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看标示营养成分,正规饲料生产企业一般不敢在标示量上做假,因为厂方必须能应付检测。我们在查看标示量时尽可能做到详细,如维生素要看VA 、VE和生物素等重要而且价格昂贵成分的含量,粗蛋白含量实际意义不大,主要看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等限制性氨基酸的含量。追求高粗蛋白是最愚蠢的,中国的一部分企业和商界“精英”是什么都干得出来的,在婴幼儿奶粉中倘且敢加三聚氰氨假蛋白,何况并非人直接食用的饲料中呢?近期香港鸡蛋中检测出三聚氰氨就是铁证。
第三看饲料品质。饲料品质用肉眼很难看得出来,非得有丰富的经验才可能看出部分问题。一般只能看加工的粗细是否合乎自已的要求、熟化饲料可观看熟化程度、从光泽上判断脂肪添加量等。颜色和气味参考意义不大,厂家可以添加柠檬黄使色泽金黄,加鱼腥香误导消费者以为加足了鱼粉,加美美香和乳清香冒充乳清粉,增加甜味可加糖精和甜味素等。这些化学制剂没有任何营养价值,反而增加了成本,而增加的成本无疑将由消费者买单。
二、饲料原料
很多猪农或中小型养猪埸基于对饲料厂商的不信任或为了节约成本,因此自配饲料。自配饲料的成败除了对配方技术要求熟练,原料质量把关是又一关健因素。饲料原料的种类繁多,按大类可分为矿物添加剂类、维生素、蛋白类、能量饲料、功能性添加剂等,本老倌在此只能分别简单予以介绍。
矿物添加剂主要有钙、磷、铜、铁、锌、锰、镁、碘、钴、硒、氯、钠、钾、硫、铬等,这些原料都是化工厂生产的,普通猪农很难有条件识别其好坏,唯一的办法是购买有资质的饲料级定点生产企业的产品,才能保证其含量和有害重金属盐类不超标。有些产品有无机盐也有鳌合物,鳌合物形态的产品动物易于吸收利用但价格昂贵,所以对于消化机能已完善的日龄较长的动物是一种浪费。无机盐形态的产品能供我们选择的指标是含量和化学结构,比如说硫酸铜有七水、五水和一水之分,硫酸亚铁有普通和无水之分等。
维生素添加剂是生物化工产品,此类产品特别是水溶性维生素在自然条件下很不稳定,在储存和加工过程中很容易被氧化和破坏,所以颗粒包被技术十分重要。一般猪农包括大部分饲料企业除了因特殊需要另外添加其中一些单项产品,都是购买复合维生素产品直接添加到饲料中,公司和品牌信誉是我们的唯一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