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高母猪受胎率和产仔数 每次发情,母猪卵巢上发育成熟的卵泡数远多于产仔数,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三个生理环节为:未排卵;排卵迟缓造成未受精;着床困难导致胚胎早期死亡。多胎素可促进脑垂体分泌促卵泡素(FSH)和促黄体素(LH),进而促进卵泡卵子的充分成熟,增加排卵;集中排卵过程,使精卵及时受精;增强输卵管、子宫活力,使受精和着床变得更为容易。建议在配种前肌注促排卵素3号(LRH-A3)25微克。试验统计,一般每胎平均产仔数可提高1.5~2头。一次人工授精配合肌注多胎素可达到一次自然交配加一次人工授精,或三次人工授精的同等效果。改进方法:在发情中期肌注绒促性素(HCG)1000-2000单位,可促进母猪发情表现,促进卵泡充分成熟:然后在配种前肌注促排卵素3号(LRH-A3)25微克。
二、分娩调控 一般75%以上的怀孕母猪在晚上分娩,这样导致工作安排难度加大和小猪死亡率上升,所以提高怀孕母猪的白天分娩技术已在广大猪场特别是国外猪场得到广泛应用。一般在怀孕母猪预产期的111天或112天,根据季节和地方气温,选择气温适宜的时间肌注氯前列醇(PG)0.1~0.2毫克,药物效应时间为24±2小时,可使母猪白天分娩达到75%的效果。特别适用于猪瘟超前免疫的猪场、南方高温季节的猪场和北方寒冷季节的猪场。
三、产后康复 预防子宫内膜炎、无乳少乳等产后综合症、缩短断奶后发情间隔、提高下胎产仔数是产后康复要体现的主要内容。在分娩当日肌注催产素(OT)40~50单位和长效广谱抗生素,次日肌注氯前列醇(PG)0.1~0.2毫克。据试验报道,可明显预防产后胎衣不下、产后恶露、子宫内膜炎、无乳少乳等产后综合症,缩短断奶后发情间隔2天,提高下胎产仔数0.9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