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养猪技术 > 饲养管理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母猪产房母仔猪饲养管理要点

来源: 阳光畜牧网   2016-07-06 08:51:57   查看:  次

副标题[/page]

  (六)母猪临产症状
 

  1、不想吃料; 2、呼吸加快; 3、腹部膨大下垂,乳房有光泽,两侧乳头外涨,用手挤压有乳汁排出,初乳出现后12-24小时内即将分娩; 4、阴门红肿,行动不安; 5、有做窝现象; 6、频频排尿; 7、破水。
 

  (七)接产
 

  母猪给予分娩照顾将能减少在生产时或生产后数小时内小猪夭折的数目,例如解除覆盖仔猪的胎膜及弱小的急救,小心照顾同时可以减少生产后头几天的其它死亡,因此分娩时必须做到:
 

  1、有专人看管。 2、仔猪出生后,接产人员应立即用手指将其耳、口、鼻的粘液掏除并擦净,再用抹布将全身粘液擦净。 3、断脐,并用2%的碘酒消毒。 4、给仔猪补热,保证仔猪温暖。 5、帮助仔猪吃上初乳。 6、抢救假死仔猪。 7、必要时助产。 8、记录。
 

  (八)难产的处理
 

  1、怎样判断难产:母猪长时间剧烈阵痛,但仍产不出胎儿,呼吸困难,心跳加快,阴门紧张,上个仔猪生下后30-60分钟内不见仔猪出生。
 

  2、难产常用工具:碘酒(2%),助产手套,注射器及针头,催产素,青霉素等。
 

  3、难产的处理:
 

  ①消毒阴门; ②用肥皂清洗手臂,并用2%的碘酒消毒; ③戴上手套,掌心向上慢慢进入阴道内,抓住仔猪双脚或上颌部; ④母猪努责时,开始向外拉仔猪,动作要轻,母猪产道收缩时停止向外拉; ⑤拉出仔猪后应帮助仔猪呼吸; ⑥观察母猪的反应,并用青霉素治疗母猪。
 

  母猪难产的概率只有1%,初产的母猪较容易发生难产。人工助产母猪的健康和繁殖性能有较大影响,迫不得已,不进行人工助产,难产的另一种处理方法是注射催产素,注射量是每一百公斤体重注射1毫升,具体方法是:
 

  ①消毒阴门和手臂; ②戴上手套并消毒; ③检查骨盆口有无胎儿,若有则禁止使用催产素,若没有方可按注射量使用。
 

  三、母子管理
 

  (一)、让母猪和仔猪有一个温暖、干燥、无贼风的环境:
 

  1、正确调节窗户和门的开关; 2、正确运用保温箱; 3、每天检查每栋产房的环境,防止贼风侵入;
 

  4、需要时给母猪的脖颈滴水,防止热应激。
 

  (二)、维持产房内防疫制度;
 

  1、总是从产房内相对最干净区到最脏区工作; 2、执行全进全出制; 3 、对产房彻底清毒; 4、产房门前设置消毒盆; 5、遵守洗猪和断奶程序; 6、灭鼠; 7、及时处理每天的垃圾; 8、及时处理有可疑传染病的病猪。
 

  (三)、作好母猪和仔猪的治疗工作:

  1、每天观察每头猪,及时发现并及时治疗; 2、对拉稀的仔猪,发现一头治疗一窝; 3、每头病猪保持完整的记录。
 

  (四)、完成每天的打耳号,剪牙,断尾,补铁工作,对仔猪进行适当的调圈:
 

  1、仔猪出生后12-24小时之内必须打耳号,剪牙,断尾,补铁; 2、仔猪出生48小时后进行调圈。
 

  (五)、准确及时的记录:
 

  1、保证产房表格的完整性和持续性; 2、完成每天的记录工作。
 

  (六)、保证产房清洁:
 

  1、产房每天都要进行清扫,过道一般不要用水冲,要保持干燥;
 

  2、产房使用工具等应放置在固定地点,药品工具等不得乱摆乱放;
 

  3、过道每天要清扫,及时清理垃圾。
 

  (七)、产房的设计及管理
 

  产房分成六个单元,可容纳五组母猪,每间产房有14个(根据自己猪场的设计需要)产栏,六间产房轮流周转使用。产房的六个单元是根据全进全出,四周断奶制,以便于从干净区到脏区而设计的。全进全出保证仔猪断奶日龄的整齐度,简化了记录,从干净区到脏区的流程减少了不同日龄仔猪之间相互接触而感染疾病的机会。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