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必须提供清洁、卫生的生产用水。最好是地下水或不含有害物质和微生物的水,供猪体所需。
供给营养丰富、搭配合理的饲料。不同品种、日龄的猪应根据不同的生长所需调整饲料配方,以满足不同阶段猪的营养需要。严禁饲喂被污染的饲料和发霉、变质的饲料,以防止中毒。
降低饲养密度,加强通风,保持空气清新,可预防呼吸道疾病,提高生产性能,降低发病率。
猪场最好能坚持自繁自养,可防止从外地买猪而带来疾病,从而避免外地传染病的传入而加重猪场的污染。
挑留种猪要选健康、体形好、无发病史的猪。像感染过猪瘟、萎缩性鼻炎、伪狂犬病等病的猪,如留做种用,这些猪可能将这些病传染给下一代,而使猪场遭受损失。
严格隔离饲养,杜绝带病源的人员或被污染的饲料、车辆等进入生产区。
建造布局合理的猪舍结构猪场合理的布局,也是预防疾病的关键。猪场要选择地势高、平坦、向阳、无污染、水、电、交通都方便的地方,生产区、生活区要分开。生产区内按上风向依次分为种猪舍→妊娠舍→分娩舍→生长舍→育肥舍。本区内还要设置病猪隔离舍,将发病猪或潜伏期的猪及时隔离观察,及时治疗。病死猪要远离猪场进行焚烧或深埋,大群及时消毒以防传染。场内还要设置专门的堆粪场或粪便处理设施,减少病原微生物和对猪场的污染。
饲料中添加药物预防在猪场,有些疫病可用疫苗预防,而有些则没有,这就需要在饲料中添加一定药物来预防。如在乳猪料中添加抗菌药,如痢菌净、氟哌酸等,可预防大肠杆菌病发生;在哺乳母猪料中添加“仔姆康”或黄芩、蒌芦、连召等中草药,可预防仔猪黄白痢病发生;在母猪分娩后肌肉注射“长效顶峰”注射液,每千克体重0.5毫升,可预防产后病发生。对于已发生乳房炎或子宫内膜炎的病猪,可肌肉注射青霉素、氨基比林等抗菌药物进行治疗,若再配合祛风活血中药治疗效果则更佳、治愈率更高。
育肥阶段基本上很少用药,主要是定期驱虫。在少量饲料中添加左旋咪唑片,按每千克体重8毫克~10毫克,一次性喂服,能驱除猪体内的蛔虫及线虫,投喂依维菌素或阿维菌素,能驱除体外寄生虫。在饲料中添加土霉素片(粉)可以预防细菌性腹泻、呼吸道、肺炎等病发生。
如果猪场能遵循以上原则,进行限制,不但能降低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而且更能提高猪的生产性能,为猪场赢得更丰厚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