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断奶至淘汰间隔取决于猪场制定的母猪淘汰率及管理人员的执行情况。
设定目标淘汰间隔并严格执行,可将母猪断奶至淘汰间隔缩至最短。但一般情况下,只有当被迫淘汰率最低时才可能完全执行。商业猪场母猪每年淘汰率一般为25%-40%。如果母猪被迫淘汰率太高,将会失去对NPD的控制。
三、分娩率、怀孕检查密度是决定母猪初配至复配间隔的首要因素
分娩率低于85%表示配种程序或妊娠维持方面可能存在问题。超声波妊娠检测仪可快速检测母猪是否怀孕。公猪巡情使目前准确率最高的发情检测方法(>95%),并且也是检测返情的最好方法。A超或者多普勒超声检测仪在怀孕4周之后才能提供准确度比较高的结果(准确度约90%)。
第一次超声妊娠检查应在配种后第二个发情前执行,也即配种后第29-35天。同时建议在第三个情期前(第一次配种后56-63天)进行第二次超声妊娠检查,便于发现早期流产或者第一次超声诊断误诊的猪。猪场母猪被迫淘汰率及母猪群年龄结构也影响了母猪复配间隔。当猪群中1-2胎母猪(较多昂贵的F1)较多时,在淘汰前可以允许二次配种。而对于被迫淘汰率低的成熟的母猪群,则不考虑二次配种。
四、后备母猪引入至配种间隔也是影响NPD的一个重要因素
此因素的目标间隔应少于21天。生产者可以采取公猪诱情、重新分配、控制母猪引入时间等措施来降低此间隔。这些因素会影响后备母猪初情期的启动。根据母猪基因型的不同,这些措施可以分别在150-165日龄时进行。非常重要的是,只有当后期的配种管理、发情检查完善,这些对后备母猪发情诱导或同步等处理技措施才会有效。