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养猪技术 > 猪场管理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猪病治疗无效的原因分析及防控措施

来源: 未知   2014-12-19 15:57:17   查看:  次

猪病治疗无效的原因分析及防控措施[/page]中国养猪网讯:

  近些年来,慢性型、隐性型、温和型传染病逐年增加,公猪、母猪、种猪、猪幼崽、保育猪和育肥猪等均可感染,母猪一旦感染疾病常出现流产、死产、产下体质较弱的幼崽和仔猪震颤等,猪崽多表现为生长缓慢、僵猪、免疫耐受等,虽然,养猪业制定了一些疾病预防控制措施,但防治效果不理想,猪病的频发和治疗无效,阻碍了我国生猪产业的发展,因此,对于猪病治疗无效的原因分析和找到有效防止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1

  猪病治疗无效的原因分析

  1.1

  药效较差

  养猪场发生疾病时,临床表现为饮水较少,采食量下降,通常条件下,管理人员会按照药物使用说明书上标明的剂量拌入饲料或加水投药,这样的治疗方式通常效果不明显,主要是因为不能摄取足量有效的药物剂量,如果使用的药物本身还具有臭味或苦味等,那么在猪生病的特殊时期,一定会影响药物的摄取量,导致猪体内的药物剂量达不到治疗浓度,最终治疗效果不理想。另外,由于养殖人员对原粉和自己配制饲料的过度依赖,长期食用会对猪的胃黏膜、肝脏和肾脏产生损伤,造成营养摄入不足,自身代谢下降及猪群处于亚健康状态,此时若在管理和环境任何一个方面遇到问题,以及应激因素的作用下,会特别容易感染各种疾病,最终治疗无效。

  2

  温和型病例增多

  随着养猪规模和环境的变化,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非典型病例。例如,口蹄疫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等与过去差别较大。过去,口蹄疫一般发生在秋季,冬季病情加剧,春季病情好转,夏季基本不发病。然而,现在确是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病。另外,原来不被重视的传染病发病率逐渐增加,例如,猪水肿病和猪霉形体肺炎较为常见。因此,如果防控疫病只考虑猪瘟、猪丹毒和猪肺疫,那么就无法确切诊断,可能治疗无效。

  1.3

  专家误诊

  由于时间和距离的限制,一些猪病专家在赶到猪场后,大多见到的都是发病猪的中后期表现,很难观察到免疫失败、饮水不足和通风不良等环境因素,专家根据临床表现,进行病原分析,没有调查相关流行病学的发病规律,分析结果过于片面,缺乏真实性,但是,养猪场管理者过分相信专家的权威性,采取不合理的治疗措施,最终治疗必然无效。

  1.4

  猪场管理混乱

  猪场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相应的配套设施并不完善,猪场设备落后,猪舍设计不合理,母猪和保育猪同在一个猪栏,外加管理人员粗暴对待猪群,这不但不利于环境卫生的管理,而且猪群易产生外源应激和内源应激。在管理粗放、环境卫生较差和外部应激、内部应激刺激下生活的猪群,感染疾病的机会较大。

  1.5

  不按疗程治疗

  养猪场在生猪市场价格不理想的情况下,为了节省开支,不及时用药,错过了最佳用药时间,还有一些养猪场在病情好转之后就停止用药,这两种情况的结果往往都是治疗无效。实际上,任何一种药物都有1个半衰期,当药物浓度降低到不能杀死病原微生物的时候应该补充药物,否则,病原微生物在药物浓度较低的情况下继续繁殖生长,逐渐产生耐药性,有些还会产生变异,增加了今后治疗的难度系数。

  1.6

  乱用抗生素和激素

  目前,猪场发病不是单纯的一种或二种病,通常是一起感染几种疾病。因此,在选择治疗药物的过程中,应对症用药,并配以敏感抗生素。有的兽医专业水平不高,不清楚病原体,不同的病原菌对药物的敏感程度也各不相同,如果根据个人主观想法随意搭配注射药物,治疗效果往往适得其反。一些兽医治疗心切,随意增加用药剂量和抗生素,对其不敏感的病原菌不但不能被消灭,而且会产生一定的耐药性,将会增大猪病治疗的难度系数。大剂量使用激素类药物在猪场中也较为常见,任何药物都有其使用的标准剂量,实际生活中,治疗人员常常主观臆断,胡乱搭配或者随意增加用药剂量,这些都会导致治疗无效的结果。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