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关于教槽料的争论引起行业人士热议。教槽料作为饲料中的高端产品,利润高,市场空间潜力巨大,一度受到行业各方关注。我国养猪业仔猪腹泻问题依然比较严重,呈现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养猪户对于如何科学教槽取经心切。目前,无奈教槽料市场企业混战,产品参差不齐,各厂家打出的口号也是五花八门,有的甚至误导着养殖户。那么,教槽料的本质应该回归于哪里?如何科学使用教槽料?
据此,《农财宝典》-新牧网记者特此采访了湖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教授刘自逵、河南民正农牧股份有限公司郭延恩、深圳市金新农饲料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高级配方师舒丹平、傲农集团技术中心经理杨伟春、河北省阳原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一级专业教师刘德旺,同题问答,听取各方观点。
一.教槽料的本质应回归哪里?
反观现今教槽料市场的混乱竞争局面,您认为猪场使用教槽料最应该关注什么?
刘自逵:猪场应该慎用教槽料,教槽料不应该成为猪场的首选。关注教槽料犹如舍本求末。因为猪场使用教槽料后母猪的乳腺炎、乳房水肿、乳房萎缩、退化或报废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母猪的泌乳能力逐步下降。泌乳力下降直接导致哺乳期采食量下降和掉膘减少,母猪断奶发情将更不明显。
郭延恩:不少猪场在使用饲料教槽时存在大量的浪费现象。引诱-适应-习惯-学会吃料-尽可能地多吃料,这是哺乳期教槽的目的。同时在哺乳期教槽料还有一个作用,给没有奶水的仔猪提供营养,或产仔数多母乳不足时提供营养。因此不可武断沦为教槽料只为教槽。
教槽料首要关注适口性是否良好。在哺乳期间教槽的目的是锻炼乳仔猪的消化道,尽早适应固体和植物性饲料,避免断奶应激(拉稀,失重),适口性不好就起不到教槽的目的,所以要在保证适口性的同时兼
顾营养的全面性。
舒丹平:教槽料的使用应该关注的是:a.自然健康促采食,而不是过渡诱食;b.不过度关注和强调产品的抗腹泻性能,尤其反对通过高剂量药物来控制腹泻;c.关注乳仔猪肠道健康。
杨伟春:教槽料在断奶仔猪的生长过程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奶水,下启保育料。但教槽料的本质应回归“满足仔猪断奶至保育阶段的营养需求。猪场使用教槽料最应该关注日增重。
刘德旺:教槽料最重要的目的是吸引仔猪采食,因为营养再好的饲料仔猪不吃那也等于零。
有企业宣传教槽料以增重为卖点,用称重区别教槽料质量的方法科学吗?为什么?
刘自逵:不能错把增重当活力,把肥大当强大。教槽料主要在保育期被吃掉,也能长体重,但主要是长膘,变成了一个没有骨头的大胖子,全身肥嘟嘟,苍白又嗜睡。是一种不健康的肥胖。
教槽料谈增重不科学,特别是断奶重。在母猪奶水充足的前提下,哺乳仔猪是不缺营养的,此时教槽教不上,教槽的料槽往往成为了仔猪拉屎拉尿的器具。母猪奶水足以满足16日龄以前的营养需求。
郭延恩:任何饲料都是为了增重或有增重作用,但是在哺乳期以称重来衡量教槽料好坏是胡闹,也是不懂的人提出的概念,仔猪在哺乳期增重正常情况下(泌乳正常)95%以上的增重是通过母乳获得的,就是
吃进去大量饲料也无法获得饲料增重的效果,除非同等条件下分组,一组不教槽补料,一组教槽补料,最后减去不教槽补料的重量可获得补料增重,就这也无法做到准确,如母猪个体差异,采食量,胎次,品
种这些条件很难做到一致。
舒丹平:仔猪断奶后日增重反映了教槽料的适口性,饲料转化效率以及减少断奶应激的效果,是一个重要的评价参考指标,具有合理性,但同时必须关注仔猪肠道发育,这样全程收益才有保障。
杨伟春:一直以来,养猪生产者衡量教槽料“好坏”的传统标准无外乎“皮毛肤色”、“抗拉稀”和“上槽速度”等特点,这些特点均是形容词性的定性描述,用以衡量教槽料的品质,不够深入。近来,不少大的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