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是保证和保持猪场正常、健康生产的重要环节,也是预防非洲猪瘟的重要环节之一,低温对消毒效果会有一定的影响。
1、基本概念
消毒是指杀死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杀死细菌芽孢(灭菌能杀死芽孢)的方法,通常用化学的方法来达到消毒的作用,用于消毒的化学药物叫做消毒剂。
2、影响因素
消毒剂使用时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如消毒剂的有效成分、使用的方法、环境温度、干净程度、配比浓度、接触时间等。
01干净程度(有机物污染程度)消毒时物体表面会存在一些有机物(如血液、血清、分泌物、脓液、饲料残渣、泥土及粪便),有机物的存在会严重影响消毒剂消毒效果。
原因一:有机物覆盖在病原微生物表面,妨碍消毒剂与病原直接接触而延迟消毒反应,以至于对病原杀不死、杀不全。
原因二:部分有机物可与消毒剂发生反应生成溶解度更低或杀菌能力更弱的物质,甚至产生的不溶性物质反过来与其他组分一起对病原微生物起到机械保护作用,阻碍消毒过程的进行。同时有机物消耗部分消毒剂,降低了对病原微生物的作用浓度。
02杀菌谱无囊膜病毒:口蹄疫病毒、圆环病毒、细小病毒、脑心肌炎病毒、猪肠病毒。囊膜病毒:蓝耳病、猪瘟、非洲猪瘟、流感、流行性腹泻等。
03作用温度除易挥发的消毒剂(如氯制剂、醛)外,较高的环境温度消毒效果要比低温好,温度升高不仅可以提高消毒剂的杀菌效果,也可以缩短消毒时间。
原因一:温度升高加快了消毒剂颗粒的运动速度,增加了消毒剂与细菌接触的机会,杀菌效果显著提升。
原因二:在低温环境下,大多数病原微生物处于休眠状态,对消毒剂有较强的抵抗力,如果栏舍内温度提高到20℃以上,可激活病原微生物,提高消毒效果。
原因三:温度变化对消毒效果影响的程度,随使用方法、药物以及微生物种类不同而异,一般可用温度系数表示。有的情况下,消毒处理本身就需要一定温度才可以,因此当温度降到极限以下,即无法进行处理。例如紫外线照射时,灯管本身输出的紫外线强度亦随温度降低而减弱。有的灯管在4℃时输出的强度只有27℃时的20-35%。
04接触时间消毒剂接触微生物后,要经过一定时间后才能杀死病原,只有少数能立即产生消毒作用,所以要保证消毒剂有一定的作用时间,消毒剂与微生物接触时间越长消毒效果越好,接触时间太短往往达不到消毒效果。被消毒物上微生物数量越多完全灭菌所需时间越长。此外,大部分消毒剂在干燥后就失去消毒作用,溶液型消毒剂在溶液中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
3、猪只几种消毒药物的机制简介:
机制①:病原体蛋白变性、沉淀、死亡;
机制②:病原体的细胞膜通透性增加,导致细菌裂解死亡;
机制③:影响病原体内酶的活性,导致病原体代谢障碍而死亡;
4、猪场几种消毒药物的分类:
①酚类:苯酚、来苏尔;
②醛类:福尔马林、戊二醛;
③碱类:烧碱、生石灰;
④酸类:柠檬酸、乙酸;
⑤醇类:乙醇;
⑥卤素类氯制剂:二氧化氯、次氯酸钠、二氯异氰尿酸钠;
⑦卤素类碘制剂:碘伏、聚维酮碘;
⑧氧化剂类:双氧水、高锰酸钾、过硫酸氢钾;
⑨表面活性剂季铵盐类:苯扎溴铵(新洁尔灭)、癸甲溴铵;
5、猪场不同场景的消毒药物选择:
①猪舍内部空栏:熏蒸消毒,增效剂+戊二醛(或癸甲溴铵),熏蒸时间0.5-1小时国产浓戊二醛20%原液1.5ml/m³;
②猪舍地面、墙壁、道路消毒:20%生石灰+3%烧碱泼洒覆盖消毒;
③猪舍门口、猪圈门口消毒池、踩踏池:3%烧碱溶液;
④猪舍饮水消毒:聚维酮碘1:1500、过硫酸氢钾1:1000、柠檬酸0.3%;
⑤猪舍带猪消毒:过硫酸氢钾1:200、癸甲溴铵1:600;
⑥物资烘干消毒:70°C烘干30分钟;
⑦物资熏蒸消毒:臭氧60mg/m³,2小时;
⑧物资浸泡消毒:过硫酸氢钾1:200、三氯异氰尿酸粉1:200;
⑨食材消毒:2%柠檬酸;
1、基本概念
消毒是指杀死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杀死细菌芽孢(灭菌能杀死芽孢)的方法,通常用化学的方法来达到消毒的作用,用于消毒的化学药物叫做消毒剂。
2、影响因素
消毒剂使用时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如消毒剂的有效成分、使用的方法、环境温度、干净程度、配比浓度、接触时间等。
01干净程度(有机物污染程度)消毒时物体表面会存在一些有机物(如血液、血清、分泌物、脓液、饲料残渣、泥土及粪便),有机物的存在会严重影响消毒剂消毒效果。
原因一:有机物覆盖在病原微生物表面,妨碍消毒剂与病原直接接触而延迟消毒反应,以至于对病原杀不死、杀不全。
原因二:部分有机物可与消毒剂发生反应生成溶解度更低或杀菌能力更弱的物质,甚至产生的不溶性物质反过来与其他组分一起对病原微生物起到机械保护作用,阻碍消毒过程的进行。同时有机物消耗部分消毒剂,降低了对病原微生物的作用浓度。
02杀菌谱无囊膜病毒:口蹄疫病毒、圆环病毒、细小病毒、脑心肌炎病毒、猪肠病毒。囊膜病毒:蓝耳病、猪瘟、非洲猪瘟、流感、流行性腹泻等。
03作用温度除易挥发的消毒剂(如氯制剂、醛)外,较高的环境温度消毒效果要比低温好,温度升高不仅可以提高消毒剂的杀菌效果,也可以缩短消毒时间。
原因一:温度升高加快了消毒剂颗粒的运动速度,增加了消毒剂与细菌接触的机会,杀菌效果显著提升。
原因二:在低温环境下,大多数病原微生物处于休眠状态,对消毒剂有较强的抵抗力,如果栏舍内温度提高到20℃以上,可激活病原微生物,提高消毒效果。
原因三:温度变化对消毒效果影响的程度,随使用方法、药物以及微生物种类不同而异,一般可用温度系数表示。有的情况下,消毒处理本身就需要一定温度才可以,因此当温度降到极限以下,即无法进行处理。例如紫外线照射时,灯管本身输出的紫外线强度亦随温度降低而减弱。有的灯管在4℃时输出的强度只有27℃时的20-35%。
04接触时间消毒剂接触微生物后,要经过一定时间后才能杀死病原,只有少数能立即产生消毒作用,所以要保证消毒剂有一定的作用时间,消毒剂与微生物接触时间越长消毒效果越好,接触时间太短往往达不到消毒效果。被消毒物上微生物数量越多完全灭菌所需时间越长。此外,大部分消毒剂在干燥后就失去消毒作用,溶液型消毒剂在溶液中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
3、猪只几种消毒药物的机制简介:
机制①:病原体蛋白变性、沉淀、死亡;
机制②:病原体的细胞膜通透性增加,导致细菌裂解死亡;
机制③:影响病原体内酶的活性,导致病原体代谢障碍而死亡;
4、猪场几种消毒药物的分类:
①酚类:苯酚、来苏尔;
②醛类:福尔马林、戊二醛;
③碱类:烧碱、生石灰;
④酸类:柠檬酸、乙酸;
⑤醇类:乙醇;
⑥卤素类氯制剂:二氧化氯、次氯酸钠、二氯异氰尿酸钠;
⑦卤素类碘制剂:碘伏、聚维酮碘;
⑧氧化剂类:双氧水、高锰酸钾、过硫酸氢钾;
⑨表面活性剂季铵盐类:苯扎溴铵(新洁尔灭)、癸甲溴铵;
5、猪场不同场景的消毒药物选择:
①猪舍内部空栏:熏蒸消毒,增效剂+戊二醛(或癸甲溴铵),熏蒸时间0.5-1小时国产浓戊二醛20%原液1.5ml/m³;
②猪舍地面、墙壁、道路消毒:20%生石灰+3%烧碱泼洒覆盖消毒;
③猪舍门口、猪圈门口消毒池、踩踏池:3%烧碱溶液;
④猪舍饮水消毒:聚维酮碘1:1500、过硫酸氢钾1:1000、柠檬酸0.3%;
⑤猪舍带猪消毒:过硫酸氢钾1:200、癸甲溴铵1:600;
⑥物资烘干消毒:70°C烘干30分钟;
⑦物资熏蒸消毒:臭氧60mg/m³,2小时;
⑧物资浸泡消毒:过硫酸氢钾1:200、三氯异氰尿酸粉1:200;
⑨食材消毒:2%柠檬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