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四:减少保健投入。为节约成本,在防疫保健方面投入不够,使用质量较差的药物,甚至减少了猪群药物保健、驱虫和疫苗接种的内容,致使该打的疫苗未打,同时减少了消毒次数,导致消毒灭源不彻底等,直接导致了对疫病防治的效果不理想。这是猪场所犯的最为严重的错误。
误区五:饲料配方设计不当。没有根据猪群的营养需要及气候特点制定饲粮配方,是一些小型养猪场常见的错误做法。饲料成本占养猪总成本的70%左右,是最具挖掘潜力的部分。为此,必须根据猪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科学地配制饲料,如专用哺乳仔猪料、断奶应激料、生长肥育猪料、哺乳母猪料等。另外,还要随季节变化调整饲料配方。一年四季的气温不同,猪对营养的需要也不同,不论饲料厂推荐的配方,还是请专家设计的配方,都不可能在一年四季都适用。因此,根据不同猪群的营养需要及气候特点制定不同饲粮配方,是降低饲养成本的有效措施。如冬季用高蛋白配方,会造成蛋白的浪费,夏天用高能配方会造成能量的浪费等,若能及时调整配方,使全群料重比从3.5降到3.4的话,对一个万头猪场来说,一年就可节省饲料90000公斤。
误区六:饲料搭配混乱。不根据猪的年龄和体重阶段饲喂相应的饲料,会导致饲料的巨大浪费。在一些小规模猪场,经常可以看到小猪吃乳猪料,中猪吃小猪料,大猪吃中猪料现象,这些都会造成饲料的浪费。而更严重的是让后备猪吃育肥猪料,大大推迟母猪发情时间,影响正常配种。这些看似不重要,但如果仔细算一笔账,会给猪场带来不应有的损失。
误区七:大剂量用药。一些猪场长期采取大剂量用药的办法来控制疾病,实不可取。因为大量用药不但大大增加了养猪成本,而且长期大剂量用药后,一旦停药就可能引起疾病暴发。这也就出现了哺乳仔猪好养而保育猪难养,保育猪养好了却在生长育肥上出问题的反常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