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晕车”,在行业内称为运输应激综合征。它是当猪受到运输过程中强烈的驱赶、捉拿、车辆颠簸、挤压、高热、严寒等外界刺激,情绪高度紧张引起的全身非特异性反应。
应激在一定的强度内可以提高机体对内外环境的适应能力,是机体中重要防御机制。运输应激的强度和时间不易控制,往往超过动物机体耐受阈值,导致猪群抵抗力降低,猪群易感染疾病,生长受到抑制,严重者甚至死亡。
二、运输应激综合征的发生机制
经典应激发生机制认为,应激是在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控制下的全身非特异性防御反应。
1.选择优质猪源
选择车程不超过4小时的猪源地。长距离运输,中途难补水、补料,猪只缺水,水盐代谢紊乱,尤其是体重在20kg内仔猪,能量和物质储备阈值低,更容易发病。
选择单一猪源,引种或外购仔猪选择固定猪场。确保引种场,没有疫情,免疫背景、饲料品牌和饲养程序清晰可溯源。引进皮红毛亮,天然孔无异常分泌物或附着物,整齐度高的健康猪群。适当提高引入猪群的日龄和体重。
2.减少运输中应激
运输前对猪群进行限饲,日粮补充优质抗应激剂。短途运输前可以不饲喂或者喂青饲料,在运输前3d适当添加抗应激剂,费用不高,作用显著。
运输车辆严格清洗、消毒、晾干,适量垫稻草,防止肢蹄损伤。车辆分成小格单元,防止车辆上下坡时猪群挤压、踩踏,导致猪只伤亡。
选用经验丰富的司机。运输过程中控制车速,尤其是起步和停止阶段,缓慢加速和减速,遇到路况复杂情况,提前减速,注意人、车、猪安全。
科学选择运输时间。参考天气预报,规避大热、大雨、冰冻和雷电,夏季酷暑选择清晨和傍晚时候,冬季严寒选取天气晴朗的中午(建议每年10月下旬至次年3月上旬不往养殖场运输猪群,规避重大传染疫病)。
运输途中注意保温和防暑。生产实际中,往往考虑到运输成本,没有选用专业运输车辆,运输密度大,车内高温、高湿,条件差。可以采用覆盖篷布或者遮阳网等简单、有效方式,尽可以降低应激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