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养猪技术 > 猪场建设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养殖业项目建设审批要点:从功能布局到政策落地

来源: 网络   2025-07-15 16:30:27   查看:  次

  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以及绿色生态养殖模式大力推广的背景下,养殖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对于有项目建设需求的企业而言,能否精准把握政策导向,高效合规地完成各项行政审批,直接关系到项目能否顺利落地以及后续能否稳健运营。

  一、养殖厂功能区划分:科学规划,为审批铺路

  一个规范化的现代养殖厂,需要依据生产流程和管理需求进行科学的功能区划分。合理的区域规划不仅能提升生产效率、降低运营风险,更是顺利通过行政审批的重要前提。通常可划分为核心生产区、辅助生产区和生活管理区,不同区域在建设和运营中,涉及的行政审批手续与用地要求存在明显差异,企业在项目规划初期就应高度重视。

  1、核心生产区:养殖的核心地带,审批关注焦点

  核心生产区是养殖厂的核心部分,直接影响着畜禽的生长状况和产出效益,也是审批环节重点关注的区域。

  功能区构成:主要包含根据养殖品种和规模设计的标准化畜禽舍、保障饲料供应的存储区域、防止疫病传播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区域。各区域之间需设置完善的消毒隔离设施,避免交叉感染。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区域应配备与养殖规模相匹配的处理设备,且选址需在厂区下风向,与其他生产区域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这是环保审批时重点核查的内容。

  2、辅助生产区:运营保障区域,用地需审慎考量

  辅助生产区为核心生产区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其规划既要满足生产需求,又要符合用地相关规定。

  功能区构成:主要有粪污处理区域、检验检疫室以及其他不可或缺的生产辅助设施。粪污处理区域需采用闭环处理模式,确保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相关标准;检验检疫室应配备必要的检测仪器,以满足动物疫病快速检测的需求。采用“种养结合”的方式处理粪污,将其用于周边农业种植,这类模式在环境影响评价审批中往往能获得一定的政策支持。

  3、生活管理区:后勤保障区域,建设需合规规范

  生活管理区主要为养殖厂的日常管理和员工生活提供服务,其建设必须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功能区构成:包括办公场所、员工宿舍、食堂等设施。办公场所与核心生产区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50米,员工宿舍需设置独立的进出通道和消毒设施。生活管理区内的永久性建筑不得占用设施农用地指标,企业可通过租用周边民房作为员工宿舍、采用集装箱式临时住房等方式,减少建设用地审批方面的压力。




  二、养殖厂行政审批要点梳理

  1、发展改革部门的备案


  不属于《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范围内的投资项目,需按照属地原则进行备案。备案时要准确填报项目的建设内容、投资规模、养殖品种、产能等信息,备案证明在后续办理其他审批手续时会经常用到。建议同时在省级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进行备案,以便实现信息共享。

  2、环境影响评价

  这是行政审批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依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版)》规定:年出栏生猪5000头及以上(其他畜禽按排泄量折算)的养殖项目,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5000头以下且不涉及环境敏感区的,可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制)。

  该环节重点审查粪污处理工艺是否合理、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方案是否可行、臭气控制措施是否有效等内容。企业在申报时,要提前了解项目周边的环境敏感点,采用成熟稳定的环保工艺,委托具备农林牧渔类环评资质的机构编制相关报告,以提高审批通过率。

  3、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

  由县级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审核发放,涉及场址选择、设施布局、消毒隔离制度等多项内容。场址选择要满足远离居民区500米以上、远离交通主干道300米以上等要求;设施方面要配备车辆消毒通道、人员淋浴消毒间等;同时要建立完善的免疫程序、消毒制度等。

  4、用地审批

  (1)设施农用地:项目涉及的设施农用地需完成乡镇备案并签订村级用地协议。

  ➡生产设施用地:包括养殖过程中的畜禽舍、养殖池(车间)、绿化隔离带、场区内通道、进排水渠道等设施占用的土地。

  ➡辅助设施用地:指与养殖生产直接相关的畜禽粪污处置、水产养殖尾水处理、检验检疫、疫病防治、消洗转运、管理用房等设施占用的土地。

  ➡规模化养殖猪、牛、羊的辅助设施用地,原则上控制在项目用地总面积的10%以内,最多不超过15亩,不过生猪养殖不受15亩上限的限制;

  ➡其他规模化畜禽水产养殖的辅助设施用地,原则上控制在项目用地总面积的7%以内,最多不超过15亩(其中水产养殖的最多不超过10亩)。

  (2)建设用地:若辅助生产区及生活管理区涉及永久性建筑,则需要占用建设用地指标,需办理相应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土地使用权证等。企业也可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采取租用周边民房作为宿舍、采用集装箱式临时住房等替代方案,规避建设用地限制。

  (3)红线警示:养殖设施原则上不得占用永久基本农田,若因特殊情况必须占用,需满足“少量”“难以避让”“使用后需补划”三个重要条件。允许使用的面积不得超过项目用地规模的10%,最多不超过10亩;其中经农业农村厅认定存栏5000头以上的种猪场、年出栏1000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场,可适当放宽,但不得超过项目用地规模的20%,最多不超过20亩。

  5、其他事项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若养殖厂的建设单位与实际从事养殖生产的单位不是同一主体,那么环评手续、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及养殖备案登记应由实际承担养殖生产活动的单位负责办理。养殖备案登记需在项目投产后30日内,向县级农业农村部门提交养殖种类、规模等基础信息。

  三、屠宰场与冷库的用地性质与审批:关键配套,用地为先

  1、屠宰场:产业链延伸的重要环节,建设用地是必备条件


  屠宰场作为连接活畜禽与肉品的关键环节,建设标准和审批要求都十分严格。

  屠宰场建设必须使用建设用地,需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土地使用权证》,严禁占用永久基本农田。

  ➡环境影响评价:屠宰生猪10万头、肉牛1万头、肉羊15万只、禽类1000万只及以上的,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其他屠宰或年加工2万吨及以上的肉类加工项目,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其他肉类加工项目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由县级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核准发证,涉及场址选择、设施布局、消毒隔离制度等内容。

  ➡屠宰许可:由畜牧兽医主管部门会同环境保护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审查,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申请屠宰许可前,需先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和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手续。

  ➡排污许可证:向生产经营场所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申请办理,涉及污染物排放去向、执行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及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等内容。

  ➡食品生产许可证:屠宰产品属于食品范畴,需获得相应的生产许可,由县级以上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办理。

  2、冷库:保鲜储藏的重要保障,用地性质需明确区分

  冷库在养殖产业链中主要承担产品保鲜、错峰销售等功能,其用地性质需根据服务对象和建设规模来确定。

  行政审批手续:

  ➡用地性质:本文所探讨的为满足本屠宰场正常销售和周转需求的临时性、辅助性冷藏设施,可与屠宰场一同办理用地手续,作为屠宰场的功能分区。

  ➡拓展提示:判断冷库用地性质的关键在于明确其“服务对象”。若冷库是为养殖厂提供配套服务的,可利用设施农用地或工业用地;若冷库独立于养殖厂,服务范围更广的市场,则通常需要建设用地,属于仓储物流用地,企业需根据自身需求和产品特性进行规划。

  四、设施农用地的政策解读与应用:用地新方式,助力降成本

  在养殖项目建设中,用地成本是企业关注的重点。近年来国家出台的设施农用地政策,为集约化、现代化养殖项目提供了新的用地思路,合理利用这一政策,能有效降低用地成本,简化部分审批流程。

  1、设施农用地的“定义”与“边界”:明确政策适用范围

  设施农用地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直接用于作物种植和畜禽水产养殖的生产性、配套性设施用地。

  (1)核心要点:设施农用地必须是“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生产性、配套性”设施。

  (2)正面清单:可纳入设施农用地管理的通常包括:

  ➡直接用于畜禽水产养殖的生产设施:如畜禽舍、养殖池(车间)、绿化隔离带、场区内通道、进排水渠道等。

  ➡与生产直接相关的辅助设施:如与养殖生产直接关联的畜禽粪污处置、水产养殖尾水处理、检验检疫、疫病防治、消洗转运、管理用房等。

  (3)负面清单:以下用地不属于设施农用地范围,需特别注意:

  ➡非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加工场所;

  ➡休闲观光度假场所、各类庄园、酒庄、农家乐等用地;

  ➡涉及建设餐饮、住宿、会议、工厂化农产品加工、科研、展销等用地;

  ➡与农业生产无关的仓储物流设施;

  ➡办公管理和生活服务等永久性建构筑物。

  2、设施农用地的“适用情形”:哪些养殖环节可享政策红利

  结合养殖项目实际需求,标准化养殖厂内的畜禽舍建设、场内必要的饲料短期存储设施、育种和良种繁育场所、符合防疫要求的检验检疫和病死畜禽处理设施、农机具和养殖设备的存放场所等用地,可适用设施农用地政策。

  3、设施农用地政策的“优势”与“局限性”:理性看待政策福利

  (1)优势:有助于降低用地成本、简化审批流程、支持现代化农业发展。

  (2)局限性:适用范围存在限制,对设施的性质和规模有严格要求,不能用于建设永久性非生产性建筑。

  五、总结

  在当前乡村振兴与绿色农业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养殖业作为重要的产业支撑,正迎来新的发展契机。企业在推进项目过程中,需树立“规划先行、审批同步”的理念,在规划阶段就融入环保、防疫、用地等审批要素,建设过程中同步推进各项手续办理。

  我司作为专业的投融资咨询机构,深耕农牧产业化领域,拥有多个养殖项目的成功融资经验。未来,我们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助力企业高效利用政策红利,实现产业升级与可持续发展,共同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