管理,也影响种猪的正常生长发育及配种繁殖。如母猪压死或咬死仔猪,种猪交配或站立时由于地面太滑或设施欠佳而发生跌伤、碰伤、扭伤现象。
其实,母猪舍、公猪舍、保育舍、育肥猪舍建设都有自己不同的要求,不能千篇一律,如猪场最重要的母猪舍:由于分娩母猪、哺乳母猪及哺乳仔猪对环境温度和护理等条件的要求较高,需要建造专门的产房,相比之下,空怀和妊娠母猪舍的建筑及生产设备较为简单一些。因此,产房的设计要做到母子兼顾。产房母猪适宜的温度为20℃左右,舍温不能有大的变化。
误区四::空间设计不合理
一些猪场为扩大饲养量,见缝插针式的新建猪场,这是猪场设计大忌。养殖户在建设猪场时最容易陷入"随意而安"的误区,对猪舍之间空间把握不准,猪舍朝向错误导致场内隔热、保温、通风等效果差,饲养环境恶化,猪病多了,经济效益下降。
比如有的猪场舍与猪舍之间的距离过小,只有墙高的1倍,致使舍内光线阴暗,蚊蝇乱飞,气味腥臭;有的猪舍没有设计窗户,或窗户过小,造成空气流通不畅,氨味过大,容易形成涡风区或死角;有的猪舍过于低矮,面积小,养猪多,头均占有面积不足0.6个平方米,饲养密度大,影响人工管理。
建盖封闭式猪舍时,墙体高宜在2米以上,舍间距离应是墙高的3倍以上,中间留有绿化带,种植常绿树种,改善猪场内的小气候。猪舍应建得足够大,每头猪占地面积不能低于1平方米,窗户应小而多,10平方米的猪舍至少要留4个60平方厘米的窗户。
因国内多数地区以东南风为主,避免受寒冷的北方侵扰,猪舍的摆放应该遵循"坐北朝南,偏东10-15度"为宜,管理区位于生产区主风向的上风向及地势较高处;隔离区应位于场区的下风向及地势较低处。
污水、粪便处理设施和病死猪处理处应设在生产区的下风向或侧风向位置。管理区与生产区建筑物间距低于20m;生产区与引种隔离区建筑物间距不低于50m,舍间距离不低于10m,距离围墙不低于5m。
各类猪舍排列有序,应根据风向自上而下,按公猪舍、母猪舍、生长(保育)猪舍、肥猪舍的顺序排列。肥猪舍最好靠近场区大门,以便肥猪出栏。
此外,猪舍的空间设计应该与设备配套。一些养殖户由于对设备不了解,随意设计猪舍,从而造成极大浪费的现象时有发生。在猪舍建筑设计中首先要根据饲养工艺,设备规格及数量,做出猪舍的平面设计,然后在充分了解每栋猪舍各种设备,如围栏、供水、电、通风、保温、清洁消毒和饲料输送等设备的安装要求后,再认真做好设备安装的预理件、预留孔和支承平台等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