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饮水有保障
高温环境下饮水量会增加,母猪尤其如此。增加饮水、增加排尿是猪降低体温的重要机制。
3、通风降温不可少
要想降低热应激对母猪受胎率影响,第一步应该做的就是确保通风系统运转良好,提供足够的通风量。对于哺乳母猪、妊娠母猪和空怀母猪,夏季应分别保证14.2、4.2和8.5m3/(min·头)母猪的通风量。
4、避免胚胎死亡
(1)避免发情后期授精。最简单的办法是忽略授精母猪数的计划,完全根据静立反射的情况进行授精。另一个办法是,分别确定断奶母猪、青年母猪和返情 母猪的平均情期长度,根据这些平均值对上一授精过程的时间段进行缩减。
(2)尽量避免母猪应激,仅在断奶时混群一次。输卵管中受精发生后,猪胚会迅速降入子宫。然而,着床要等到授精后第12d才会发生,第18d胚胎才会与子宫完全结合。在此期间,母猪很容易受应激因素影响。不必要的应激都可能会导致胚胎脱离子宫而损失。
(3)尽量避免在妊娠期转移母猪。配种结束当天以及第30d可以转移母猪,配种后任何时间对母猪进行混群都会大大增加胚胎损失的风险。温度变化也容易造成胚胎损失率的上升。应采取措施避免不利的环境状况,避免妊娠前期出现不必要的应激。
(4)在配种前、配种当中以及配种后提供满足维持需要的日粮。对于青年母猪来说,在胚胎数和胚胎存活率方面,配种前的营养看起来比配种后的营养更重要。
四、保育舍和育成舍
1.保证充足的饮水
任何动物夏季的饮水量都会上升。每头仔猪每天需要3.8L水,每头育成猪每天需要19L水。如果用的是乳头式饮水器,应对水流量进行测量,以保证满足猪只所需的最低饮水量。对仔猪,水流应保证每分钟1~1.5杯,对肥育猪应保证每分钟3—4杯。
2.饲养密度不宜过大
饲养过密在夏天对猪群的影响更大。在足够的饲养空间里,猪只的咬斗情况减少,生产性能可得到提高,夏季更明显。仔猪饲养密度应为0.16~0.23m2/头。肥育猪的饲养密度应随增重进行调整。随着猪只长大,饲养密度应逐渐降低。肥育猪刚转入的时候(23kg),饲养密度应0.47m2/头,出栏时(98kg上市)时,饲养密度应为0.74m2/ 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