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保温的管理
1、主要保温设备
猪场经常使用的保温设备有保温箱、保温灯及灯罩、电热板、地暖等。保温箱材质有塑料箱、木箱、玻璃钢化板等,通常规格为1.05×0.6×0.5米(见图14)。其中,保温灯功率有150、175、200、250瓦等,与灯罩、保温板合用可减少热量损失(见图15、16)。保温板依栏舍不同而规格不同,如分娩栏为1×0.5米,保育舍为1.5×0.6米。地暖一般有热量源和地下传送热量的管道系统组成,见图17、18。
生产中,除上述专业保温设备外,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建简易的保温设施。具体做法:在母猪舍靠后面墙的一角,用单砖砌长80厘米、宽50厘米、高1米的矩形保温箱,在保温箱底部靠外面留一个15*15厘米的小孔,让仔猪自由进出。母猪临产前在保温箱底部铺上柔软的垫草或棉垫,顶部悬挂一个150瓦红外线保温灯,产后1周内每天开灯18-20小时,以后逐渐减少开灯时间。母猪产后待全部仔猪吃上初乳,把仔猪抓进保温箱,先把进出口堵上,过1-2小时再把仔猪放出来让其吃奶,反复2-3次,以后仔猪吃完奶自己就会回到保温箱内。好处:一是防压,二是保暖,三是减少仔猪活动,避免自咬、咬伤乳头的现象发生,四是能降低仔猪黄白痢的发生。
2、保温设备的使用
A、适宜的保温灯悬挂高度可改善保温效果
保温灯悬挂高度对保温箱保温效果有一定影响。项目组测定了150和200瓦保温灯在不同悬挂高度时保温箱内温度,结果显示(见表13),通过调节保温灯高度可以改善保温效果。根据经验,仔猪的躺卧式样可以作为判定调整保温灯高度标准的依据之一,若仔猪扎堆则表明保温效果不够,可适当调低保温灯悬挂高度。
B、使用保温箱盖可改善保温效果
数据显示,相同条件下,是否使用保温箱盖对箱内温度存在明显影响作用,保温箱盖对箱内温度有3-5℃的改善空间。
C、使用地暖或电热板可改善保温效果
表15数据显示,同条件下,保温箱内有无电热板对箱内温度存在明显影响作用,使用电热板对箱内温度有4-5℃的改善空间。
D、选择适宜的保温灯
表16数据显示,在使用专业保温箱盖和保温板的情况,200瓦和150瓦对保温箱内的保温效果影响差异不大。因此,项目组建议在分娩舍仔猪保温工作中可以合理选用保温设备,同时注意在保温灯悬挂高度
和保温箱盖的细节管理,进而可以使150瓦灯泡达到200瓦的保温效果,可降低能源消耗,节约生产成本。
3、猪场保温工作操作要点
(1)保温箱除使用保温灯、保温灯罩外,还应该使用电热板或垫上其他物料,如麻袋、刨花等,并用保温箱盖将保温箱密闭。
(2) 应根据仔猪出生日龄调节保温灯悬挂高度,刚出生时悬挂高度可离底板低一些,随后逐步增加,以保温灯悬挂高度距离仔猪肩部15-500px处为宜。
(3)垫料若潮湿时,应该及时更换,不能让仔猪睡在潮湿的垫料上。
(4)调节饮水器出水口方向和水流大小,避免饮水时饮水器出水溅入保温箱内。
(5)保温灯不能长时间使用,每天可关闭保温灯20-30分钟或更换保温灯。
(6)巡视观察仔猪的行为,如仔猪躺在仔猪保温箱外面或在保温箱内远离保温灯的位置则表明保温箱内温度不适宜仔猪,需相应调节保温设备。
猪场保温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调整方法
保温是猪场日常管理工作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对乳仔猪健康和生长存在明显影响作用。猪场保温工作以为各阶段猪只提供温度适宜的环境为目标,保证猪只健康生长。畜禽所生猪饲养管理模式项目组在总
结前期各地猪场调查中发现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小型规模(50头母猪以下)猪场的实际管理情况,提出了猪场保温工作常见问题的调整方法.
【关键点3】猪场料槽的选用
饲料成本约占65-70%猪场生产成本,选用适宜的料槽并进行科学的使用将有助于减少饲料浪费,降低生产成本。项目组在调查小型猪场料槽的选用现状之后,结合国内外猪场料槽的选用情况,提出以下注
意事项供养殖户朋友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